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张献忠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江南客與江津(上)

    来源期刊:《江津》 第29期  作者:冉鴻翮 出版时间:1982-01-30
    关键字: 张献忠 江津县城 中央训练团

    因为,我中央政府和无数个忠贞爱国军民,是决心要打赢这场剿匪作战的,即使眼前小有挫失,莫奈它何,往后,时间拉长,它仍是站立不住的。关于此,妳可听说过多少年前,张献忠在四川倡乱,最后被击毙消灭的正是他自己吗?这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啊!」两人那时在一张小饭桌旁,边谈边飮茶,剥瓜子、花生米,情调由激动渐趋和缓。这位来访者,不时取下悬系在她腰间的手帕来揩揩嘴,少不了乘机倾诉出一些她的近况和感触。譬如说:她儿子阿大,小学毕业绩优,以无钱升学,迫得进城(江津县城)习艺

  • 文章釋江津方言

    来源期刊:《江津》 第16期  作者:鍾容昭 出版时间:1975-08-01
    关键字: 江津方言 张献忠 《江津县志》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广大,以古今通塞,南北异同,故文字虽一,而语音方殊。江津处长江上游,语西南官话。顾明末张献忠乱蜀,十室九空,津人又多由闽赣粤楚等省,贸迁留居,遂经揉杂而成特有之方言,今据县志所载而补释之。为便在台出生同鄕阅读,变音注以国音,或用同音字释之。入声为国音所无,则注明(入声)。其音短促高亢,不收鼻音,发之略得。方言中带有儿化韵之词尾,则注(儿化)。拼之可得,排行第二,或呼为舍尸ㄜ,如二叔呼舍叔,第三或呼为筛尸ㄞ,如王筛爷。最幼则称么,如某么公

  • 文章清初蜀中父子詩人費密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7期  作者:胥端甫  出版时间:1967-05-01
    关键字: 张献忠 沈德潜 蜀中名贤 父子诗人 费密

    自古闲。一声花里磬,无数夕阳山。」南溪云:「昨晚瓜蔓水,南溪可放槎,雨中镫一点,有艇宿芦花」,皆天籁也。滋衡尝登芝罘,投诗海中,痛哭而返。盖悲其才之不遇,欲求交于天吴阳侯也,其平生好奇如此。厚蕃子费冕,滋衡子费轩费藻俱能诗,故李调元称其俱能祖述家风,眞所谓天相吉人俱有后也。范溶论蜀诗绝句云:「白鹤楼空锁暮烟,全家书画上吴船,杜陵诗是传家事,耆旧冽残又百年」,言外不胜惜之。张献忠屠蜀,不但人民诛戮几至无存,即蜀中文物,亦扫地尽矣,费此度在此种时代中,能上承父学

  • 文章消夏雜憶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63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67-11-01
    关键字: 蜀士状元 张献忠 七杀碑 四川高等学堂 虞允文

    唐代蜀士状元补遗唐代蜀士膺状元之选者,杨升庵诗话云有九人,但仅举八人,予曾取四川通志合并考之,去其重复者,适得九人之数,原文载本刋第五十二期,自谓已无遗矣。后阅柳河东集,又得班肃一人。柳集载送班孝廉擢第归东川觐省序,据序中注云:贞元十七年,礼部侍郞高郢知贡举,班肃第一。以升庵之博学而尙有所遗,以四川通志之搜求而竟未列入,待补志于此,以资谈助焉。广汉亦有七杀碑成都旧府署后园有张献忠之七杀碑,世多知之者,其碑后移存少城公园博物舘,字大径约二寸,行书,末行立碑

  • 文章安慶市清眞寺今昔

    来源期刊:《安慶鄉訊》 7、8  作者:鄭克勤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清真寺 历史沿革 回民礼拜 开斋节 张献忠

    桐城清眞寺安庆市城内自明代初年就有回民定居,为散居内地回族较集中之地,城鄕现有回民一万三千余人,清眞寺七所,其中座落在市内大南门的忠孝街的一所,历史悠久,规模宏伟,一座无像宝殿,一次即可容纳千人同时礼拜。殿宇之广省内外罕见。安庆市大南门清眞寺为明成化五年(公元一四六九)原安庆卫指挥使,骠骑将军马义由广西致仕还鄕后捐资兴建。落成时,明宪宗皇帝赐有「百字匾额」。明代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率起义军三师攻打安庆城,此寺毁于兵燹。清康熙间,回民重建。咸丰三年

  • 文章醒囈雜綴㈦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79期  作者:醒囈 出版时间:1976-02-10
    关键字: 扬州评话 评话家 张献忠 《扬州画舫录》 易君左

    他方,鎭人均不知其踪迹所在。若干年后,鎭人对其殆已遗忘,皮忽辇巨金而回,在城内购屋居住。有人谓皮逃出后,至四川,因掘得张献忠祸蜀时窖藏,得有巨金。又有人谓皮逃亡后,入伙为海盗,在水上剽刦得巨金。无论皮从何所得,但已拥有多金,成为豪富巨室则为事实。皮自在城定居后,时城内罗湾向南,因兵燹后,房屋悉被焚毁,瓦砾纵横,草深没胫,皮因鸠工在该地粪除整治,即在其上建筑东西对峙房屋,成为闹市。皮亦在其中开设有典当及商舖,并以其姓命名为南皮市街,北皮市街,至今仍予沿用。皮自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