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康熙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鳳·雌性?還是雄性?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3期  作者:陳家驥 出版时间:2004-03-10
    关键字: 解析 《康熙字典》

    俗语:「望子成龙」,接着一句「望女成凤」,由此看来,这凤是一定代表女性了。因为我们的文字,把这种神鸟的性别,用得非常暧昧,如「龙凤配」、「龙凤呈祥」、「游龙戏凤」这一类语词和女子以凤取名的,如小凤、金凤、翠凤、小凤仙等种种例证,无形中把凤当成雌性者看待,使人产生错觉,以为凤是属于雌性的,其实凤道道地地是雄性者。请看字书:《康熙字典》—「韵会:『雄曰凤,雌曰凰。』」、《辞海》—「凤凰,鸟名。孔传:『雄曰凤,雌曰凰。』」、《辞源》—「有圣王出,则凤凰见,雄者

  • 文章李光地的趣事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16-17  作者:喬喬 海虹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李光地 康熙 西溪 相国

    淫」字解释出了小纰漏大约是淸代康熙十几年,李光地在安溪原籍大破贼兵,并招安羣贼,靖平安溪一带治安,康熙帝闻知,很是高兴,立即下诏泉州府转达李光地入阁出任学士,可是,李光地当时祇是个鄕试考官,官职卑小,不能越级上升,就先给他兼礼部侍郞的官衔。大约过了七、八年,因为他的若干意见和一部份朝官不合,有人说他推荐施琅督练水师,浪费库银,要康熙帝治他的罪。这时候,正好他的母亲水土不合,想要南回故鄕,就借这原因上疏,请准长假,带着一家大小送母归里。回安溪湖头鄕之后

  • 文章(普陀传说)潮音和尙服康熙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69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1-08-01
    关键字: 普陀传说 潮音和尚 康熙 寺院

    潮音和尙姓俞,名通旭,松江华亭人,从小削发出家在普陀山的旃檀庵。明末淸初,荷兰海盗常来普陀山抢掠,梵刹屡受蹂躏。潮音离开普陀山,渡海云游,遍访名师。后来,在北京郊外的一个寺院里拜师求学。有一天,康熙皇帝带着几个太监在郊外春游,突然隐隐听到钟磬之声,他循声走进一个山岙。山岙里枝翠草绿,一座红墙靑瓦的寺院掩映其间。寺院傍山,山峰延伸,显得非常幽静。这时,康熙游兴正浓,便大摇大摆地向寺院走去。寺院里的和尙听说皇帝驾到,一个个吓得跪在地上缩头伸舌,不敢出声;当家

  • 文章樹不焦梢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0期  作者:朱青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康熙 老爷庙 宣化

    康熙皇帝爱私访,传说他二十六岁那年,脱了龙袍,换上道装,骑一头白毛驴,出京城到宣化府一带私访。这一天,康熙在鸡鸣山耍完野景(野游),奔宣化来啦,走了一程地,来到一个村边,见村中有两棵大树,树头方圆足有亩半大。康熙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树。他是个遇事刨根问底的人,正想打听,一伙光屁股小孩在路边水坑玩水,冲他唱道:「老爷庙,财神庙,两棵大树似云罩。过路人儿歇一歇,三年不用戴草帽。」康熙听罢,龙心大悦。这时正是头伏天,还没起晌,路边老蒹草都打起绺儿了,康熙骑的那头

  • 文章(专论)康熙的上谕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89期  作者:王雄夫 出版时间:2001-08-10
    关键字: 康熙帝 长城 宏观 务本 识见

    偶读清史,看到康熙皇帝对古北口总兵官蔡元的「上谕」,那是针对蔡元所提出他所管辖那一带长城「倾塌甚多,请行修筑」的批示,上谕说:「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慨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读后,眞有痛快淋漓之感,史学家称康熙为所有

  • 文章康熙与松江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3期  作者:范奕中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康熙 巡幸松江 秀甲园 云峰寺 昆山塔院

