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日往事共返回5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揚州竹枝詞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57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72-06-10
    关键字: 竹枝词 昭关 抗日往事 诗词感怀

    (十六)炮聲不絕戰昭關,捷報傳來喜展顔;只為我軍抵死守,可憐倭骨積如山!昭關在邵伯鎭之北,爲淮水歸海大壩之一,形勢險要,我軍據守抗敵,日寇屢攻不克,死傷慘重,故民間有「昭和過昭關,尸骨積如山」之諺。(十七)一夕數傳草木兵,忽聞寇至四鄕驚,傷心最是先鋒隧,淫掠屠焚逞獸行。日寇初至,到處姦淫屠戮,無所不用其極。所駐之處,鄰近各鄕,為其捉鷄殺牛,追尋婦女,晝夜不寧。

  • 文章追懷先賢王公璵先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2003-06-01
    关键字: 王公璵 出身生平 政治生涯 抗日往事 弘扬家乡文化 追思悼念

    江苏省政府秘书长,民政厅长兼徐海行署主任,军事委员会侍从室督导委员,江苏省政府政务厅长。抗战胜利后,代理江苏省政府主席(王懋功氏奉令接收南京市之中央政府各部会)接收伪省政府(苏州),旋即回任民政厅长,而复员鎭江。政府行宪后,则辞卸公职,膺选连云市之国民大会代表,夫人丁少兰女士,亦为江苏省妇女会选出之国大代表,伉俪同登议坛,其历经北伐、勦共、抗日、戡乱诸役,劳瘁不辞,向以苟活为羞,避事为耻,其循声治绩,必有史家记述,兹追怀嘉言德泽,以抒感念于万一而已。●初仕丰县

  • 文章痛徹五內的回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郭荃逢  出版时间:1999-09-2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抗日战争 校园变迁

    人生如梦,尤其到了晩年,记忆力减退,往事如过眼云烟,早已糢糊难辨。但是,对我来说,却有一件事深深刻记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每一忆及,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不禁悲泪盈眶,哽咽难忍。因为在这次事件中,我曾两度死里逃生,且目睹未成年学子多人,死伤在日寇机枪及刺刀之下,而无可奈何。事情发生在民国三十三年夏末。因中原会战,国军失利,日寇继续南侵,位于安徽阜阳境内之国立廿二中,师生都必须随时准备,应付日机之空袭,课业无法照常进行,遂有迁校之议。不幸事件,就发生在迁校

  • 文章憶當年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2期  作者:王蔚梅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往事回忆 艺文选粹

    写于民国九十年五月廿四日深夜 王蔚梅当我观赏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之时,心中荡漾阵阵涟漪,一段不堪回首的伤心往事,就是在上海南火车站前,那段残暴的情节,又呈现在我眼前,久久不能平静,被日本鬼子枪杀我无辜逃难的同胞,我又哭了,真的哭得很伤心。完全是我那当年的翻板,因日本鬼子不分男女老幼统统是「牠」的枪下魂,口里还唸著三字经,真可恶难忍到了极点。现在我已大把年纪了,迄今不看日本电影及其他用品,尤其,日本人来到台湾,不管老少,更恨之入骨,前几年又强占我钓鱼台

  • 文章梅城憶舊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8期  作者:陳耀昌 出版时间:2004-01-3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抗日战争 人生经历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故乡梅城,这个粤东重镇,我离开它已六十多年了。六十年的岁月,物换星移,谈起往事,真有白头宫女话当年的感慨!我是民国廿八年至卅三年(一九三九—一九四四)这五年之间在梅城读书做事的。五年间值得回忆的事故还真不少,现在把它写下来,作为茶余的话料,希望也能引起读者的兴趣。首先得从抗日战争说起。民国廿六年七月七日日本军阀挑起了芦沟桥事变,接着又在次年的八月十三日的上海保卫战,揭开了八年的中日艰苦战争,梅县因地处粤东

  • 文章舴艋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5期  作者:陳偉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瓯江 往事回忆

