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86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代遂宁二事略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0期  作者:国麟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清代 遂宁 鹏翮 问陶 简介

    有淸一代,遂宁著名人物,有鹏翮与问陶二人,鹏翮与问陶为祖孙,一以事功显,一以诗画名,生平事蹟,均堪记述。鹏翮,康熙九年己酉科进士,由庶吉士改刑部主事,历升本部郞中,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加太子少傅,諡文端,淸史有传。淸代官制,规定綦严,升迁转授,必须具有完密资历,始能入阁拜相。氏任期虽短,仅及三年,但以汉人而为满淸宰辅,实非易易。据史记载,氏为官廉洁,矢志端方,深受淸室器重。命往陕西巡察侵蚀贪案,谓其一介不取,天下廉吏,无出其右,可以概见。惟在处理

  • 文章還鄉雜感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6期  作者:硯梅 出版时间:1996-08-01
    关键字: 张垣 张家口 乡情

    大好河山脚下的垣——家口市,是我出生和幼年生长的地方。市扼平绥路(现名京包路)的中点。为 国父孙中山先生建国计划中北方交通计划的北向扇形枢纽所在。黄土高原的东末。居民勤奋,产物丰饶。至今唯启迪一向较晚,山城居民风尙倾向保守;为唯一未变趋势。地形则北枕蒙古,南卫平津。而如今的垣,已扩大至以清水河为中心,北起元宝山,经永丰堡(水母宫)西向赐儿山(云泉寺)直至老鸭庄而宣化大道,东向茶坊山、小辛庄北、鱼儿山、上堡营城子所围绕的地区;岂止较以前的玉带桥所

  • 文章鍾進士迷途記異(五)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37期  作者:我佛 出版时间:1997-11-20
    关键字: 钟进士 我佛 简斋 佛法

    王传鑫题识民国卅四年秋抗战胜利,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侦办汉奸,先后将逮捕之巨奸陈公博褚民谊王揖唐王克敏等侦讯后移送法院审理,皆判处死刑,其他汉奸各按其身份移送法院,或军事机关法办,至汉奸之妻如查明与夫并无不法牵连之事者,未予诉究。简斋医师所称溥心畬师绘钟馗像,系巨奸之妻,患病时为她治愈后酬赠之物,我佛兄于卅六年后,在南京医师诊所见此画,深为赞赏,医师愿割爱转赠,但为我佛兄婉谢作罢。讵卅年后复在台湾得之,岂非天定神奇之事也。传鑫七十三年六月(注

  • 文章鍾進士迷途記異(四)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36期  作者:我佛 出版时间:1997-10-20
    关键字: 钟进士 我佛 简斋

    王仲青题识同邑我佛兄厦门大学出身,吾团体之先进,电讯学识丰富,参加北伐,携电台随侍领袖抗战戡乱潜入敌后,历尽艰险,迭建奇功,乃奉先总统蒋公召见,并颁勋奖章多座,以彰勋劳,然余更钦其重仁义,鄙名利,守清白之革命精神,故近年虽各退役仍常相聚,互为勉励也,日前佛兄以其收藏之溥心畬佳作钟馗图见示,此画之珍贵及流传而终由佛兄获得经过,已见陶王梁诸先生跋文,与佛兄自叙,毋余多赘,惟诚信神品归于德者,宜谨护矣。甲子初冬无锡王仲青于台北(注:(原文))刻骨忆念大国手

  • 文章寄暢園記選註(四)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18期  作者:观敎 出版时间:1987-12-20
    关键字: 王维 华淑

    十八、王维「山居即事」诗云:「雀巢松树遍,人访筚门稀」。十九、华淑「记」云:「栖玄堂」庭际空旷,桂聚郁郁成林,折而右,度长廊,坐修桥,桃花片片逐溪流,红腻香残,尤为绝胜。二十、晋石崇与王恺竟为豪侈,王作紫丝步障,(步障,出游时,使人举幕以障尘沙)。四十里。石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见「世说新语,汰侈」。洛阳金谷,即石崇别业所在。二十一、唐祐「题愈山寺」诗,石刻在惠山寺,见「慧山记」,诗云:「旧宅人何在,空门客自过,泉声到寺尽,山色上楼多,小洞穿斜竹,重阶

