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张家口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還鄉雜感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6期  作者:硯梅 出版时间:1996-08-01
    关键字: 张垣 张家口 乡情

    大好河山脚下的张垣——张家口市,是我出生和幼年生长的地方。张市扼平绥路(现名京包路)的中点。为 国父孙中山先生建国计划中北方交通计划的北向扇形枢纽所在。黄土高原的东末。居民勤奋,产物丰饶。至今唯启迪一向较晚,山城居民风尙倾向保守;为唯一未变趋势。地形则北枕蒙古,南卫平津。而如今的张垣,已扩大至以清水河为中心,北起元宝山,经永丰堡(水母宫)西向赐儿山(云泉寺)直至老鸭庄而宣化大道,东向茶坊山、小辛庄北、鱼儿山、上堡营城子所围绕的地区;岂止较以前的玉带桥所

  • 文章(蔣公領導神聖抗戰)平綏平漢津浦線之作戰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00期  作者:虞瑞海 出版时间:1994-03-01
    关键字: 抗日 平绥铁路 南口 张家口 生命

    解除他侧背的威胁,并取得开启察绥晋三省门户的锁钥,所以在袭占平津后,对平汉、津浦两线暂时采取守势,而以寺内寿一为首的板坦第五师团,和铃木、板西各旅团,及川岸师团之一部,从昌平沿平绥铁路迳犯我南口。另有关东军一部(约三个半旅团)集结在多伦、宝昌一带,伪满、蒙军九个师分布在沽源、崇礼、张北、尙义、商都各地,准备攻我张家口、独石口,三路呼应进犯,以策其主力军侧背的安全。所以南口的争夺,在华北战局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七月三十一日(一九三七年),我最高统师蒋委员长令第

  • 文章故鄕夢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26期  出版时间:1990-08-01
    关键字: 故乡怀念 张家口 阳房堡 诗词 长城

    张家口天下雄关雪渐深,烽台曾见雁来频。长城尽处掀髯望,山似英雄睡美人。阳房堡堂前古杏更着花,房后风静树荫斜。五间老屋今犹昔,愧对流亡说毁家。

  • 文章(塞外風光)塞北邊陲數事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14期  作者:宋爲林 出版时间:1990-12-01
    关键字: 狼烟洞 莜面 蘑菇 平绥铁路 张家口

    本文所附「哥哥走西口」一曲,其歌词与绥远故鄕习唱者相同特将全文一并刊出,以供参阅——编者注我国大北方的边陲,俗称塞北的地方,一般是指长城在山西省与绥远省交界的得胜口以东,至居庸关以西,在内长城之北,外长城以南的地区而言。也是原直隶(今河北省)所属的口北道。于民国十七年六月,合北部内蒙的锡林郭勒盟,中部的察哈尔部,与北口北道十县的精华区合隶为察哈尔省。至是,为我国廿二省(战后为三十五省)之一行省。省境北邻戈壁沙漠与外蒙古相接,南扼平、津之咽喉。省会设张家口

  • 文章熱河北部名產:白蘑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12期  作者:馬真吾 出版时间:1969-06-30
    关键字: 热河北部名产 白蘑 安岭 旗下买卖 张家口

    后,转手卖给当地商店(俗称旗下买卖),商店即为之化装一番,用净水冼去根部泥土,然后放在晒布上晒至半乾,检点成色,分成上中下三级,小的蘑菇丁子香味浓厚,列为上品;稍大盖帽尙待展放,气味略逊,列为中品;既大气味散发,须用人工将盖帽伞状卷曲,列为下品。等级分好,再放日光下晒乾,装箱交付驼队运赴张家口张家口是万里长城的一个口岸,是平绥路的一个大站,也是通内外蒙古阳关大道起点,从前漠南北的白蘑,都集中在那里交易,物以地名,口蘑之名驰誉中外。

  • 文章忆抗日战争张家口之撤退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4期  作者:董熙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张家口撤退 张宣公路 孔家庄失陷

    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廿六日为日军进攻张家口之第六日。自作战之初,敌机即侵入张家口市空肄虐,惟市民颇为鎭定,不以为意,商店晚开门,早打烊,照旧营业,市区行人往来如常,盖张家口大军云集,长城雄峙边外,咸信可以凭险杀敌,持久抵抗。廿五日晨市区闻有砲声,且愈来愈近,而中央机关省府人员均已撤离,市民始知大事不好,相率弃家逃难。廿六日黎明,敌人砲声枪声飞机声交织,全市为之震撼。先是廿二日伪军李守信部自张北攻陷神威台,继续南进,另有日军铃木旅圑于廿三日越神威台攻击万全县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