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当店共返回8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乡探源及现况)闲话当店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1期  作者:傅鴻年 出版时间:1997-08-10
    关键字: 故乡 现况 金钱 典当

    往昔在上海印象深刻的有二种舖、一是酱园、一是当店,因为在石库门外墙有一公尺宽四方形的酱园二字和当店的当字,前者营业项目是各种食用花生油、豆油、蔴油及各色酱菜,后者是穷人周转金钱所在,进门三尺尚有一座木制屛风挡在那里,柜台有七尺高,上面站了一位先生称作「朝奉」,检视典当物件后估价,凡是典当的东西,新的在当票上写旧的,旧的写破的,期间是一年,利息在赎取时计算,所以在上海混的人多将冬衣上当将届冬时再去赎取,还有一批地痞流氓装了木箱贴在封条求当,说多少就是

  • 文章七十七年後的探望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12期  作者:戴開基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蒋葭浦 返乡探亲 北街

    ㈠蒋葭浦「当店」的稀客奉化西北有一较大村落,古时,因地处水网,芦苇丛生,住民以蒋姓为主,故名蒋葭浦。闻其名会想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句。村中有座名唤「当店」的两进宅院,因原主人曾在此开过典当舖,一个多世纪来就以此名传世。去年某天,一位年逾八旬的台湾老翁找到当店,自称他六岁时,他家曾在此住过,与蒋家相处甚好,蒋伯家大女儿出嫁城里北街时,他也参与送嫁,古老婚俗,十里红妆,印象至深。前年曾托人探知当店仍在,因此这次返大陆后,特来看望蒋

  • 文章小巷口的大饼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55期  作者:阿能 出版时间:1996-02-15
    关键字: 定海 大饼 小巷口 回忆

    六十年代,定海城关大饼最叫得响的是西大街陶家弄口「李大岳大饼」。该大饼的油酥大饼,色、香、味俱全,饼上的芝麻撒得非常均匀,摊熟的大饼一溜儿堆在圆桶形的灶沿上,香喷喷的,一咬滋滋响,大饼酥得一层层都可剥落,是当时城关居民早晨果腹的美食。每天淸晨,当四邻五舍还沈湎在酣梦中时,大饼就落排门架柴升火了。和面、抠粉、拌盐、掺酥油,再抹上一层菜油,撒上芝麻,然后将一个个生面饼摊到炉火正旺的炉膛里,没一刻一炉喷香的油酥大饼就出炉了,香气溢了一街。记得那时候我们

  • 文章書話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3期  作者:李培適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书店 唐诗三百首 书店 军旅 阅读

    我在民国三十九年随军来台,虽然在大陆拥有几千册成套的书籍,可是一旦步上征尘,这些书籍的命运也就陷入不可知的劫运中了。来台驻防在苗栗,那时心情异常忧伤,有一天进入一家书中,看到那些书册,大部来自上海市,忽然在书架上看到一册上海广益书局出版的「唐诗三百首」,这册唐诗的出版时日尙是民国初年的旧品,看了看倍感亲切,因为我在大陆的家中也有这么一册唐诗,今天遇到了这册唐诗,有点儿似曾相识之感,花了很少的价钱,把它买了。今天这册唐诗已显得破旧不堪,但是我面对故友

  • 文章平平凡凡七十六年㈤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79期  作者:陳廣沅 出版时间:1976-02-10
    关键字: 烧饼 豆腐 炒货店 仙女镇 三闸桥

    做好蒸好后再称一下,多出的份量就是面的份量,照每斤几文算。回家后藏在罐子里,要吃几个就拿几个出来蒸了吃。烧饼过去是一家豆腐。他们一家老早就起身将隔夜泡好的黄豆磨成浆,磨时或用人工或用驴子。将浆倾入布袋中滤,滤出的汁下锅煑成豆腐浆,剩余的滤脚就是豆腐渣,卖给鄕下人喂猪。豆腐浆烧热后,面上渐渐成皮,用小木杆或竹片挑起即成豆浆皮。做好若干豆腐皮后,即将豆浆扚入大桶中加卤汁或石膏水即凝成豆腐脑、如将豆腐脑倾入有布垫子方木型中即渐成豆腐。我母亲喜欢吃豆浆,由我

