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故乡教育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感恩與祈禱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3期  作者:包立言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往事追述 感恩师恩 求学过程 故乡教育 祈祷统一

    萬載 包立言一、永恆的感恩在成長、求學及工作數十年的過程中,曾經受到許多長輩、同學及同事的照顧與幫助,使我感激不盡。尤其在一些關鍵時刻給予援助的人,更令我懷念感恩,終生難忘:⒈父母親辛勞的將我養大,雖然家境清寒,仍然勉力支持受完大學敎育。兩岸隔離數十年,無法回報養育培植親恩,使我抱恨終生。⒉高中導師兼化學老師涂維先生循循善誘,使我對化學發生深厚興趣,在一生工作中受用不盡。⒊一九四一年,就讀宜師高中二年級時,因家困必須休學,承母校萬載中學校長盧奮孫先生濟助...

  • 文章杂忆故乡点点滴滴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張子雨  出版时间:1983-06-20
    关键字: 金乡县 故乡回忆 婚嫁习俗 故乡教育 故乡物产 儿童游戏

    一、前言俗諺:三十歲以前有記性,三十歲以後有悞性,六十歲以後有忘性,可是人要老了,大都有這一通病,那就是昨天的事忘的一乾二淨,四五十年以前的事,會記得一淸二楚,尤其夜深人靜時躺在床上,往事歷歷在目,流浪飄泊離鄕日久者,隨時都會憶起家鄕童年時的情景,仍就家鄕點點滴滴、東塗西抹一些小事敍述之,聊作茶餘飯後之談話資料。不過心中憂患如山,已感生機摧盡,並知老之將至,國破家亡心何堪,別時容易聚時難,能有生態歸故鄕,於願足矣!二、故鄕環境余籍魯西金鄕縣,經緯度在一一...

  • 文章辛未春節懷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65期  作者:馬靜齋 出版时间:1991-04-01
    关键字: 春节 家庭教育 春联 故乡 怀旧

    (一)我六歲失母,獨子,嚴父作母,小孩喜歡過新年,傳統家庭敎育,家裏雖有鮝煮紅燒羊肉、鷄鴨魚肉吃多,正月初一到初二吃素,供奉天帝,初二開始拜年拿紅包。正月初一三天素,玉皇大帝謝天君。家家初二娘家去,肩背嬰孩紅包雲。(二)今在臺灣過春節已四十二個,從三十八年春節和今天比,當時大街小巷行人少,脚上穿木屣,連黃包車也少見,如今摩托車汽車滿街飛,可惜今年春節下雨。恭喜發財鞭炮聲,響天澈夜已光明。大街小巷車流水,最喜天公作美晴。(三)我住學校名復興三村,獨門出入,...

  • 文章贈給故鄕學子的座右銘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01期  作者:徐超材 出版时间:2007-10-10
    关键字: 故乡学子 座右铭 子弟教育

    一)世界上的东西都不永远是自己的,只有学问什么人也抢不去。余数十年来去了许多国家,遇见了不少青田人,大都忙着经商赚钱,不重视子弟教育,非常替他们可惜。多年来我引导儿孙投身教育工作,现在他们执教国内的北大、清华、美国的加州大学,将专业学问传授给年青一代,比赚更多的钱更有益于社会。(二)人生有限,如果见异思迁,四面开花,即使终身都在学习也成不了大器。在讯息爆炸的现代,更应把终身学习集中于一个焦点,才不会迷失于讯息海洋之中,才能使有限的生命升华到无限的境界

  • 文章我服務本省十五年的囘憶——故鄕三十年不見,有說不盡的相思!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81-10-10
    关键字: 服务家乡 思念故乡 广西教育 广西大学 广西议会

    发现祖国」长诗一篇。我以前在南宁时间虽短,但南宁给我的回忆甚多!戊、桂林㈠省政府广西教育研究所我在本省各地服务的时间,以桂林为最长,差不多将满六年之久,桂林以「山水甲天下」著名,看来我似乎和山水有缘了。我在桂林服务,前后两次,第一次是在抗战中期,从二十八年十二月至三十一年八月。第二次是抗战胜利后,从三十五年五月至三十八年六月。我初回国时,抱着共赴国难的心情,在漫天烽火当中,对苦命的国家和辛苦艰难的民族,以不计名位,同舟共济的精神,尽其国民分子应尽的责任,稍効微劳

  • 文章故鄕的囘憶——永興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李名聰 出版时间:1980-10-15
    关键字: 故乡 永兴县 历史沿革 乡镇区域 教育 交通物产

