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战共返回2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琳珍的世界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5期  作者:杜比亞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小说 抗战 部队

    第二章(一)琳珍後來住了校,到週六下午才回二姑家。宿舍是八個人一間,上下舖。琳珍睡下舖,曼麗睡上舖。琳珍怕死了灰塵,認為灰塵是人的大敵。「我最怕灰塵了,髒死了!」她常常這麼說。這表示她很愛乾淨,但奇怪的是:不會整理東西。衣褲、襪子、手巾等,都很乾淨,但都皺皺的,擺得亂亂的。她尤其喜歡把東西塞在枕頭下、墊被下。她所有的物品上面,一定蓋條毛巾或張報紙什麼的,為的是防灰塵,是否美觀就不管了!曼麗不同,她也討厭髒,喜歡乾淨,但她整齊。每天把自己弄得利利落落的,幾...

  • 文章曼髯之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2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1975-02-28
    关键字: 郑曼青 北伐 抗战 大师

    我知大师远在北伐誓师后。我见大师濒于抗战胜利前。其人道貌岸然而淸逸似神仙。其诗古意盎然而才思涌春泉。其书刚健含婀娜,其画古澹溢娆妍。其医具出神入化之妙,其拳淬金刚百炼之坚。其道乃古今而一贯,其行则中正而无偏。其衣半长不短终年而一式,其髯似疏还密临风而飃然。肫乎其性、郁乎其文、神乎其技、奇乎其行、人或有一于此、即足以享誉,髯翁独能获其全。是以门人慕之、友人敬之、世人信之、国人称之、所至异邦名远传。我欲诵诗三百、絃诗三百、舞诗三百、乞翁指奥而释玄。髯翁倘亦然

  • 文章抗战诗二首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5期  作者:楊森 出版时间:1965-07-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抗战 《川军抗战集》

    陇海道上感怀才消炎暑试新凉,沃野欣闻禾稼香;为挽艰危征万里,不教倭寇事披猖。在前线满天烽火遥相望,切齿倭奴势正张;指点三军杀敌处,刀光如雪月如霜。(编者注)上二诗录自对日抗战初期出版之「川军抗战集」,今日读之,犹足以见杨将军当日挥军杀敌之英风豪情也。

  • 文章悼念王純碧大姊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80期  作者:守誠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王纯碧 抗战 成都 悼念

    我认识纯碧,是在抗战时的成都,在成都我有小同鄕几姊妹,也是名人。纯碧与这几姊妹,家鄕只隔数十里,常相往来。这几姊妹称呼我「袁哥」,我喊她祇好叫「王大妹」。现在她去了!「死者为大」!低首向她称呼「王大姊」,忏悔数十年向她见面就鬪嘴的罪过。若是称呼「委员」、「女士」,反觉得生疏。为什么称她是强人呢?根据她亲自讲的和从旁观察来的;她拼命争取读书,也许她身上有读书的浓厚血液。她父亲选楼公在淸末经过潼川府考,上京会试中了进士入翰林,是一个认眞读过书的人。但是在

  • 文章文藝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4期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胥端甫 团拜 辛亥 北伐 抗战

    宴清都胥端甫中华民国开国六十年川康同乡团拜开国辛亥,今复国,千支仍是辛亥。王师北伐,虾夷东扫,旋歌安在?鬪争淸算年年,天下事,西风狂摆。屠苏酒,夜醉南柯,觉来珠泪频洒。人间难绾鄕情,抬头拱手,烦愁都解,玉峯瞩目,鹅銮洗耳,谁堪模楷?应怀抗战功高,涂山会,韶光莫待。听传呼,岷沱血涌,仇深似海。诗圣杜甫一千二百年诞辰纪念胥端甫饥溺今尤甚,乾坤百不堪;几人忧社稷,举世尽狂憨。浑灏诗千首,雄深水一潭;河山怀往圣,泪漉在天南。草堂无恙否?万里一桥西;锦水花千树,春

  • 文章大象的故事(續前)大象捨身救主 義薄雲天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45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98-07-20
    关键字: 大象 缅甸 仰光 抗战