  • 文章堰板桥桥不板

    来源期刊:《浦東》 第68期  作者:蔣琛庭 出版时间:1992-05-15
    关键字: 堰板桥 民间传说 泾河 通济桥 张良

    朋友:你可曾听说过“堰板桥桥不板”之说吗?凡土生土长在堰的,或在堰安过家的,甚至只到过堰的,无论你几度离鄕背井,或迄今尙流连在海角天涯,只要你思鄕情切时,总会记起那座位于堰大街西端,高跨在泾河上的大石桥吧!那就是堰板桥。明明是一座石桥,却偏偏称之谓板桥,不亦奇乎?关于堰板桥名称之来由,有这么一段传说:相传,堰在元、明时代,居民已相当繁密。而泾河却把鎭划分为东西两半,交通往来全仗舟楫,十分不便。人们非常渴望有座桥梁以沟通泾两岸。明朝

  • 文章孟城人物介紹 三義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期  作者:陳則東  出版时间:1968-11-15
    关键字: 张思仁 张思义 张思礼 三义桥

    反淸复明的大纛,与淸兵作最后抟鬪。本邑(江苏武进)山北鄕,有姓三兄弟:思仁、思义、思礼,都是崇祯末年的进士,他们昆仲辈虽然金榜题名获得了读书人应有的荣誉,但以朝政日非,无心出仕,依然过着设帐授徒的淸苦生活。到了淸兵入关,薙发令下之后,他们兄弟耻食周粟,相率披剃入山,预备做个缁衣黄冠之流。后来听说史阁部在扬州殉难,南都君臣相继流亡,他们认为及身虽未出仕朝廷,毕竟受过诰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实在不能袖手旁观;并且「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古有明训,现在

  • 文章錢江水涸、長江氷封的我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58期  作者:心如 出版时间:1981-09-01
    关键字: 钱江水枯 长江冰封 振华 张苍水先生传 名振

    李振华先生在宁波同鄕月刊第一二九期至一五五期连载「苍水先生传」,对这位耿耿孤忠的先贤生平逸事详加敷陈,以补史籍不足,实属难得。不过私家记述,总难免见仁见智,李文自亦不无商榷之处。千万先生在本刊第一五五期的「读苍水先生传后」即有两点质疑,其一为「钱江水涸」,其一为「长江水封」。质疑刊出迄今,尙未见李振华先生有所说明,笔者因检阅淸史(国防硏究院以淸史稿为蓝本纂修),就其志传记载有关部门加以参证,爰以一得,撰为本文,就敎于李、千两君及诸君子。一、关于「钱江

  • 文章骞之故里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0期  作者:魯傑  出版时间:1987-04-01
    关键字: 张骞 故里 固城博望村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探险家骞,是西汉时汉中郡乐城地方的人,武帝建元二年,他以郞官应征,出使月氏国(今甘肃省西部及靑海东部一带),夹击匈奴(今蒙古及苏俄边境)。可是他在通过匈奴人区域,却被匈奴单于扣留,囚禁十年,终于逃出,到大宛,康居诸国,最后到了大月氏。骞是第一个到达西域国家的汉使,他的出使,经历了十三年时间,获得二十个以上大小国家的友谊。汉书骞传:「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迺封骞为博望侯。」他第二次出使乌孙(今新疆伊犂),自此

  • 文章明代大政治家徐溥相業論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徐照 出版时间:1963-02-25
    关键字: 徐溥 论相业 张江陵 明代

    徐溥,江苏宜兴人,生于明宣宗三年,景泰五年榜眼,在翰林院计三十三年。成化二十三年秋,宪宗崩,孝宗立,首擢徐溥入阁,宠信无比。弘治五年,升任首相,迄十一年秋辞职,海内大治,十三年秋以老病殁。明代五十余首相中,苏籍计十五人,宜兴占五人,即:徐溥、周延儒、吴宗达、吴炳、吴贞毓。明代首相能达成相业任务者,惟徐溥与居正二人,故徐溥实为明代之大政治家。本文作者为徐溥裔孙,著有徐溥年谱,即将问世。本刋内容,原以五十年来之江苏史实为主;但以徐溥之相业,过去省县诸志均略

共862条记录 1/8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