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往事回忆共返回83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思念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3期  作者:韓養民  出版时间:1997-10-30
    关键字: 父亲 亲情 思念 往事回忆

    父親仙遊遠去已二十年了。二十年來,那不盡的思念常常燃繞在我心中。每逢佳節或親友相聚時,都勾起我對父親的懷念。多少年來,我一直想爲父親寫點文字,多次提筆,因心情久久難以平靜,無法寫下去。父親是一地地道道的農民。我上中學時,一年交學雜費和書報費十元。十元錢雖不多,可對一貧如洗的我家,自然是一筆巨大的開支。每當開學日子臨近,父親翻溝越嶺,向親友求借,千方百計籌到這筆巨款。在鄉供銷社做工的叔父,也常慷慨解囊,不時接濟。有一年秋,故鄉受災,父親四處奔走,可是在我那...

  • 文章父親的遺囑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謝冰瑩 出版时间:1985-07-15
    关键字: 往事回忆 父亲 遗嘱

    自從在船上生活以來,特別多夢,昨夜,我居然夢見父親了!那是在故鄕的後花園,父親拿着一把鋤頭在挖冬筍,天正下着大雪,我受母親之命來請父親囘家,他說:「你囘去吧,免得受凉,我挖到一根筍就囘來。」「不!爸不囘去,我也不囘去。」我還是小時候的淘氣像,故意撒嬌地說。「你祖母要吃冬筍,雪太厚,我還沒有找着,你先囘去,好乖,我挖着一根,馬上就囘來。」雪花飄得越來越大了,爸和我的身上,都罩上了白雪,我覺得很好玩兒。他老人家正在用力挖着筍,這時媽媽來叫我們囘去了,是她尖銳...

  • 文章漫談「劫持人質」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朱明 出版时间:1980-12-01
    关键字: 绑票 方言 往事回忆

    「刼持人質」成爲現代很流行的新名詞之一,而自伊朗刼持了美國的大批外交人員之後,更爲人所盡知,成爲很熱門的話題。不過用四個中國的方塊字來代表一個名詞,總嫌囉嗦,不夠簡潔顯豁。尤其「人質」的「質」字,應讀如「致」;但易令人誤讀成「物質」的「質」字,亦嫌混淆。爲簡明且不致誤讀計,何不改用我們家鄕話的「綁票」二字?記得淸末明初(卽辛亥革命前後),家鄕荒亂,「大碼仗」四起(我們土語:有稱土匪爲「大碼仗」),先聞他們是「打家刼舍」和「殺人越貨」;後來才聽到又添上「綁...

  • 文章憶巽園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4期  作者:楊瑞津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巽园 景色 往事回忆

    舊時溫州市區規模大大小小的私家花園頗多,像如園(池上樓)、怡園(曾宅花園)、于園(呂宅花園)、涉園(周宅花園)、依綠園等等,年紀七、八十歲的老人記憶中或許還有許多許多……。而我祖父雨農公營造的「巽園」(亦稱綺園)在當時溫州私家花園中算不上很有名次,但那占地三千多平方米的私家花園和歐式建築風格的樓房,卻為花柳塘的整體格局與檔次增色不少。祖父楊公雨農(一八八〇—一九五一)名振炘、譜名天炘、號巽園、字雨農、以字行,永嘉城區(今鹿城區)人。民國時期溫州著名商紳和...

  • 文章懷念摯愛的母親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4期  作者:陳奕海  出版时间:2009-08-01
    关键字: 母亲 悼念 往事回忆

    民國九十八年七月十一日是個令人傷痛欲絕的日子,我們摯愛的媽媽仙逝,離我們遠去西方極樂世界,八月五日舉行公祭告別式,感謝溫州同鄉會林理事長亦冲、何總幹事正渚暨鄉親長輩親臨弔唁,林理事長除致贈輓聯並代表同鄉會主祭,鄉親情誼,咸激不盡。先慈陳母池太夫人閨名潤蘭,浙江省瑞安縣前池地方人氏。生於民國十六年農曆六月二日。外祖父池仲玉公,深諳理財之道,在溫屬一帶經商,事業有成,家境稱裕,外祖母王氏生育子女七人,其中姊妹六人。先慈排行第五,自幼聰穎過人,就讀瑞安縣立中學...