    永興是我的故鄕,位於湘南。縣治設在便江東岸,山明水秀,古稱總六城之門戶,領三楚之屛藩。而附近之文筆千尋,洪濤八尺,碧潭起霧,瀑水生花,森口客舟,臥江獅石,石屛擁翠,龍耳生煙,飛鵝懸砦,天馬行空十大名勝。加之龍山氣厚,便水波澄,以及民物風敎。今雖離鄕三十餘年,猶令人無限懷念。爰就記憶所及,特將大陸淪陷前,鄕邑槪況,略述於后:一、歷史沿革 本縣在漢以前,原名便縣,經隋唐兩易其名,始稱安陵縣,繼改爲古亭縣。至宋熙寧六年更爲今名。原隸郴州,民國成立後,廢除府州舊...

  • 文章龍河書院——萬載最高學府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5期  作者:王水寶  出版时间:2006-08-01
    关键字: 龙河书院 亲人 故乡 立夏 教育事业

    金字,意味看「鲤登龙门,身价百倍」。后,由于异族侵华,连年战乱,弄得国贫民穷。家鄕的教育事业就十分落后,直到一九四九年,学校规模仍然很小,祇有一幢不到一千个平方的教室,十来个教师,百来个学生,能登「龙门」的,又数得出几人呢?因此,在台的郭勋景先生,在家鄕的植基小学毕业后,就辗转樟树、南昌,才读完初中、高中。此后,这位郭先生在外任职时,还经常来信询问家鄕的教育情况,并积极支持他的四弟外出投考大学。郭鸿长老师谈到这里,略停了一下,又无限怀念地说:「当年,我和唐揖

  • 文章第一次返鄉掃墓探親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3期  作者:陳有聖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扫墓 经过观感 故乡发展 经济教育建设

    峽江 陳有聖一、經過憶自丙子年夏,離別原籍江西省峽江縣水邊鎭黎田村,業已六十有四年矣。於金陵大學就讀期間,目睹倭寇侵華,強佔我國土,燒我華夏房,強姦兼拉夫,燒殺又擄掠,少壯當砲火,老弱運軍糧,打死丟山坑,屍骨無人葬,殺人盈野,死人盈城,阡陌不通,雞犬不聞!中華兒女,大家都遭殃,黃帝好子孫,未把救國忘,大學好同窗,一起把兵當。大學畢業後,立志報國,投筆從戎,考入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甲級軍官班第一期,畢業後再考入陸軍砲兵學校學員隊,畢業之日,蒙軍事委員會軍訓部砲...

  • 文章悼念一位慈祥而勤政愛民的長者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5期  作者:楊家浩 出版时间:1985-12-25
    关键字: 李时 故乡风貌 整顿教育 行政改革 支援抗日 晚年生活

    李公諱時字雨春,雲南省鎭雄縣人,民國二十五年冬調長尋甸縣政。尋甸縣爲舊制迤東道曲靖府之一州,縣域乃道臺之駐節地,自衞大隊所住之營房乃昔日之道臺衙門。門前有一塊大操場,長約四百公尺,寬約兩百五十公尺,操場邊有一氣勢巍峩之高牆,長約三百公尺。高約五十公尺,厚一公尺,乃重大的集會或運動場所。大街爲石板鋪成。民間建築多爲木造兩層樓房,每家有大院子·古色古香,而且掘地三尺及泉,淸冽可飮,所以每戶均有一口井。縣境距省會昆明百餘里·東境爲曲靖、馬龍,南鄰嵩明,西界祿勸、...

  • 文章故乡得奖学生的一封信

    来源期刊:《浦東》 69、70  出版时间:1992-09-30
    关键字: 同乡会 故乡子弟奖学金 经济开发区 高等教育 信件

    親愛的同學:恭喜你金榜題名,也恭喜你膺選受贈台北市浦東同鄕會故鄕子弟奬學金。台北市浦東同鄕會是旅台浦東同鄕的聯誼組織,成立迄今已三十多年,現有會員千餘人。以增進同鄕福利,連繫同鄕感情爲宗旨。我們經常舉辦各種活動和聚會,親切的鄕音,濃郁的鄕誼,使客中遊子,倍感溫馨,倍增情愫。我們惟一的遺憾,是海峽兩岸的長期隔閡,西望鄕關,無限惆悵,也無限懷念,可喜的是近五年來,屛障鬆弛了,管道打通了,旅台同鄕正如杜甫的詩句:「白日放歌須縱酒,靑春作伴好還鄕」,歡欣雀踴的到...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