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故乡风俗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感受除夕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8期  作者:殷新波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除夕 故乡风俗 返乡探亲 民俗文化

    臨川 殷新波這是大年三十的傍晚。城巿的大街小巷,鄕村的阡陌曬場,都被一種廣袤無形的肅穆寧靜籠罩著。這種盛典之前短暫的寂靜,讓人感到了古老傳統的強大誘惑和威嚴。紛紛揚揚飄飛的雪花中,廖廖地點綴著幾個行人。他們是回鄕探親、過年的臺胞,臉上洋溢著喜悅又焦急的神情,行色匆匆地趕往各自溫暖的港灣。家家戶戶,早已裱貼了猩紅的春聯和五彩斑爛的年畫。屋檐或門廊中,大紅的燈籠高高掛起,暖紅的光束輝映著靜謐的窗欞屋墻和潔白的雪地。雪地上,一位滿頭霜髮耄耋之年的老奶奶,顫顫巍...

  • 文章鷓鴣聲起挖黃鱔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鄒覺民 出版时间:1979-04-15
    关键字: 挖黄鳝 故乡风俗 往事追忆 故土回忆

    挖黃鱔,又稱捉鱔魚,這個不用網罟的捕魚方法,在家鄕湖南地方,每當鷓鴣聲起,麥浪波翻之際,最爲普遍流行。所謂挖黃鱔,並非持用農具鋤頭,掘土挖泥取魚,實則還是全賴人工,探穴穿孔捕捉。黃鱔是一種色黃似鰻的鯸鰾魚類,無胸、腹、脊三鰭,體附黏汁,油滑異常,棲池沼田中,春末夏初,遷伏田中淺水泥層,開始繁殖活動,亦卽每年盛產時期,逾此則又深入泥中,不復常見。肉美味鮮,多荷爾蒙,富榮養價値,臺灣略有所產,因其稀少,售價亦昻,此間酒菜館中,雖可吃到,大多改用湖鱔冒充,卽有...

  • 文章家鄉的篾匠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0期  作者:黃福榮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故乡风俗 竹篾 篾匠 传统工艺 竹篾器具

    在家鄉大埔縣的鄉村有多樣專業技術的「匠人」,其中有靠竹子製作用具的竹篾匠,民間又習慣稱「竹篾師傅」,我留下當年深刻的印象,作此記錄。篾匠:以竹子為材料劈削成篾片施展技藝的師傅。我們家鄉盛產多種竹子,用滿山遍野來形容都不為過,山裏人靠山吃山,用竹子大做文章。鄉村的家戶,少不了要用籮簍筐籠之類的用具,用具名詞凡帶「竹」字頭的,往往多屬於篾匠師傅手頭功夫的業務範圍。這項專業性的篾匠活,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前,「塑膠」類化學物還在實驗室尚未來到百姓生活裏,很多日用...

  • 文章談鍾馗像的故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2期  作者:蔣實夫  出版时间:1992-06-01
    关键字: 故乡风俗 钟馗像 民间传说 《钟馗嫁妹》

    筆者記得故鄕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掛鍾馗像(判官),年紀大的人講,鍾馗會捉鬼、打鬼、吃鬼,凡是鬼妖都怕他,這裡有這樣的傳說,老早的時候,某村有個少年,名叫王小二,給某富翁家放牛,天天晚上歇在牛柵裡,一晃到了十七歲,有一天夜裡,來了一個姑娘陪他睡覺,她天天夜裡來,天不亮就走,這麼一來一往呀,小二子漸漸皮黃面瘦。富翁家老奶奶,發現小二皮黃面瘦,就問小二爲何面色黃黃瘦瘦的,王小二便呑呑吐吐,把那姑娘夜來晨走的事吿訴老太太,老奶奶年紀大到底有經驗,便說明天晚上,等我...

