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共返回158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首届鹿城鞋文化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1期  作者:翁京華 出版时间:1993-02-01
    关键字: 皮鞋 文化 产业

    皮鞋,是温州的传统工业品,远在四百多年前,已属闻名全国的皇室贡品。几经沧桑,时值今日皮鞋已成为温州的一大支柱产业。仅鹿城区去年就产皮鞋一仟六百万双,产值达四亿七仟万人民币。因而温州也成了闻名全国的“中国第一皮鞋城”。鞋文化即是从“鞋”这一特定的生活用品中表现出来的生活方式。它的内涵包括鞋的历史,特点和风格,人们的穿着礼仪和习俗;鞋的制造工艺和款式品种;鞋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艺术等等。它体现在鞋中,并通过鞋反映出来的人类劳动,是科学技术、道德文化。价值观念

  • 文章軟硬兼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7期  出版时间:1986-07-30
    关键字: 文化建设 软体文化 硬体文化 文化建筑

    国家在文化建设上应该「软硬兼施」,甚且软的一面比硬的一面更为重要。良以文化的基本功能在促进人类社会的「软化」,「敷文化以柔远」,柔即软也。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奇禄,日昨在国建会社会文化分组会议上以离开政府官员身份发言,认为目前政府方面似乎过于重视文化的硬体建设,忽视软体及文化活动的经营,文化建设似乎只是「文化建筑」而已。陈主任委员如此客观而坦诚的道出当前文化建设的缺失,极为中肯,虽然身为官员,但不是打官腔,不失书生本色,殊属难能可贵。近年来

  • 文章驾训班文化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趙淑敏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台湾 驾训班 文化

    下了个决心,去学开车。眞得下决心,否则眞没勇气,在未至敎练场之前,好友就先给心理建设。千万不要以为敎练中心敎与学,会跟我所熟悉的敎学环境一样,以学服人,以礼待人,学生犯错以理相劝,以情相感。不是,完全不是!既然要学开车,就要接受那个世界——老粗世界;就须忍受那样特殊的文化——驾训班文化。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去了!可是发现准备得不够。怎么也没想到所谓的「敎练」场,竟是一处用许多黄色水泥块画成一些曲线直线的空地,脏得可以,破旧惊人。实在无法把那块巴掌大

  • 文章中华文化颂诗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期  作者:劉太希 出版时间:1967-07-02
    关键字: 中华文化 儒家文化 东西文化

    中华文化儒为根。涵万物兮通神明。成己成物兼智仁。合宇宙兮融天人。统摄文哲及政经。浑然气象吾先民。仰观俯察顺物情。于周行中识主宰,于现象中见精神。由生生之理以推仁,上体天地之大德曰生。穷究天地阴阳之变化,以参验人事者为易经。法自然之节序,以彜叙人伦者为礼经。依自然之和声,以宣导七情者为乐经。其缘物比兴,以抒情言志者为诗经。其仰承天命以轨范政事者为书经。其属词比事立是非褒贬之义例者为春秋经。凡人类文化活动之全面,无不属此六经涵煦之精神。故儒家学说堪称集往古

  • 文章「沈剛伯先生文集」出版後記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70期  作者:彭歌 出版时间:1984-01-10
    关键字: 沈刚伯 文化革新

    就是「量才适性,敬业爱人」。惟其量才适性,乃能成就其融贯古今、博通中外的大学问、大见识。惟其敬业爱人,乃能专心讲学历六十年,自少壮以至耋耄,淡泊自甘,不改其乐,作育英才,功在国家。先生精硏史学,尝言:「一切历史的硏究俱是文化的探讨。」六十年间讲授西洋史为多,晚岁更致力于中国文化史的硏究。先生有谓:「能产生史学的文化一定是以人道为本。那就是说,它承认人类自己用自由的意志,经过理智的考虑,而后创造出来的。因此一切结果都应自负责任,其动机与影响才有供人硏究之价値

  • 文章鄂南獵麂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3期  作者:彭澤潤  出版时间:1972-04-10
    关键字: 狩猎 习俗 文化研究

    民二十九年春節前後,鄂南通城、崇陽、通山一帶地區,經常飄着大雪,天寒地凍,簡直變成了琉璃世界。筆者奉命率領游擊健兒,進入敵我雙方都未駐軍,軍事上所謂緩衝區,偵察敵人行動,稍有空暇,就經常與附近居民作打獵活動,增進了不少打獵經驗,迄今囘憶,仍然感覺興趣無窮。鄂南人打獵分別爲獵大獸與獵小獸兩種,大獸指虎、豹及野猪而言,小獸則指的是獐、麂、獾、羚(野羊)、豪猪之類,其中以野猪及羚出現地帶最爲遼遠。當地人把麞、麂、獾、羚及豪猪,混爲一談,統稱之爲『打麂子』,或『...

  • 文章楚文拾遺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3期  作者:王曰叟  出版时间:1972-04-10
    关键字: 文人 楚文化

    楚人之能文者,初不限於騷人墨客,軍人亦多有擅其事者,如前軍需學校校長張叙忠氏是。張字孝仲,枝江人,幼喪父,家赤貧,至以樹葉雜碎米爲食,感國事日非,乃投筆從戎,旋東渡赴日,入士官學校,發奮爲學,力爭上游,諸凡學術各科,無不冠其輩,日人向以刻苦勤奮自負,而氏則尤過之,以是雅爲敬服。而「張入伍生」之名,乃不踁而走。鼎革後返國,創辦軍需學校,自爲校長,直至民國二十五年,蔣委員長兼長其校,始退休,可謂公立學校首長,任期最長者也,氏方正不苟,辦學嚴峻,故多有中傷者,...

  • 文章馬年談馬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2-01-31
    关键字: 文化价值 品种

    著者。马与中国文化与文学的关系,亦深且厚。

  • 文章兩德和平感懷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0期  作者:趙苦葉 出版时间:1991-02-20
    关键字: 和平 战争 文化

    战争原是逞英雄。民主极权政不同。久乱必衰分自合。两端互执用其中。交流文化崇正道。统一邦家靖雨风。二德和平今已见。此间瞻顾未三通。

  • 文章南山書薈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2期  作者:陳邁子 出版时间:1970-12-01
    关键字: 艺术 文化传统

    同鄕李友祥先生於十二月一日應台灣省立博物舘之邀,擧行第二次個人書法展覽,歡迎旅台同鄕參觀指敎!編者附誌

共1580条记录 1/15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