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扬州方言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餘生憶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00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79-08-10
    关键字: 扬州方言 民谚释义 乡土俗语

    吾乡方言(二十五)未、补遗(续)㊂支—翘也,胡子气得「支」起来。平剧中的花旦,表演剌绣,「支」开手指,好似一朶兰花。㊃睚—「读孩」—这字借用,形容对人斜视,表示不满的意思。女人对男人不满,便「睚」他一眼。或是先生话说错了,太太便「睚」他一眼,暗中阻止,聪明的先生便不敢再往下说了。㊄铳—形容词。对人讲话不和气,恶声相向,好像放铳一般。这有关个人的个性,有人讲话就是「铳」声「铳」气。也有人并非如此,由于对来人不欢迎,故意把他「铳」走。㊅擦—读(唱)。癞狗身上

  • 文章餘生憶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92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78-04-10
    关键字: 俗语集锦 扬州方言 乡土民谚

    午、數字(續第八十九期)(十三)大家同一鍋吃飯—這是勉人要團結,司心合意。無論家庭、商店、團體…,大家旣在一起共同生活,便不應存三心二意,爾虞我詐。(十四)一一當當(讀去聲)—這句話的解釋,是指一件一件的事,都能做得妥妥當當。因此一個人的生活或工作,有條有理,絲毫不亂,別人便贊美他「一一當當」。(十五)一塊糕搭一塊饅—吾鄕風俗,送人遷居多送饅頭和糕,一盤糕和一盤饅。因此引用來指夫妻配合,兩人的個性、所受敎育、以及家庭環境…等,很難相同,必須柔以濟剛,勤能...

  • 文章餘生憶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98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79-04-10
    关键字: 扬州方言 乡土民谚 方言集锦 土语释义

    昏头昏脑,到处乱撞。(卅五)七窍生烟——人身只有七窍,全部生烟,言人发怒,周身冒火,已达不可遏止的地步。(卅六)七上八下——言人主张不定,或是临事而惧,情緖紧张,心中忐忑不安。(卅七)七横八竖——关于「七」和「八」在一句中的方言比较的多,因为由一到十、七、八接近九、十,所以用它来形容多数,有点夸张性。这句也是形容杂乱,不够整齐;也可以说「横七竖八」。(卅八)七顚八倒——这是形容一个人无论是说话、做事、总是顚顚倒倒,没有次序,没有条理。(卅九)七嘴八舌——这是集会

  • 文章餘生憶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02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79-12-10
    关键字: 扬州方言 俗语集锦 方言释义

    未、補遺(續)(二四)低打——指和人搭訕或往來不淸的意思。一旦惹出麻煩,便被家人責備:「敎你不要和他『低打』。」(二五)抽牽——駡人高聲叫喊,指爲「抽牽」。又孩子啼哭不休也叫它「抽牽」。(二六)搭漿——說話不實在,做事不澈底,乃至貨物以假充眞,工程偷工減料,都叫做「搭漿」。(二七)退班——「退」讀平聲。退班在正班之後,不能齊頭並進。因此,評人、評事、評文、評貨,……如果加上「退班」,便不是優等,而是次一等了。(二八)作頭—指廢料。蔬菜揀下的根葉,衣料剪下...

  • 文章新詞淺釋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65期  作者:老卒 出版时间:1990-08-10
    关键字: 阳明山 乡土民谚 扬州方言 新词集锦

    过去本刊曾载有鄕谚方言,颇受读者欢迎。近阅报章、杂志、电视,不少新的词汇,或为传译而来,或为新的创作,使老一辈的人感觉陌生,少一辈的人感觉新颖,爰辑录一、二,不揣谫陋,加以注释,尙祈大雅指敎是幸!抗争—就是请愿,过去称「请愿」,现在由「抗议」而改称「抗争」;请愿是下对上、民对官;抗议是平等对抗;同时请愿、抗议、还诉之于口头或书面,抗争便诉之于行动矣。也许这是民主时代应有的现象?诉求—就是呼吁。呼吁的对象是一般的,诉求的对象是指定的;前者没有条件和要求答复

  • 文章餘生憶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99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79-06-10
    关键字: 扬州方言 民谚集锦 乡土民俗 乡谚释义

