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平剧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江南的內河風光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4期  作者:冰一 出版时间:1978-10-10
    关键字: 江南 内河 火轮 清唱 平剧

    清唱消磨时光船上除售有各色零食以及香烟水菓等外,也有其他消遣,所以行驶虽不甚速,可是船上的乘客,并不感到寂寞,有苏滩、小调、平剧的淸唱,一个男人,带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子,打扮得楚楚可怜,胡琴一拉,女孩子的淸脆声音就随着唱起来了,使得船舱立刻孕育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乘客可以随意点唱,其中有表示阔绰并且对卖唱的女孩子「吃吃豆腐」,以消遣时间的乘客,一点就是十多支,每出代价,相当于现在的白米一斤。麻雀随意凑合船舱里放有方桌二三张,茶房安排了麻雀牌,不管识与不识

  • 文章旅美爱国老华侨李莲航仿平剧谱新词怒责卡特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李公達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李莲舫 平剧 新词 卡特

    李公达遗作旅美爱国老华侨李莲航,最近仿平剧「南阳关」的曲调,谱成兼可吟唱与朗诵的词「恨卡特」,今天由老牌员葛香亭代为公布,表达了海外侨胞爱国心声。八十多岁的李莲航,以「申正义、张人权」的笔名,编成这首词,他曾是葛香亭家鄕江苏萧县的县长,于五、六年前,由台湾赴美行医,他是一位高龄的中医师。葛香亭看完「恨卡特」词后,深为老华侨满腔热血所感动。「恨卡特」的内容是:「恨卡特!卖盟友,奸邪当道。」叹国家,不由人,怒火中烧。看美国,舆轮,齐声讨。高华德,虽年迈,杀气

  • 文章觀劇記

    来源期刊:《桐廬鄉訊》 第8期  作者:徐忠山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国剧 平剧 四郎探母 绍兴戏 中国文化

    国剧是我国固有的戏剧,以西皮、二簧为主并不断吸收其他地方戏曲的精华,逐渐形成特殊风格的戏剧。也称为「平剧」或「京戏」,与书、画齐名,同是国粹。记得民国三十六年服务于「宁海团管区」期间,该机构为提倡休闲活动,特别聘请了教师爷教授国剧。从文、武场、到锣鼓经都一一讲授。记得自「ㄅㄛ ㄆーㄥ ㄑーㄤ……」开始的锣鼓经,到吹、拉、弹、唱样样俱全。但还是以唱、做为主。因此,笔者也能哼上几句,与行家、名票相较只能说完全外行。友人章先生人际关系良好,我们交往数十年,深知

  • 文章二爹之愛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5卷 第1~4期  作者:宋奎  出版时间:2013-12-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二爹之爱 平剧 《戏谱》 捐助学堂

    不无道理。二爹如果早生二十年的话,二奶是犯了「七出」中之两条定律的;一是「妒」,二是「无出」。如今已是民国了,民智渐开,也就没人讲究这些了。因此,鄕人不以二奶为悍,而二爹「季常之癖」则传遍鄕里。二爹没有什么嗜好。他唯一喜爱的,就是平剧。他家中有本线装的《戏谱》和一把胡琴(二胡),这两样东西,他视若拱璧。鄕村农事既了,二爹在家中沏壶茶,跷起「二郎腿」,膝上垫块毛巾,调好胡琴内外絃的高低音阶,他就自拉自唱起来了。有一次,父亲带我去二爹家,刚进院子,就被那琴声和苍劲

  • 文章由海州城的雜湊班談談戲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龐觀廸  出版时间:1981-09-01
    关键字: 海州城 戏班子 平剧规矩 舞台对联

