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战役共返回5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零陵在台同鄉錄「個人自傳」參考範例

    来源期刊:《零陵人》 第11期  出版时间:1996-05-20
    关键字: 零陵 唐基郁 自传 宜昌战役

    在家,授读四书五经,及稍长负笈邻邑文昌阁名师周晋均老夫子门下,学诗学礼,继升县立中学,为抗战热血所驱使,弃笔从戎,攷取中央军校第十七期第六总队受训,得以献身党国,以酬壮志,并成家原配蒋禄莲女士,继纳妾耿金枝,均获我母欢心。惜未尽保护之责,愧疚良深。余毕业后,奉派陆军九十四军一八五师五五四团通砲连中尉排长,参加宜昌战役,策应湘北三次大捷,颇立功绩,后因父丧告假返里,调任税警第四团第九连连长,至卅四年敌寇深入,故乡沦陷,奉任别动军大队长,就湘桂边区组织民兵,打系

  • 文章最后一瞬的苦难知己——回忆淮海战役期间来到我处的诸友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4期  作者:黃石久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淮海战役 无锡 生活 追忆

    投降,抗战胜利,部队缩编入砀山县保安团。一九四七年圣明应军官总队友人之约,携眷迁至无钖夏家边鎭,开设一个规模极小的文具店,藉以糊口。圣明迁居江南后,再三写信给我,劝我搬到无钖做点小生意,胜似呆在地方担惊受怕又烦心。一九四八年六月我便携带妻小迁至无钖夏家边,同圣明一门两柜,他售文具,我售烟糖小百货。不久郭效哲亦携眷迁来,与我们同租一家的房子居住。谁也未预想到,时局变化如此之快,至一九四八年十一月淮海战役的战场已经形成,日夜相互攻守,炮火纷飞。杜圣任、梁万修、陈

  • 文章(藝文天地)零陵在台同鄕錄「個人自傳」參考範例

    来源期刊:《零陵人》 第16期  出版时间:1998-05-01
    关键字: 零陵 自传 高彩堂 宜昌战役

    授读四书五经,及稍长负笈邻邑文昌阁名师周晋均老夫子门下,学诗学礼,继升县立中学,为抗战热血所驱使,弃笔从戎,攷取中央军校第十七期第六总队受训,得以献身党国,以酬壮志,并成家原配蒋禄莲女士,继纳妾耿金枝,均获我母欢心。惜未尽保护之责愧疚良深。余毕业后,奉派陆军九十四军一八五师五五四团通砲连中尉排长,参加宜昌战役,策应湘北三次大捷,颇立功绩,后因父丧吿假返里,调任税警第四团第九连连长,至卅四年敌寇深入,故鄕沦陷,奉任别动军大队长,就湘桂边区组织民兵,打系倭寇

  • 文章陳公辭修軼事一則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25期  作者:鐘松 出版时间:1982-06-01
    关键字: 陈诚 黄埔军校 棉湖战役

    民国十四年陈公辞修任黄埔军校砲兵连长,配军校砲科学生一个区队,参加四月某日东征棉湖战役。当战事十分危急,且敌军已逼至我砲兵阵地前百公尺内之际,杨某区队长再三高呼拆去砲栓(砲而无栓成为废砲)。而陈连长辞公则怒形于色曰:谁再呼拆去砲栓,我就与谁拼命。其后士兵用命,果将敌击退。由此观之,辞公之决心与勇气之大,早非常人所能及也。

  • 文章四川護國討袁記(下)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1期  作者:孫震 出版时间:1981-12-25
    关键字: 四川战役 讨袁运动 护国战役 人物感言 《护国岩词》

    两议国军因弹药不继,由纳谿退入叙永,袁氏见曹锟、张敬尧,已占领叙府、泸洲以后,仍不能再对滇边有进一步之推进。乃向淸室取出满淸征讨大小金川,曾在阵前斩杀亲贵统帅「讷亲」、「张广洒」的「遏必隆」刀,派雷震春为西征军执法大臣,与以『如朕亲监』御旨,令其驰来四川泸纳前线,见有长怯不进者即在阵前『先斩后奏』!殊雷震春五月甫行抵夔门,即接到陈宦五月二十二日脱离袁氏通电,雷氏知局势大变,遂悄然持『遏必隆』刀离川,袁氏亦因此气愤而死,护国战役至此光荣结束。惟于此应说明者

