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开放探亲共返回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綠色的希望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1期  作者:程小雁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开放探亲 人生感悟 回忆伯伯

    作者:程小雁通訊地址:廣東省珠海市前山郵局六一三號信箱中建公司轉 郵政編碼:519070本文作者程小雁陝西蒲城,現與父母住廣東珠海市,本(八三)年八月間何春淼(蒲城高陽鎭)同鄉赴大陸探親程小雁全家,停留十餘日,返台後侄女小雁寄此文親情溢於言表,特爲刊出。

  • 文章(鄉情報導)憶開放初次返鄕探親 二首

    来源期刊:《睢寧鄉訊》 第12期  作者:佟宏、恰然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开放探亲 祭祖 离家五十年

    離家五十載,日夜念春暉。溪畔莊園改,樑間燕子飛。河山依舊在,人物己全非。祭祖垂雙淚,嚴慈不待歸。

  • 文章白髮回鄉一夢中

    来源期刊:《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4期  作者:鍾治華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两岸开放探亲 奖学金设立 财富 乡情

    一九四九年,家鄉五華烽火滿天,我從五華中學高中畢業遠離家鄉,走向天涯路,從一個書生,變為最前方的一位士兵!真是人生如夢!我到過海南島,居住台灣各地已半個世紀矣!年輕時的歲月大半在金門、馬祖第一線,眼見海水茫茫、群山蒼蒼,明知白雲底下便是我可愛的故鄉,可是回不了故鄉!每讀古詩:「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湧藍關馬不前」,使我對故鄉的家人、同學、母校,更加的懷念!是同鄉中受苦較多的人了!我讀過陸軍軍官學校及國防大學國防管理研究班,但我放棄功名,進入教育界,從中學到大...

  • 文章祖父良軒公治家德行概述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6期  作者:卿士達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祖父 治家德行 往事回忆 开放探亲 改革开放

    的心情,以为只是暂别,像出外读书一样,顶多一年半载就可回家,想不到这一别竟成永诀,终生遗憾。大事小事,一点一滴,如在眼前。写此文时,不禁鼻酸泪下,难以抑制。自大陆开放探亲,我每年都回家,当时八十多岁的母亲依然健在,但也仅相聚了三次,第四次就只见到她老人家的遗像了。忆想虽然与母亲相聚时日不多,但我也稍尽了人子之责,使她老人家晚年生活有了改善,总算享了几年淸福。而祖父祖母却无得到我半点报答,我心痛苦,我心悲伤!历次返乡弟弟们的谈话中,得悉我们家于解放时被列为地主

  • 文章堂兄與我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8期  作者:周衛民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回忆少年 私塾先生 周新铭 抗战时期 开放探亲

    堂兄周命通,字貫清,號智開,生於公元一九二六年,歿於一九九九年,享壽七十四歲。堂兄爲人敦厚樸實,樂於助人,就讀私墊多年,國學造詣很深,東安縣立初中、私立平實高中畢業。曾任教於梘上國民小學多年,作育英才,不遺餘力,素有長者之風範,深得鄉里所尊敬。堂兄與我是五代同堂之近親,同是高宗祖本宏公之玄孫。我們周氏宗親,據傳自北方搬到南京,再從南京遷來湖南—東安。我們這一支系,就在橫塘鎭大月塘落腳生根。此地四面環山,峰巒疊聳,嶺多松柏,四季常青,民風純樸,村子前面有兩...