    牠的主人為牠做墓立碑,尊其為母,厚道的人,必然孝悌,孝悌之人,必然忠國。仰光的第三潛伏台,就建立在緬東東枝山上林場象舍內,監視著日軍由泰邊運入緬南,準備進兵印度之要道。一九四二年五月,緬甸首都仰光,英軍將銀行存鈔潑上腐化藥水,破壞變電廠後撤退。日本兵尚未進入之前的真空時期,暴民四出搶劫,先進入逃走了的英人住宅,繼而轉向孤單而富有華僑住宅掠取財物,送至臨時市場,原價上千盾冰箱只售五十盾,鋼琴一台二十盾。應有盡有,六十萬良善市民,在黑暗中求自保,度過恐怖兩天...

  • 文章事件敍述——棲霞猴子溝遇刼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張拙夫 出版时间:1996-03-20
    关键字: 《黄县抗战戡乱史》 补述 遇劫

    顷阅山东文献第一卷第一期魏懋杰先生之「黄县抗战戡乱史」中对余三十三年(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于名门脱险后至山东省党部述职归有云:「归赴莱阳,旋微服搭伪军车赴蓬莱,途经栖霞猴子沟,又遭匪军刼车,敌伪死伤殆尽,张佯死,始免于难。」此一事件,为余由时在昌乐县境之山东省党部述职后,自潍县搭胶济铁路火车经靑岛市转乘烟靑公路汽车至莱阳县城;以山东省党部第二十四区党务督导员赵栋先生住县城东境赵格庄,二十四区辖蓬、黄、招、栖四县,往访洽谈龙黄地区工作事宜。讵莱阳至烟台之

  • 文章求學記趣(中)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2期  作者:姚蒸民  出版时间:1971-12-01
    关键字: 求学 读书时代 军训 游泳 抗战

    亦不乏无辜而遭罗织之同学,自难令人心服。所幸不久敎育厅及敎育部均派员前来调查,并据报吿认定校方处理不无失常,为维持学风计,姑不议处,但校方对于被开除之学生则应一律发给肄业证书,以便转学。经此一来,风潮得以平息。惟被开除同学大都因祸得福,以同等学历考取省垣高中,当余日后赴省垣升学时,且有将届毕业者矣,今日回思往日种种,殊觉幼稚可笑,濡笔记之,以见风气闭塞时之情况于一般。抗战发生前,全国各地普徧推行抵制仇货运动,自流井方面在地方党部发动下,已有中学生参加宣传工作

  • 文章川康最後苦鬥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7期  出版时间:1972-05-01
    关键字: 川康 苦斗记 西昌 战力 抗战

    胡长靑兼第五兵团司令官,朱光祖为第一师师长,陶庆林为一三五师师长,田中田为三十七师师长,王伯骅为三三五师师长,资以黄金粮粖,使各整训备战。竭力经营西昌,安抚夷胞,增强战力。西昌为西康省东南十数方公里一小盆地,水土饶沃,四围则高山深谷,皆夷胞所窟宅。生夷窜居穷谷,獉狉之俗未改,常虏汉人鬻卖为奴。熟夷则各有统属,其酋长率多不能相处,常相攻伐,败则慑伏,以力自雄,罔识礼义。而交通梗塞,粮食尤缺。抗战时期,为瞰制康滇,乃于此设置指挥机构,聊示雄图。自戡乱军兴以后

  • 文章鄉事憶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0期  作者:永華 出版时间:1972-08-01
    关键字: 乡讯 刘师亮 成都 抗战 挽联

    廿五、师亮随刊民二十年左右,刘师亮在成都发行「师亮随刊」,常以幽默滑稽笔调评论时事,忠吿善道,冷嘲热讽,兼而有之。顾虽多所讥刺,从不提人姓名,以故遭其笔伐者,心虽不喜而无可如何。时成都驻军以战费奇绌,议征房捐。不动产赋税,现代文明国家多实行之,惟当时在成都则为创擧,且非为正当用途,士绅纷表反对。师亮乃著论以讽,中句有云:「……看来这次征收房捐,是矮子过河,淹(安)了心的。」虽未能阻止房捐之摊派,其敢言精神,殊属难得。抗战初期,某公病逝汉皋,成都各界在少城

共226条记录 1/2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