  • 文章北埔探源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7期  作者:陳子斌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北浦 秀峦山 往事回忆

    北埔秀巒山,是古蹟與山水地理仍能契合,僅存的少數典型之一,也是我再三探訪的原動力,每次往返奔波,都得耗上一天的時間。有時不得要領,好似空入寶山,茫然而返!有時找到些端倪,却又欣喜萬分!秀巒山麓有一個祠堂,這個古厝,原本被人以爲是廢宅,不久前開始重新整修,它是最原始的姜氏宗祠,建造於民國初年。據說每根石材、木料,都是由大陸姜氏宗祠遷運來台的!其中某些棟材:還是事先請藝術家在素材上畫妥,再輾轉運來的!踏入祠堂,眼光所及之處,每一寸都有古人高妙的創作陳蹟,每次...

  • 文章「徐華清葬禮」之回憶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會刋》 第8期  作者:徐建玲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徐华清 葬礼 往事回忆

    廣東五華縣的徐華清(一八六一—一九二四)是清朝的一品官、總理醫政,民國初期的陸軍軍醫總監,謂稱《中國軍醫之父》。我父親徐文徵公從小與他一起生活,對祖父華清公的葬禮記憶猶新,他多次對我講述故寫一文,以作紀念。徐華清公的墓地是生前買好的。墓地在北京市西郊十三陵附近的玉泉山劉娘娘府。該處風水好:頭枕福祿嶺,腳踩八寶山。占地百餘畝,用花石砌牆圍十畝作爲墳圈。修建瓦房數間,供守墳人世代居住。徐華清公於民國十三年病逝于天津,入殮時身穿朝服,頭戴一品花翎,口含夜明珠。...

  • 文章為慈母剪趾甲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1期  作者:劉秀香 出版时间:2015-03-01
    关键字: 母亲 往事回忆 悼念

    的一块沃土,滋润着我成长的每一步,妳是宽阔的大海,是不求回报的甘泉,妳是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照亮着我前进的道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确实,为人子女的寸草心意,又怎能报得尽父母的养育之恩呢?我的心里更惭愧了。子为母孝,本是天经地义,责无旁贷的事,况且剪趾甲也只是微不足道举手之劳而已,母亲却是如此激动,我心里暗暗下了决心,以后每次回家都要为母亲剪趾甲。母亲活一百岁,我要母亲舒心一百年!2008年2月100岁

  • 文章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3期  作者:王梅生 出版时间:2013-11-15
    关键字: 往事回忆 友情 感怀

    翻開論語首頁《學而篇第一》即有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一生是很艱困寂寞的,他的收入很低,教一個學生所收束脩甚微,且古代農業社會多需勞動農耕,能入塾求學的學生,不是很多,能收到的束脩自然不豐,照現在生活水準,孔子應該似一般小康中產階級的平淡生活度日。那時沒人稱他為聖人,而偶爾有幾個朋友來看他,或是向他討論學問的,自然是不亦樂乎的歡迎了。但過了五百年後,到了漢武帝時有個叫董仲舒的人把他抬舉出來,喊...

  • 文章靑田人在歐洲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8卷 第2期  作者:謝雲飛 出版时间:1986-02-10
    关键字: 巴黎 青田 往事回忆

    七十四年十二月廿二日,靑年日報刊出「靑田人」,這篇歷史資料是浙江珍貴的文獻。特提供本刊轉載。遇去史料: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段祺瑞受日人慫慂,宣佈對德、奥宣戰,派了十幾萬勞工前往法國,去幫助協约國構築防禦工事。殊不知其中「靑田人」竟有七萬多人。看了這篇報導,纔略知其始末經過,非常難得。可惜!本文作者謝雲飛在巴黎見到靑田人葉淸元時,未及取得其通訊處,否則,可與葉君連絡,調查更詳細的資料。不過,也可透過外交調查,似乎有此必要。永康立法委員樓桐孫先生,留學法國...

共839条记录 1/8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