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庙会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簡介鎭海蟹浦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2期  作者:徐鶴鳴 出版时间:1977-01-01
    关键字: 渔业 脚划船 渔网 神殿 庙会

    年代虽久,但无胜景可言,庙倒是很出名,名为新阜庙,供奉的神为苏将军,却不详出处,但民间信仰,则远超别地,抗战前,每年两次庙会,一次是流网船出洋演戯,一是神诞,时在十月中旬,热闹头势,如非柱首秉规例规定、演戯不能超过五天,否则终年百贩羣集,必成闹市,此庙无疑是蟹浦鄕庙,亦为地方自治枢纽。此外还有一座都神殿,供奉五位都神,但却非蟹浦人所建,百亩以上殿产,乃属于三北人,三北人何以至蟹浦建造五都殿,这历史就难明了了,不过每年五月戯文日子的闹猛情势,却超过鄕庙,庙前庙

  • 文章鄉情瑣記——二月會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6期  作者:張純義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家乡风俗 二月会 乡村庙会 庙会盛况 原公镇

    一、前言在旧型态的农业社会里,年节之首尾,有一段较长的冬休档期,我国幅员虽大,但大槪都是如此,西北地区尤甚,由于天寒地冻,冬休时间更长,在家鄕(城固鎭原公鎭)习俗中,年节过后,紧接着就是个盛大的庙会——二月会,会期略为二周,高潮在二月初一至初十这十天间,这个会的知名度很高,不惟汉中地区的人皆知晓,即临近各省,亦备货参与,如:杭纺(家鄕认为最好的纺绸,为交季最好衣料)湘绣、宣纸、徽墨,汉中的白铜制品,安康的油漆器具,汉阴县特产的生丝帕子,头发网网,(妇女梳

  • 文章鬧元宵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張二  出版时间:1983-12-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闹元宵 诗词 逛庙会 看灯会

    農曆正月十五這一天,鄕諺叫作「小年」,節氣名稱是「上元」,這,一天的晚間叫作「元夜」,又叫「元宵」。據傳:因爲他是本年第一個月的十五,又値新年氣氛尙未完全消失,人們藉此在這晚間熱閙一下,便成爲閙元宵的名詞了。記得在民國十年前後,我住的那個集鎭上,也有閙元宵的節目。公共玩的是些小聞人出面渎點錢,紮些各式各樣的魚類、鳥類、花類、走馬等等的紙燈,從正月十四到十六這三天晚上,由很多「少豪」們擧著燈,敲著簡易的「常趟」、「七子鑼」、「將軍令」、「十面埋伏」這些鑼鼓...

  • 文章都神會重現三北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68期  作者:林徐欽 出版时间:2016-07-10
    关键字: 都神会 宁波 庙会 历史文化 非遗名录

    都神行会是浙江宁波慈溪观海卫都神殿的传统庙会,迎请五都大帝出殿行会的民间祈福文艺巡游活动,简称「都神会」。至今已有两三百年历史,现是慈溪唯一以「行会」为主的三北著名庙会。都神殿位于宁波慈溪观海卫鎭锦堂村蛤蜊山,是当地一座最有影响力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之一。始建于明末清初,根据记载的光绪《慈溪县志》卷十五:「都神殿,县西北六十里,蛤蜊山麓,国朝道光二十八年重建,同治八年修。」都神殿主供五都大帝,是汉族民间信仰之一,五尊神像的脸谱分别为「白、蓝、黑、红、黄

  • 文章寄情老縣場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64期  作者:俞汶 出版时间:2006-02-01
    关键字: 老县场 庙会 摊贩 梨膏糖 西洋镜

    记得小时候去槐柳巷北明慧小学唸书,天天都要经过老县场,总觉得那里最显眼的楼房是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抗战胜利,离开常熟,好像还没其他建筑在其左右,当时大家的心目中,这两幢楼有独领风骚的气派,老县场也成了人人爱去的地方。每逄节庆、庙会,老县场摊贩云集,人群熙攘,最爱看热闹的我,总要玩到满身大汗才回家,即使受到长辈训斥,也心甘情愿。而后随着岁月流逝,老县场也开始变化,留些记忆:从卖梨膏糖到开设糖果店,从「小热昏」演唱到新戏院开张,从看西洋镜到手摇活动电影棚

