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徐州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徐州怀古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8期  作者:羋復寅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徐州怀古》 徐州 怀古诗

    自古彭城列九州,雲龍遺跡幾千秋;戲馬台前聲細細,放鶴亭中韻悠悠。綠柳烟鎖黃茅崗,紅杏花飛燕子樓;西楚覇王今何在?城外黃河空自流。

  • 文章寄四叔——喜睹卅六年徐州合影有感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梁學良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四叔 徐州 诗歌 合影

    叔渡海之东,侄留海之西;叔侄别离后,数去半世纪。彭城风物换,宝岛星斗移;少年鬓已班,华者驾鹤西。英姿昔年公,今届耄耋期;举觞遥祝颂,福寿邀天齐。一九九四岁除于徐州(编者按作者为梁鄕长万修先生之侄)

  • 文章蘇北名人的故鄉古蹟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3期  作者:左斌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苏北 历史名城 扬州 淮阴 徐州

    苏北,是江苏省北部的简称,约占江苏省面积的三分之二,它南接长江,北邻山东,全境都在江淮两河流域范畴内,水渠交错,河网密布,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等一连串的湖泊南北排列,又有大运河贯穿其间,构成水运网,眞是名副其实的水鄕。但苏北水鄕不若江南水鄕的灵秀婉约,而是带有野气豪放的味道,这和它地处莽莽无际的黄淮平原有关。苏北有著名的历史名城,如扬州、淮阴、徐州等;也出过不少名人,如刘邦、项羽、韩信、王念孙、施耐庵、吴承恩、郑板桥等。如今施耐等名人的故居,都已辟作

  • 文章闲话徐州燕子楼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吳敬仁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徐州 燕子楼 史话

    唐朝后期、天下分崩,武官割据一方。自为雄长。这些藩鎭并非皇帝分封。而是拥兵自重,以节度使名义,治理一省或几个州郡,他们有的是世袭,有的是时势造成。在这许多藩鎭中。唐德宗时有位衮州人张建封者,是官宦之后,因缘际会,做了徐州节度使。统治江苏北部的徐州、海州、及安徽北部的濠、泗二州。开府于徐州。成为一藩鎭。当时徐州有位美女名关盼盼。不光人美,并能歌善舞。张建封把她纳为侍妾。非常宠爱。乃造一栋楼房名日燕子楼△△关盼盼居位,每逢讌集,关盼盼歌舞娱宾,未几张建封病故

  • 文章苏东坡诗文中的徐州风光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7期  作者:劉季洪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苏东坡全集》 名胜古迹 徐州

    故鄕徐州为古代九州之一,历史久远,名胜古蹟为数甚多,可惜少加维护,大都破坏无余。现在这些胜蹟不但看不到本来的眞实面目,并且也难凭空想到原有的景象。过去我阅读苏东坡全集,知其在徐为太守时,曾有不少诗文描写当地名胜古蹟,阅读之后更增思古幽情。现择要节录,以供鄕亲共同欣赏。首先谈到云龙山,这是我们徐州最著名的胜地。山在城南,距城仅二里许,山路平坦,山巓广濶,林木繁茂,所以游者多爱登临。苏东坡在徐州时,云龙山有一高雅隐士张天骥山人,两人过从甚密。山上有放鹤亭为

  • 文章憶初為人師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4期  作者:文林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徐州师范 音乐课 吃拜拜 学台语 教注音

    一、音乐课我民国三十八年八月来台,凭徐州师范的文凭向教育厅登记,九月初便接到分发通知向当时属于旧台中县的大村国校报到。学校起初采包班制,音乐、美术、体育也要自己来,我在师范修的是普通科,对音乐实在不知怎样教。但有课不上也不行,有一天我采取了土法炼钢,把一首边疆民谣的歌词抄在黑板上,一句一句的教起来。我的五音不全,再加上乡音不改,自知是南腔北调。本省老师的音乐素养都不错,还有音专毕业的,他们看在眼里,听在耳里,我想也会笑在心里,可把我窘坏了。二、吃拜拜农历

  • 文章李宗仁先生二三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1期  作者:陳興讓 出版时间:2001-01-10
    关键字: 李宗仁 抗日战争 台儿庄大捷 徐州会战 往事回忆

    一九三七「七.七」事变后,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团结一致共同抗日。十月间李宗仁先生奉命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时,电令广西总部,迅即组编一个宪兵营,尅日开赴徐州执行警卫和督察任务。当时我积极要求参加抗日,被调宪兵营暂任军需。同月我营由南宁乘船出发,抵蒙山后即徒步行军到桂林。那时湘桂铁路未修,我们在桂林补充装备后,又徒步行军达衡阳,再由衡阳乘火车达汉口,然后转车达徐州。第五战区长官部始驻徐州钟鼓楼附近,次年初迁驻云龙山脚之段家花园。我在宪兵营与李宗仁先生直接接触机会

  • 文章夜车过徐州有感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劉永光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淮海战役 路过徐州 刘邦 项羽 打油诗

    车过宿州又徐州,再到沛城与丰城;君王将相岂无种,[1]盗贼圣贤各有名。[2]淮海战云消失尽,[3]萧永地区雪纷纷;[4]那堪皎洁旧时月,默默无言看人行。[1] 徐州地区有刘邦、项羽、刘裕,范增、张良诸人而出名。[2] 此二句乃高阳先生原韵,圣贤谓孔孟,盗贼则前有宋江,后有民国在临城大劫案之孙美瑶,震惊世界;而宋江亦曾在此地带活动。[3] 徐蚌会战,亦称淮海战役。时隔四十余年,已成为历史陈迹。[4] 笔者过徐州时,正逢严冬,遥闻萧县

  • 文章(蒋公领导神圣抗战)徐州会战—攻击部署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14期  作者:虞瑞海 出版时间:1995-05-10
    关键字: 抗战 徐州会战 攻击部署 军事计划 战局

    形阵地。这阵地,西自东平、宁阳、兖州,南到津浦线东面的泗水,我方并檄调桂军北上,源源增援。可是韩复榘不等援兵赶到,又擅自于民国二十七年一月二日放弃大汶口。由于韩复榘的不战而退,迭失要地,以致日军乘虚而入,战局不能稳定,就以兖州也终于在一月四日失陷。此时整个华北日军的军事计划,是以徐州为目标,分三路挺进:第一路沿津浦北段的兖州取济宁、邹县以扑徐州。第二路自济南向陇海路上的商邱挺进。第三路则自河北省的大名趋河南开封,切断陇海路后,再和进攻商邱的日军会师以取徐州

  • 文章谈平剧『让徐州』与曹操苏北大屠杀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7期  作者:董鼎銘  出版时间:1986-02-15
    关键字: 《让徐州 评剧艺术 历史掌故 姓氏考证

    一、前言余尝依据正史著『历史剧考评』一书,凡一四八篇,二十余万言,以纠正小说及戏剧之舛谬,无使忠奸不分,黑白倒置。内有『让徐州』一剧,系江苏省掌故,玆摘录于下,敬请诸鄕长指正。二、剧情汉末天下大乱,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徐州太守陶谦意欲依附曹操。适操父曹嵩经过徐州,谦派都尉张闿护送,不料张闿乃黄巾余党,途中杀嵩全家,刧夺财物而逃。操闻之大怒,即领兵攻打徐州,谦求救于北海太守孔融及靑州刺史田楷,孔融招平原令刘备同来。谦见备气度非凡,愿以徐州相让,备不肯接受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