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故居共返回7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探親雜感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9期  作者:汪仰先 出版时间:1991-02-01
    关键字: 归乡 探亲 故居

    访故居有感:世乱时艰离别多,别来不觉廿廿年过,相逢怕话家乡事,避语思亲免涕沱。廿廿十离家七四回,乡音如故貌全非,村南堆北难分辨,默默追思泪暗垂。廿载旅羁一梦中,归来复去日匆匆,今朝流尽思亲泪,扫墓嚎咷痛哭兄。梦临堂兄府,一律志之:夜梦登临府,厅堂备酒来,庶羞排满桌,忙碌畅开怀;容貌仍如昔,精神亦不衰,惜兄未讲话,令我费疑猜!?归途占句:念念心随归路远,寥寥坐恨天明迟,谁怜我为婵媛瘦,慰语何时会有期?恨事常教内若焚,饱经忧患过终生,明知此去永难见,无限哀思欲断魂

  • 文章戴笠故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6卷 第12期  作者:衢州台辦 出版时间:2014-12-10
    关键字: 戴笠 故居 挽联 结构

    戴笠,江山人,一八九七年出生在仙霞岭下的保安村。一九四二年八月,日军攻打仙霞关失败,烧毁包括戴笠老屋在内的众多建筑。现存的戴笠「祕宅」,是一九四三年戴笠亲自设计,由其胞弟戴春榜督造完成。外表是一座粉墙灰瓦、木结构的普通两层楼,内部却有许多特异之处。屋如其人,通过这座房屋,现代人将对戴笠有一定的认识。戴笠位于江山保安村的故居,正面看是两层楼,实际上是三层的建筑,最下层设有一个小暗室。屋里有一明一暗两座楼梯,明梯在前,暗梯在后,呈螺旋状,仅容一人侧身而过

  • 文章芹溪拾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7期  作者:金梅 出版时间:1997-07-10
    关键字: 曹雪芹 故居 游记

    来京华参加影视学术硏讨会,住在西山植物园宾馆,离曹雪芹故居黄叶村近在咫尺,步行五分钟就到了。于是,我每天早晨总要沿着枯竭了的芹溪漫步一段。九月的西山,淸晨雾中,有人在曹雪芹故居旁的树林中揪打树上的果子。我怀疑是打枣,然而走近一看竟是核桃。原来这里是黄叶村仅存的几家农户,趁着晨雾中采摘容易脱落的核桃。黄叶村是曹雪芹居住过的村子,现在北京植物园内,整个村子只有五、六户人家了。村旁的芹溪已经干涸,很难辨认它曾经窈窕过的身躯,但溪边还留有一条长长的人工镌成的石头

  • 文章揮涙離京記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7期  作者:葉蟬貞 出版时间:1979-01-10
    关键字: 南京 故居 孝陵 谭谷寺

    陈的信的,想不到我赶囘来,她们又走了!一切都变得太快………「哦,这儿有陈小姐留给你的信,」儍妹在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一个绉绉的小信封来。我拆开它,抽出一张小小的便条,上面写着:「蝉贞,立即来沪,去华侨招待所各机关联合办事处接洽一下。我住霞飞路逸村,×宅,一切面谈。陈。」作者摄于南京故居我望着可怜兮兮的小露西发楞,如果我把牠带走,让儍妹一个人留着,她太孤单,太可怜了,事已至此,我祇好一咬牙,把露西交给儍妹,又给她一些钱「儍妹,」我说。「你好好带着露西,给牠

  • 文章跛脚翰林毛健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9期  作者:王希天 出版时间:1989-12-25
    关键字: 毛健 坡脚翰林 故居见闻

    同时被逼死,为此高风亮节,后人自然尊敬,保山顺宁均争为本县之人,两县接官亭,都竖立「明户部尚书龚和梅之故里」,毛健则磨墨持笔,自绳其腰,系岩顶大树,慢慢放下书写,不料写至龚尚书读书,大绳骤断跌落,幸岩腰有仙人掌丛,将他钉住,否则万丈悬岩,难免粉身碎骨,其长子毛之元,打柴归来,仰视壁间有字,俯视壁腰,乃父钉在仙人掌丛,急奔家中聚人,绳人放下,慢慢吊起,济汤救醒,而左足竟残。余弱冠赴湘就读,先严命必须计算行程,到茶房寺毛翰林故居住一夜,看看其后辈为何?由家出发之