  • 文章獻詞

    来源期刊:《尋鄔文獻》 第2期  作者:古作邦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开放探亲 骨肉重圆 亲情团聚 社会秩序

    新春是象征新生、喜气、有发展、有前途、人人满意、事事从心的代表。在生命的过程中,我们经过了不少春天,年年不同,岁岁进步。由幼弱、成长而枝叶繁茂。在境况上更是由风雨交侵而至雨霁晴明,长空碧绿,大家都获得了胜利与成功的果实。七十六年十一月政府开放探亲,我们的国家进入了另一个新境界,鄕亲们今后都将获得亲情团聚、骨肉重圆的事实,祝福大家随着社会的繁荣,在生活上得到更多更好的收获。政府解严后,社会秩序似有脱序情形,但大家公认这是过渡时期。政府有能力,同胞有信心

  • 文章近鄉情怯感觸多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0期  作者:湯增琪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故乡风景 名胜 开放探亲 庐山 萍乡市

    萍鄉 湯增琪——「故園北去千餘里,春夢猶能夜夜歸。」(唐·顧況詩—憶故園)——「天涯倦容,山中歸路,空斷故園心眼。」(宋·蘇軾詞—永遇樂)兩岸開放後,返鄕探親,絡繹於途,筆者亦不例外,雖然遨遊神州有八次之多,眞正重臨老家只有二次,掃墓省親,諸多見聞。南昌繽紛經香港飛抵南昌,該巿之昌北機場,通航未及半年,硬體設備,算是水平,管理方面有待加強,例如:出關排隊受檢,燈光昏暗,約廿分鐘始大放光明。南昌「八一」大橋,橋頭捨傳統石獅而改爲白貓、黑貓各一尊,自是套用鄧小...

  • 文章三度返鄕誌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43期  作者:孫永年 出版时间:1991-01-15
    关键字: 开放探亲 探亲纪要 家乡见闻

    自政府开放探亲始,我每年都设法返乡一次,这次同伴有叶国、王赣、辛如珠等三人,飞抵香港后,暂宿于九龙弥敦道俭德大厦东来旅游公司。再由香港直飞南昌,仅耗一时三十分飞抵南昌机场,当有亲友到机场迎接,并承许海珠女士招待晚宴,美酒佳肴,有宾至如归之感,餐后与小儿明锦,小孙伦肯同住江南大旅社,大陆各城巿宾馆(旅社)均由国家经营,台胞与外宾要用外汇券或港币美金始可居往,服务品质不如理想,电梯时好时坏,管理员仅白天上班,夜晚取销,用餐时要先购票,每人两菜壹汤,是大家共用

  • 文章親情的故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44期  作者:龔效遂 出版时间:1991-04-02
    关键字: 回忆乡贤 开放探亲 大陆见闻

    政府开放探亲以来,钟老也与家乡取得联络,不幸的是父母双亡,爱妻亦已改嫁后亡故,唯一的胞兄,也于数年前离开人世,所幸尚有三个侄儿均已长大成人,各自成家立业,在乡下以务农维生,三个侄儿也经常来信,要叔叔回家团聚,钟老也是归心似箭,总想早点回去看看,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现在究竟变作了什么样子。就在今年暑假,钟老向校长请了一个月的假,终于踏上了归途,坐上了广沪线的火车,因为余江是个小站,所以车票是由广州买到鹰潭,钟老在鹰潭下车之后,将身边所带的七千多美金,暂时存放在

  • 文章返鄉重建先父紀念碑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46期  作者:蔡今任 出版时间:1991-10-01
    关键字: 开放探亲 先父纪念碑 甘棠公园 庐山 石钟山

    自從政府對大陸探親採開放政策後,就掀起了一股返鄉探親熱潮,四十年隔離的歲月,是相當漫長的一段時間,人事滄桑變化很大,自有許多悲歡離合感人肺腑的情節故事,由報章雜誌刊登出來,引人同情引人嘆息。我雖是江西九江人,但從未在江西住過,所以在九江老家可説是没有一個認識的親友,返鄉探親這回事,幾乎就没我的份了,大約二年半前,我突然接到由大陸九江寄來的一封信,心中感到十分納悶,折開一看,原來是一位從未見面的堂侄,打聽到我廿、卅年前服務的地址,而寫給我的信竟能輾轉收到,...

共27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