  • 文章金門戰蹟之旅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會刋》 第8期  作者:張衍崇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金门战役 遗址 游览行程 古宁头战役 历史资料

    住民的故乡」之称。满人入主中原,清廷为铲除明郑势力「坚壁清野」,岛民被迫内迁,致成荒芜废墟。清末以还,海疆不靖,内贼外寇,盗匪横行。七七抗战,日军登陆掠夺,岛上资源被劫殆尽。民国三十八年大陆沦入共党之手,国军进驻金门,接连发生古宁头战役及八二三砲战等摧残,使岛民历尽兵燹之痛。金门因几次国共之战,国军大捷,一跃而为台澎屛障,声名远播全球皆闻,国家于是转危为安,经过长时期的战场经营和实施战地政务体制的结果,已使原来一片荒凉的孤岛,如今已成林木蓊郁、景色优美的仙洲

  • 文章命運作弄 老兵悲情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2期  作者:陳佩周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老兵往事 古宁头战役 丧子之痛

    十九歲那年,張國成被拉去充軍,輾轉到了台灣,上了高山,爲了不讓自己死在山上,他娶了有智障的妻子,雖然得以下山,卻也種下日後無盡的痛苦和不幸的種子。

  • 文章三十六縱隊抗戰史略稿(三)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2-06-20
    关键字: 三十六纵队 抗日战争 宣传 组训 联军 战役

    二十七年,本部经孙家口战役后,驻防即墨境之河流刘家庄移风店一带,是时有赵世恪安廷赓王行仁纪叔和等部均派员来本部联络;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华北联络参谋曹直正适在本部,乃倡议组织联军以收合力之效,众皆赞成;遂在刘家庄设置指挥部,以直正任参谋长负责指挥。每次开会时各部咸集车马喧阗极一时之盛。时平度境内共军啸聚数千之众,盘据沽河西岸。同年四月,司令率部与赵世恪纪叔和等合力进剿,各部均能奋力进击将其一举击溃,役中赵部炮兵发生威力甚大。当我军进至朱毛时,奉厉司令电委司令为即、莱、掖

  • 文章魯北利津窪之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李升如 出版时间:1996-06-20
    关键字: 利津洼 游击战 杨家河战役 李家父女

    杨家河战役:那时是民国二十七年旧历除夕的前一天,忽然敌人由利津城出发前来侵犯,没想到在「陈家庄子」到「杨家河」一带的河堤岸间,遭遇了我们「捉迷藏」的战术,和伏兵的夹击,死伤数十人后,狼狈回窜。这一役检讨起来,应归功于「杨家河」办公处提供的情报正确,和建议歼敌的灵活战术。不然,恐后果不堪设想。杨家河,是在黄河堤岸上连接的村庄之一;被重重的杨柳掩蔽着,一眼望去,显得风光优美。与那河南广漠的荒区相比,眞是有天壤之别!庄长李沂,是一个忠厚朴实老成持重的人,因办事公正,对人

  • 文章我的父母——最後的一段旅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9期  作者:左中奇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人物回忆 太原战役 相关经历

    家父左埏字直之(2.13.07—10.01.88)家母楊愛蓮,他們均生於山西,病故美國佛端蒙市,他們養育我們姐妹三人,弟兄五人,現有孫子八人,孫女十二人,家父享年八十一歲,家母享年八十三歲。一九四九年太原保衞戰分裂了我們的父母與家庭長達三十年之久,家父因職責所在與太原共沉被俘先後坐牢下放陝西藍田縣二十九年,家母帶領部份子女由北平赴臺灣,一九七七年美國總統打開了中國之大門,家父母於一九七八、七九先後來美相聚於加州。從一九七九家父母在美國加州相聚定居到他們先後過世,他們共...

共51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