  • 文章梦还蜀东故居一首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3期  作者:冉鴻翮 出版时间:1975-05-01
    关键字: 蜀东 故居 台北 做梦 故乡

    小樓倦讀就枕眠,恍覺停櫂香江濱。店東爲我巧排辨,歸計獲售那論錢。粤、湘北上鄂西駛,恨不直指蒼巖間。驛程水陸略順適,渝市徐步今非前。正疑『民會』數數訪㊀,食堂侍應何慇懃!抵鄕駐足不相識,介謂本戶他成員。隈牆傾圯楯柱蠹,庭除草蔓嘈饑豚。俄驚弱弟屋角立,故態抃叫『阿哥還。昨朝社友辱轉達,定有客到微黃昏。故將消息早不發,閃現衆喜娛親顏。理宜留此共奉養,產建事鉅民生敦。』『我來探候務實吿,假滿仍返明其眞。』詣廳語以母病久,入拜執手心神安。『兩兄任敎路礦局,四甥一侄...

  • 文章何如璋故居人境卢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2期  作者:永年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何如璋 故居 人境虚 梅南中学

    何如璋(一八三八—一八九一),字子峨,家名行揚,大埔縣湖寮鎮雙坑村人。同治七年中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光緒三年,晉侍講,首任出使日本國欽差大臣;光緒八年(一八八二年三月一日)卸任回國,晉侍讀,誥授通奉大夫日講起居注官;光緒九年(一八八三年十月九日),出任福建船政大臣;光緒十年(一八八四年八月二十三日),因法艦入侵閩江,清廷執迷求和,而導致福建水師全軍覆沒,奉召回京;光緒十一年,受屈為清廷的替罪羊,被革職充軍到張家口;光緒十四年秋期滿釋放,受聘為潮州...

  • 文章(鄕情采風)夢魂縈繞的老牆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27期  作者:吳孝治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故居 镇海 老墙门 邻里 情义

    离开故居已有好多年啦,但我对从小在那里长大的老墙门,确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我的老家在镇海湾塘,被称为吴家河嘴头的地方。一排九间老楼房被称为「九间头」,住着八户人家,东面墙门是各家独立,而西面有一条通道,把九间房连在一处,由南、北两扇正大门可供出入,万一有婚丧喜事要办个十桌、二十桌,通道里是不成问题的。回忆老墙门的房主有石匠、篾竹、农民、小商贩……大家都过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家家倒也过得甜蜜幸福。老墙门中一年最热闹的时候算起来要数过

  • 文章又見台北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88期  作者:小蓮 出版时间:1990-07-01
    关键字: 台北 城市变化 故居回忆 社会治安

    西逛逛,偶然挑到中意的衣饰,带回办公室,大家免不了七嘴八舌评论一番……。如今事隔一二十年,当年的同事,多已星散,时代再进步,也无人能留住岁月的脚步,一段时光,一番心境,如今都过去了,还来不及细细品尝,却不知不觉已垂垂老矣!换来一声叹息,一片迷惘。一眼瞥见萤桥故居犹存,虽已苍老不堪,仍如重逢故人,看它怯怯的挨在四面大楼中间,有说不出的怜惜,我抚摸著那曾经熟悉不能再熟悉半已剥蚀的门、墙,看见那棵老榕树依旧有气无力的伸向蓝天,立刻拾回多少年轻时如潮的记忆,世事

  • 文章我爲吳稚暉添磚加瓦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81期  作者:張法金  出版时间:2010-03-25
    关键字: 吴稚晖 简介 故居 研究会 事迹

    近期情况作如下报道。因吴稚晖晖世居雪堰,故居原有平屋三间,百年风雨,不値一看。台湾亲友同鄕曹仲植、储福兴、陈凌海、吴漪曼、程凯、周振华等一起并出资台币四五万元,作为工程款,整建吴氏故居,以期保留历史景物。在雪堰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下,故居在二〇〇二年年底整修工程顺利完工,故居中陈列了吴稚晖先生的传记、年谱、著作、母石,以及亲友赠送的贺联、书画作品。适逢吴稚晖先生一八周年诞生纪念日,落成典礼在雪堰鎭举行。通过多方努力,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吴稚晖先生故居在二〇〇八年

共73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