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待遇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半饑半餓的職業——塾師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2卷 第1、2期  作者:徐潔波  出版时间:2010-06-01
    关键字: 私塾 郑板桥 秦桧 塾师待遇 半饥半饿

    民国前,国内各地多无学校之设立,孩童读书,除少数权贵富家子弟有能力请老师至家中设馆施教外,绝大多数人家的子弟,只有进「私塾」受教一途,也就是所谓的「村塾」。村塾的设置地点,不一而足,有的设在祠堂,有的则设在私家宅第。至于束脩(学费),多无定额,视学生家境量力酌收,所以「塾师」的待遇极低,勉可餬口。清人郑燮(板桥),是我们江苏兴化人,年轻时曾做塾师,他有一首自嘲诗:诗曰:「教馆原来是下流,傍人门户度春秋。半饥半饿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课少父兄嫌懒惰,功

  • 文章學徒生活回顧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6期  作者:王菊生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学徒生活 米行 经济待遇 经营 印象

    除了农历年初五前四天休息外,一年到头都要値班。四天休息不能回家住,都要在行里看守。每天清早起身做到晚上打烊。晚上,老板算帐到什么时候结束,我才能在什么时候睡觉,不能提前,这是规矩。行里没宿舍,我住在店堂里,没有床舖,天天早起夜摊睡活络床。夏天气温高,夜里搭好舖挂好帐,又是满身汗,只得再揩身。行里没厕所,夜里大便难,我只得在畚箕里放进稻柴灰备用,或者干脆把大河当厕所,也顾不得污染水源了。行里没有书报、收音机,文化生活枯燥透顶。学徒生活难过,经济待遇极低,我学了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