  • 文章吴稚晖题理发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2、63期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吴稚晖 理发店 题写对联

    党国元老吴稚晖先生,抗日期间在重庆经常光临一理发,某年除夕,店主请稚老书一春联以光门楣,联云:凭我双拳,打尽天下英雄,谁敢还手,就此一刀,剃过世间豪杰,无不低头。

  • 文章憶揚州(續集)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20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82-12-10
    关键字: 草窝 小孩 囚徒 革命党 婢女

    记得儿时,每在霜前雪后,与我母同坐草窝内,由母亲敎我字块,念着念着便睡着了。三十四、扬州光复前后的轶闻(下)有一囚徒,虽有脚镣,仍能抢得元寳四、五锭及碎银若干,拟出西门,见城已闭,有兵看守,旋折往县学,时已午夜,行经刘家缸,见到无数大缸倒坎在地上,他见四下无人,即抬起一缸,将元宝碎银等用旧衣包藏在大缸内,再空身走进县学,躱入明伦堂内,以期天明除镣,取银再逃。由于疲极而眠,迨至拂晓,正好梦方酣,蓦闻大吼而醒,因脚镣未解,无可抵赖,又被追缉逃犯之官兵逮捕矣。经

  • 文章康莊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1期  作者:許希哲 出版时间:1978-04-01
    关键字: 小红娇 罗八如 中央酒店

    的好处,她从此励志向学,心无旁鹜。(八)「中央酒」楼下客人很多,他们只好到楼上,占据了一张「独自莫凭栏」的小桌,点了两客点心和两杯菓汁,罗八如开始打破两人间难堪的沉默:「最近几次,妳跟我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妳能不能够坦白告诉我?」小红娇淡淡的一笑,曼声的反诘:「你要我怎样讲呢?」「我们有好久没在一起了,最近几次请妳出来,妳明知道我的用意,当我问妳『有什么意见』的时候,我是多么希望妳像从前一样的事事让我做主。但是我一次次的失望,因为

  • 文章一字之差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9期  作者:吳緜衛 出版时间:1979-09-01
    关键字: 著作家 打铁 补鞋店

    一位著作家,经年累月甚至不分昼夜,都在俯首写作,后来他的左邻右舍搬来两家工业商户,左邻是「打铁」,右舍是「补鞋店」,他俩的生意日趋繁荣,因此,经常都在赶夜工,閙得那个著作家既不能成眠,又无法写作,但找不到理由把他们赶走。是年的年关将届,万象更新,该两家为刷新门面,特地请这位作家拟一个店号,作家立刻答应,并表示愿为代书,但以「迁址」为交换条件。他俩一听之下,认为这一条件太不近情理,后来二人相议「如此这般」,也就答应下来。于是三方面便签立合同契约,大意

  • 文章(懷念家鄕)冶坊、鹽棧及其他(續前)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37期  作者:王瑞 出版时间:1979-10-01
    关键字: 冶坊 盐栈 水井

    好在沿海省份盐不是稀罕之物,搬运中撒漏遍地,并不珍惜,盐栈地面湿漉漉,「萝底砖」地面上吐出黄豆大汗珠,不限于黄梅天气。儿时在外奔跑回家,头发衣服都汗了,老奶奶拉住我:『看你!浑身跟盐蒲包一样!』烟——吕宋烟是那时候雪茄烟的代名词,还有英美烟草公司和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出品各种牌子如老刀联珠等牌的香烟,已经在市场露面,但大多数人消费的,还是旱烟袋和水烟筒所用的烟丝。水烟筒如今在古玩及特产纪念品多有出售,旱烟袋则只有在电视剧里露面了。水烟筒的原理是烟经水

共89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