    松江自明清以来一直是江南重鎭。清康熙帝在公元一七〇五、一七〇七年曾两次巡幸松江,第一次自农历三月廿七至四月初二,共驻跸五天;第二次自三月十三至三月十八日,共驻跸六天。康熙南巡其旨不在游玩,主要是巡阅军政和察看民情。清嘉庆「松江府志」有详情的记载。康熙四十四年三月廿八,晴空朗日,春意盎然,松江校场旌旗林立,兵马崭齐,康熙帝神采焕发,先观看诸皇子射箭,接着他自己也弯弓射箭。鼓点声声,二箭皆中,校场上一片欢呼声,康熙非常得意。离开校场时,康熙特赐松江提督张云翼

  • 文章(塞外風光)山水之旅塞北風光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14期  出版时间:1990-12-01
    关键字: 昭君墓 百灵庙 金河 女儿山 康熙

    半里处,高约三十余丈,相传成吉思汗征金胜利凯旋,驻跸于此。山上有善操马头琴的女神,弹琴以娱成吉思汗,这一种马头琴乐器也是由女神所创。后来到清代康熙帝西征时,也曾驻军此山。这一座小山为百灵庙增添了不少的景色,清流潺潺,水草丰美,是塞外难见的风光,也是良好的牧场。康熙营,距百灵庙西十里许,为康熙帝西征准噶尔时驻跸之地,地势高亢,营的遗址在山麓,现仅存废堞颓垣,周围达数百丈,由此可见远处百灵庙的高塔。五英雄城,在百灵庙西六十里处,传元末明初之际,回教军东侵蒙境

  • 文章四明佳節話中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5期  作者:桂心儀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徐兆昺 中秋 龙舟 康熙鄞县志 王母娘娘

    淸朝中叶,宁波出了一位卓越的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徐兆昺。徐氏自谓,「予生长四明,喜游四明山水,亦喜四明掌故」,其门生友人亦推重他,「数百里山川、城郭,以及古今事物、诗歌,随见随记。晚岁掇拾考征,成《四明谈助》一书」。《四明谈助》化了整整十年,写了洋洋一百万言,堪称我甬鄕邦文献中的一部不朽的力作。其中它援引了宁波爱国史家闻性道的《康熙鄞县志》和爱国学者全祖望的《句余土音诗》,介绍了八月十六日四明中秋佳节的有关掌故,似乎较有价値。闻性道《康熙鄞县志》曰:「端午

  • 文章(述往)名宦杜立德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15期  作者:王步雲 出版时间:1974-07-01
    关键字: 杜立德 史部尚书 冯铨 贪污 康熙

    金坛名宦杜立德:在一般同鄕中,恐怕知者不多,他虽然做过满淸康熙时候的宰相。在功烈方面,颇有可观,遇事敢负责,有古大臣謇谔之风,淸史第七卷有他的传。历阶至太子、太师、大学士兼吏部尙书,卒年八十一岁赐祭葬。在他因病养疴时,适逢康熙赐宴大臣,眷念旧勋,送了一桌酒席到他家里,在他年老致仕的时候,康熙特赐御制诗一首,和名贵图章及珍宝送给他,并派官员护送,又着沿途的官员妥善照料,对他的荣宠,在当时是仅有的,他的嘉猷明谟,清史都有纪载,兹不赘述。玆就其大快人心的两件事

  • 文章普陀山的傳說㈩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59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0-10-01
    关键字: 普陀山 潮音和尚 康熙 化闻和尚 普济寺

    潮音服康熙潮音和尙姓俞,名通旭,从小出家在普陀山的旃檀庵。明末淸初,荷兰海盗常来普陀山抢掠,僧徒屡受蹂躏。潮音离开普陀山,渡海云游,遍访名师。后来,他来到了北京郊外的一个寺院里拜师求学。有一天,康熙皇帝带着几个太监在郊外春游,突然隐隐听到钟磬之声,便循声走进一个山岙,见一座红墙靑瓦的寺院,掩映在郁郁葱葱的丛林之中,便大摇大摆地向寺院走去。寺院里的和尙听说皇帝驾到,一个个吓得跪在地上,不敢哼声;当家和尙也慌了神,竟忘了接驾。还是潮音和尙机灵,急忙合十顶拜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