    两头都是蛇头。另一种是一条长尾连接着两个蛇身。相传人如见了这种蛇,便将死亡。其实我在少时便曾见过一次,至今依然健在。这里是指一个人在甲、乙两方说坏话,搬弄是非,掀风作浪,便称之为「两头蛇」。关于「数字」的方言,暂时吿一段落,如果还有,以后再为补遗。未、补遗这篇「吾鄕方言」,起初只打算写六十则至一百则,自以为扬州话既不同于南蛮,又不同于北侉,人人可懂,没什么特殊的方言。可是写了以后,便留意老鄕们的谈话,收集资料,随时写出,以供同好。那知愈写愈多,欲罢不能。现在

  • 文章餘生憶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73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75-02-10
    关键字: 扬州方言 春节 乡土民俗 民谚集锦

    人前人后都称「我家太太」了。其余仍多,恕不多举了。卯、吉语日子过的眞快,又到春节。关于年节的玩意,过去曾写了一些,现在就吉祥话方面,再提出一些应个景儿。过年说吉语,各地皆然,可能都差不多,这里所举的例,不独吾鄕如此,别的地方也多如此。过年要取吉利,由于一岁开始,如果不祥,影响终年。因此处处取吉,语语道吉,方式有好多种,如:1 写字:写春联,贴吉利条,米缸、水缸、钱柜,都写上好话。鄕村人家,门前广场,堂前庭院,也多写吉利话。2 绘画:有的用粉笔画在墙上,有的用彩色

  • 文章醒囈雜綴(十八)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90期  作者:醒囈 出版时间:1977-12-10
    关键字: 地方美食 扬州方言 乡土民俗 民谚集锦

    者谓大树脚下好遮荫。)一株桫椤树,(谓人口语噜苏喃喃不已者为好一株桫椤树)一杆木竹,(称人行动不灵敏者为木竹)一株满树梨花压着海棠,(称老夫少妻者为一树梨花压海棠)还有依草附木爬墙虎。(称因人成事者谓之为依草附木爬墙虎。)飞驼子头上戴一顶绿高帽子,(凡因帷薄不修妻有外遇者称其夫带绿帽子,又称喜人奉承者谓「好戴高帽子。」)穿一件擦酥袍子(扬州有一种揷酥烧饼易破碎,因称陈丝烂绸易破碎之衣服为擦酥的。)碧罗纱的马褂。(称得霍乱病者谓瘪螺痧,碧罗纱谐瘪螺痧。)同

  • 文章餘生憶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70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74-08-10
    关键字: 家乡方言 扬州民俗 尖底坛子 癞皮 邪刚陆调

    子、讥评「吾鄕方言」已经写到第九篇,内容也已写了十节。原拟只就食、衣、住、用,方面各写一点,不想越写越多,越扯越长。在台湾,了解方言的人已经不多,即使来自大陆,年纪稍大,或者离鄕日久,或者早已遗忘,一旦看了我这方言,引起回忆,怀鄕之悄,不禁油然而■。因此,忘不了复国,忘不了还鄕,这或许有点作用。所以我还继续地写下去,对与不对,还请鄕先进们指教!由「甲」到「癸」,天千用完,现在再从地支开始,过去每节只写十则,以后不加限制,或多或少,较有伸缩,可以取舍。上篇

  • 文章扬州(续集)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55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72-02-10
    关键字: 春节团拜 扬州民俗 乡土谚语 台北市扬州同乡会 方言集锦

    四、乡音谚语前接祚杰兄来函,云及同鄕会将在春节期间举行团拜等,事前要筹备,为其烦忙之一。可是我个人在屏东,终年碌碌,连近在高雄的同鄕,一年也难得见面一次,由于南部没有同鄕会的组织。台北市的同鄕能够聚会,能够团拜,这实在令人羡慕的事。如果「他鄕遇故知」,为人生一乐,这个「故知」再是同鄕,一定是乐上加乐也。我在「忆扬州」前集中,曾写过一篇「方言俚■」,大致是敍说家鄕的「土语」、「扬州腔」,如「小大子」、「洋胰子」之类,至于家鄕的俚谚,似乎甚少渉及。现在正好乘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