  • 文章樊紹禮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12期  作者:樊化南 出版时间:1984-10-01
    关键字: 樊绍礼 乡团 民间武装 庙会 土匪 追思故人

    义勇镇大王庙逢会,善男信女,膜拜祈祷,香火鼎盛之日,万商云集人山人海生意繁盛之处,土匪预谋,乘机绑票,在万众齐集,人潮涌至,土匪将所有富翁,一一邀集大王庙内,集中看管,待机绑架带走,适巧匪谋不愼,误碰枪机走火,正中义勇镇长当时殒命。遂即会场爆炸,人潮涌出,人海茫茫盗贼不分,眞是从天而降的浩刼。四方鄕团和联庄会自治团队闻讯,迅速集合壮丁勇士,前来抢救支援,绍礼亦是其中之一,运用功力,追随王老师庆文,冲锋抢摊登阵,赶往大王庙会已将庙中被绑绅士富翁,逐一救出,匪见

  • 文章(个人忆往)五十年前的庙会(三续)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42期  作者:劉竹林 出版时间:1981-01-01
    关键字: 薛埠鎭 庙会 茅山道士 跳排灯 悟溪乡

    四、薛埠鎭茅山道士跳排灯,跳排灯是春节后的一种较大团体活动,也不是每年全有,要看茅山的财力协助始能演出,因为动员太多,所费(训练)太大,还要薛埠地方上有力支援,才能组合而成,牌灯的系统,分:唱词班、牌灯班、国乐班、锣鼓班、旗队班,总共不下千人,他们演出目的是为春节大众游乐和庙会组合地方文化活动。唱词班预先训练,非一、二月之久不为功,对于唱腔和上下的起落,高低音的配合完全要符合乐谱的拍调,纯是以七字段民间故事为单元,每唱四句,对唱一次,中间配有国乐行腔落板

  • 文章開亮詩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1、2期  作者:朱開亮  出版时间:2007-06-01
    关键字: 开亮诗话 同乡会 乔迁贺喜 庙会

    ●海州同鄕会和海州文献社乔迁志喜一、闻名海属同鄕会,公馆如家格外亲。两岸传声文献社,千枝妙笔默耕耘。二、会刊会馆乔迁喜,两岸鄕亲夙愿酬。舍己为公情可贵,一言九鼎解千愁。●三月三孝妇寺庙会一、无辜罗织三年旱,孝妇冤魂受祭崇。上巳民间逢盛世,香烟缭绕贯虚空。二、黎民含怒斥昏官,人命关天任草菅。遗臭万年传史册,鸣冤反正在民间。

  • 文章故乡庙会——节场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85期  作者:張之元  出版时间:1992-07-10
    关键字: 庙会 节场 集市贸易 武进 日期

    我幼时生长在号称「鱼米之鄕」的江南一个小鎭,鎭上有一条名叫「蠡河」南北流向的河流,将全鎭分割成东西两部,仅靠两座石桥贯通两岸。此河直通滆湖、运河、太湖,相传为春秋时代「陶朱公」范蠡所开凿,故我所居住的小鎭亦以「蠡河鎭」而命名。该鎭历史之悠久自当不在话下了。鎭上每年逢到阴历三月二十日,是一年一度的「庙会集场」,也称之谓「作节」。那时正是春暖花开,桃红柳绿,麦浪翻青,燕飞蝶舞的明媚季节,农事也不忙碌,正当庄稼人活动舒展筋骨的好时光。「庙会集场」之日,鎭上

  • 文章三北傳奇之二—高抬閣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9期  作者:三不人 出版时间:1998-04-10
    关键字: 庙会 迎神赛会 乡人 简介 娱乐活动

    鄕人终年勤劳娱乐少,所以聪明绅仕想出种种方法以娱村民,利用神诞演戏酬神一举二得名曰庙会。又因鄕人迷信,天旱求雨,瘟疫又因医药缺乏,在措手无策中,请出五都元帅(瘟神)巡视一番以求解救,即所谓迎神赛会。话说三北沈狮桥每隔十年举行大型赛会一次,最后一次似乎在一九三二年之际,规模颇大,抬阁一台比一台高,最高一台足有村屋三层楼高,故事是观音得道,最后游行至范市鎭不幸倒入河中,幸无人受伤,询问扮观音少女,她说迷迷糊糊一槪不知。此次游行费用全部由沈氏出钱,规模大,服饰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