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慈城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小巷的吆喝聲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6期  作者:王靜 出版时间:2004-06-10
    关键字: 吆喝声 童年往事

    慈城的天际是随着「澎……笃笃笃……澎……」的柝声渐渐发白的,慈城的小巷是随着「豆腐……西施豆腐……豆腐……」的吆喝声醒来的。小巷的吆喝声,曾是古城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那抑扬顿挫的吆喝声伴随着小巷的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周而复始的回圈。清晨,豆腐担的吆喝;晌午,大饼店伙计的叫唤,夜暗笼罩时,馄饨担敲打的竹梆声,声声句句,句句声声仿佛是小城一年四季的永叹调:叹的是小城人的鄕风民俗,叹的小商小贩营生的艰辛,叹的又是小城人永恒不变的生活理念—俭朴。小巷的吆喝声

  • 文章慈城之旅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17期  作者:——藍燕——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孔庙 慈湖 慈湖中学 朱贵祠

    十月十九日(周日)是一个天煦无风、金桂飘香,宜人出游好时机。上午八时过半,我们三十五人分乘大小客车三辆,从老市区海曙中山西路出发,向北顺着江北大道向慈城而来,经二十余分钟,就到了江北区的古老文化名鎭。慈城鎭位于江与慈湖之间,一条东西向公路从鎭南经过。慈城从春秋战国起,就一直是越国句章的辖区,作为县的历史,应源于句章,始于慈溪,其地因东汉董黯「母慈子孝」的故事而得名。按三国东吴太子傅阚泽捐私宅建普济寺一事看来,迟至赤乌二(公元二三九)年,慈城已初具

  • 文章辭歲迎春話年糕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2期  作者:鄭傳良 出版时间:1999-02-10
    关键字: 年糕 楚平王 春秋战国 豆腐脑 调鼎集

    在我国民间,尤其生活于江南一带的中国人素有吃年糕的习俗。民俗吃年糕是取「年高」的谐音寓意,「糕」与「高」谐音,故民间取其高升、高招、高兴等义,是人民为祈求美满、幸福。浙江各府县都有年糕加工制作,但要数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鎭一带,生产的年糕最负盛名。慈城年糕生产历史悠久,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了。谈起年糕,民间有一则可歌可泣,且有敎育意义的历史传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太传伍奢的次子伍员,字子胥,自幼文武全才神力惊人。他出生于楚国,系楚鄕湖北,云梦城西,伍家山

  • 文章千年古县——慈城鎭(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18期  作者:萬千 出版时间:2004-01-10
    关键字: 文献之邦 书院 名人学士 古县城

    有「西溪书院」、「东泉书院」、「屿湖书院」、「宝阴书院」等。慈城历代的名人学士,北宋有「四明庆历五先生」中的杨适(人称大隐先生)、杜醇(鄞县建县学时知县王安石致书聘为师,慈溪建县学,知县林肇又聘他为师,后人谓鄞两县学风之盛自醇始)。南宋有宝谟阁学士、「明州淳熙四先生」之一世称「慈湖先生」的杨简,以及直宝章阁学士、世称「石坡先生」的桂万荣,元代有南宋宗室、世称「宝峰先生」的赵偕,有后被明太祖称为「江南大儒」、苞山书院山长桂彦良;明代有世称「贤祭者」、「南陈(敬宗

  • 文章寧波動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88期  作者:鳳鳴 出版时间:2009-11-10
    关键字: 宁波统战部长逝世 年糕 吉尼斯世界纪录 梁祝节 梁祝文化公园

    宁波统战部长逝世△中共宁波市常委、统战部长陈凤娇女士,因病于十月二十日逝世,得年五十八岁。陈常委是象山石浦人,〇三年任常委、统战部长。江北区桃园市结盟△宁波市江北区,十月二十六日与台湾桃园市旅游结盟,双方签下「对接」协议。桃园市由副市长吕朝福率领一代表团前往签署。吕副市长说,江北区有慈城、保国寺文化古蹟,洪塘又有生态休闲区,加上庄桥都市文化商贸发展无限远景,旅游资源丰厚。慈城年糕得两项纪录△金氏世界纪录认证人员,十月二十六日认证慈城三四二位年糕师父,同操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