  • 文章蘆蕩捕鳬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期  作者:朱祖武  出版时间:1972-02-20
    关键字: 芦荡凫鸭 冬至 三九太湖连底冻 捉野鸭 故乡风俗

    讀前期鄕訊,有中勳鄕長的「村前黃雀」一文,就引起了我想到故鄕冬天太湖邊上的鄕人和漁夫們在蘆蕩裏捕捉野鴨的情形了。在冬至節前後,小寒大寒一直到立春後的那段季節裏,故鄕的天氣非常寒冷,北風凛冽,水冰地凍,而且常常積雪沒脛,淺水蕩裏連底結冰,往往十多天不浴化解凍,故鄕有「三九太湖連底凍」的俗諺,其寒冷情形可想而知。就是在晴天,氣候比較溫暖的日子,渠蕩裏結的冰要經太陽晒到中午時分,才能溶化,然而一到太陽下山,又都慢慢的凍結成冰了。太湖邊上蘆蕩裏是野鴨在晚上羣集棲...

  • 文章令狐省吾八十自娛

    来源期刊:《黔靈報導》 第12期  作者:佳禾 出版时间:1996-10-15
    关键字: 令狐省吾 八十华诞 同乡活动 故乡风俗

    本會顧問令狐省吾鄕長。貞豐人。在榮總醫院任職期間,不知幫助過多少人,只要他能力所及,可說有求必應,且十分樂意。筆者已在同鄕會服務逾十年,與令狐鄕長多次往來,深知其誠摯而富熱情,同鄕會之活動,無一次不參加,幷常贊助經費或獎學金,更鼓勵其公子參加同鄕會,頗令人敬佩。本年元月廿九日,即農曆乙亥年臘月初十,爲令狐鄕長八十華誕,除邀了五桌至親好友同事同窗,在凱悅飯店餐聚外,他作了幾件很有意義之事以爲「八十」自娛。一是將寫好的「八十自述」和「令狐姓氏之源流」送第廿一...

  • 文章故鄉的龍燈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5期  作者:胡寧慶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故乡风俗 龙灯 舞龙灯 地方传统 民间文化

    泰和 胡寧慶故鄕在贛中南一個偏僻的山村。每年農曆正月,最熱鬧的便是舞龍燈。家鄕的龍燈分草龍和篾龍兩種。草龍用稻草捆扎成三、五節,以稻草繩連接。龍頭上有兩個稻草扎成的龍草,再用朱紅點上「龍晴」,龍鬚是一束染成紅色的黃麻。舞龍時,龍背上還得揷上幾支燃香。可別小看了這古樸粗糙的草龍,它可以驅邪袪瘟,保佑六畜興旺。因此,草龍是到各家各戶的畜欄去舞的。每到一處,主人便會把草龍引到家裡的牛欄豬圈門前,草龍在門口舞幾圈,再沖著畜欄門點頭三次。這時,主人便會上前把一個紅...

  • 文章讀譚盧二君「十月沙光賽羊湯」有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1期  作者:雨堂  出版时间:1996-03-01
    关键字: 往事追忆 故乡风俗 故乡美食 沙光鱼 人物回忆 人物感怀

    讀了這篇大文以後,饞涎欲滴,更引起故鄕之戀!特撰短文,隔期附驥。不才海屬人也。世居海濱(今連雲港市墟溝東鄕)當地漁民捕魚。分爲二種:一爲大取,一爲小取。大取,用船到外海或近海取魚。小取,不用船,只在淺海捕小魚蝦蟹。小取又分四種:一爲張大網(在淺海用木樁繫網捕魚蝦)一爲拉兜子(用狹長手網,二人各執一端,在淺海捕魚蝦小蟹)一爲推手網(以兩根竹竿,繫小網在淺海捕魚蝦蟹)一爲張小蒲(以蘆柴編長籬,成八字形,放植於淺海沙灘中,後端兩籬相交處,放一個帶有倒刺柴簍。海...

  • 文章中秋話月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田誘予  出版时间:1981-09-01
    关键字: 月亮神话 中秋诗歌 求子奇俗 故乡风俗

    一 有关神话方面1.淮南子:「后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为其妻嫦娥窃食,遂奔入月宫,化为蟾蜍。(按蟾蜍即虾蟆,头生独角,寿三千年。既已化为虾蟆,因何后人还称她,为月中仙子?百般崇拜她?)」2.酉阳杂:「月中有丹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吴刚)常以斧斫之,树削后即合。」(按吴刚河西人,因学仙被谪而伐桂)。3.五经通义:「月中有白兔,以杵擣药。」又传咸文中云:「月中何有?白兔擣药。」4.龙城录:「唐明皇好佛,宫中有道士叶法善,有仙术,于中秋夜,以手杖化天桥,同明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