    浩浩甌江水,梭梭舴艋舟;絡繹溯洄去,揚帆海西頭。風潮容未濟,推挽效奔牛;拉縴導先路,撐篙拼上游。汗濺危灘石,筋疲尚越溝;衝寒也犯暑,煎凍幾曾休?用盡平生力,穿邑更跨州;信宿全程達,客願喜得酬!返櫂辭高岸,中川自在浮;朝行夕可至,疾似三峽流。嵐翠征衣染,煙波旅夢幽;傳聞王者師,巖壑昔潛修?後記:余抗戰時,負笈甌水上源。溫處二州間。公路既毀,往來唯憑舴艋舟。今猶印象歷歷,特追賦焉。一九九六夏(註):①溯洄:逆流而上。詩經「溯洄從之」。②容:或許。③未濟:卦名...

  • 文章家鄉一擔榖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4期  作者:鍾治華 出版时间:2004-1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往事回忆 艺文选粹

    流水,洒尽了我多少思乡泪!五十余年了!天天看日出日落,潮涨潮退,花开花谢,更令我引起了一页页辛酸往事的回忆。九十二年十二月份出版的台北市五华同乡会第十三期会刊登载乡亲卓上鸣先生所写:「叙旧论今话故乡」一文中所述今日故乡:「凡居住农村的人粮食皆可自由出售,一担谷仅値五十元人民币」。使我又想起了我在西林小学设置的十个钟治华奖学金,每人每半年五十元人民币,即每人每半年可获一担谷,一年我共要支出二十担谷!另教师奖金三人,每人每半年各获二担谷,一年支出十二担谷,全部共要

  • 文章馬鞍山上的血石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馬嘯風 出版时间:1974-02-01
    关键字: 马鞍山 往事回忆 翟文裕 抗日

    同志,发展组织,况此地带民风悍野,私藏武器甚多,遇机可资利用。」后研商由法库翟文裕前往,先与其传敎的薛大法师接触,因翟会请神扶鸾,可助其召收信徒。一年来翟文裕在那一带活动,吸收千余人加入抗日阵线,并暗中收集私藏之枪枝弹药,分藏于前旗敖虎起一带山区中,进行颇为顺利,此次电报吿急必有重大事故发生。到彰武先见发电报的张同志,得悉数日前在马鞍山被日伪警宪围捕去很多人,翟文裕下落不明。我当即决定去马鞍山探询。翌日到彰武城东北二十华里之高云桥家,见高老先生,(他须髪皆白

  • 文章趣味盎然忆往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0期  作者:湯增琪 出版时间:2002-11-01
    关键字: 往事追忆 祠堂祭祖 民间习俗 抗日战争时期

    的同宗伯父指导背台词,记得第一句是:「执事者各执其事」童年往事于今回忆,尤觉有趣。国文老师那是一位邱姓老师,十分敬业,他的文章常披露于报纸副刊(萍鄕群报),在早年的小学教员中并不多见,记得有一篇文章叫做「东溪巡礼」,我仍然可以把该文的几则纲要逐一列出:「俄公岭上吊失地,七嫁桥头谈薄命,二仙庙橘井香泉,孩儿坐栏传神话,钟鼓山头寻战蹟,荷花台古干撑天,鲤鱼山麓絃歌声。」果然敬业者不负苦心人,两岸开放后我从萍鄕中学校庆的纪念册中,发现这位邱老师己由小学改教中学,内心

  • 文章憶往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會刋》 第8期  作者:胡叔良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抗日战争 艺文选粹

    旅途经大庾,丛林人迹稀,山巅常积雪,道路绕崎岖,转入朱坑径,别有一天地,梅花迎客笑,山鸟林边啼,吾侪乃过客,返梅脱征衣。在二十七年秋,抗日战争到了如火如荼的时候,中国沿海岸线都市、港口,多已失守,广东当局令全省高二高三学生集中军训,准备结业后,全部安插各部队为各级干员,作长期抗战的生力军。潮梅周边各县学生集梅县,严格训练,分为两大队,男生大队在梅州中学,有二千多人,女生大队有伍百多人,在东山中学、第五区团长涂思宗,其他各级长官皆为军校毕业精英,学术科及

共50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