    前期文献有张先生谈沐阳的平剧一文,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今就儿时记忆海州城里的戏班子,拉杂写来,聊助阅者诸君一粲。海州虽系州治,后来又是东海县城,在公共娱乐的平剧方面,照理应该有个像样子的班底,但实在抱歉,每次神谢庙,多由当地工匠人来扮演,其职业有扎柳的[1]箍桶的[2]和一些混混,戏目除三国、说唐,还有些閙戏,「行头」是褴褛不堪,「砌末」破敝不全,但每一演员,都忠于艺术,在「板眼」、「工架」「「行腔」、「做表」,都十分「卯上」[3],其中有王二铁者,貌颇

  • 文章青年勵進社聯誼會紀要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03期  作者:華碧輝  出版时间:1986-09-20
    关键字: 青年励进社 青年联谊 餐饮自助 平剧

    的餐飮也是色、香、味俱全,除了包括沙拉、炒饭,中西式点心的自助餐外,还有鸡尾酒等。在酒足饭饱之后,一连串的精采活动也陆续开锣了,首先是自我介绍,接着自由联谊交谈,才艺表演,由社长荣渝生首先高歌一曲「榕树下」,拉开序幕,然后浦美宁唱「你怎么说」,陈莱龄唱「绿岛小夜曲」,陈莱龄的大嫂唱「阖家欢」,邓可瑾唱了一段平剧,并说了一些家鄕事,提醒靑年同鄕不能忘了自己的根,随后大家又合唱了一首「拜访春天」。最后大家一起跳兎子舞,直到九点钟,才在热络,亲切的气氛中结束了这次

  • 文章平剧在沭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張欣伯 出版时间:1980-12-01
    关键字: 平剧 沭阳县 风土习俗 往事回忆 戏院经营

    鄕先进,并且也是我们本家的仲五先生,在其所著「沭阳鄕土志略」中,对平剧之于沭阳,如何自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迄枯萎凋谢的一段历程,颇有纪述,他说:「本县地处僻壤,无固定新式娱乐场所,庙会俗称兴会,或演大戏(京戏)数日,但不一定每年每地都有,民国十六年以前,城区程家及庙头周家东鄕汤沟各有私人大戏班,后均解散。民国二十二年,邑人程铁屛,黄益斋等,在城内吕西府西花厅开设乐天戏院,演唱京戏,虽布置简陋,但在本县尙属新兴事业,初颇不恶。次年东关人吉奎成、霍瑞五等

  • 文章老來心好靜,煩事少惹身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4期  作者:朱先淦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人物自述 生活爱好 平剧 旅游 生活艺文

    有电视机后即不进电影院,电视长片及连续剧除包青天外也不多看免费时费神。每日四时半起床,静坐半小时,去「养生活水游泳池」全是温水流放,计有:大型瀑布、从头淋到脚,冲水多种高管喷泉,可打击全身各部位,汽泡摩擦泉,汽泡冲击水床,八方淋浴,蒸气浴,红外线烤箱。另有各种健康器材设备,若能不间断,可达到袪除慢性病,养生健身效果。九时看报,十时看书、写日记,或撰「实录」(已有十五大本),午间新闻后休息,十四时起身或看平剧或复函件,四时半去国小校园练习「智能」气功,晚间新闻后划

  • 文章联欢节目自己表演 平剧淸唱响遏行云 淸歌妙舞绕梁三日 摸彩奖品件件实用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08期  出版时间:1987-02-20
    关键字: 联欢节目 摸彩奖品 平剧清唱 《空城计》 奖助学金

    今年的春节联欢会节目都是我们同鄕男女老幼自己表演的,可称相当出色。上午十一时起,一开始就进入高潮,掌声不绝。节目主持人为同鄕会前靑年联谊社社长冯俊华君与现任靑年励进社组织股长陈莱龄小姐。先为平剧淸唱。曹曾禧鄕长的「珠帘寨」,谭派唱腔,注重四声音韵,已臻炉火纯靑的境界,洵为票界前辈,不同凡响,不论内行外行,令人听来都有白雪阳春之感。冯泰山鄕长的「龙凤呈祥」,嗓音宏亮,腔调铿锵。张志金鄕长的「空城计」,对纳腔行字,已下过相当功夫。温祖培鄕长的「状元谱

  • 文章吾浙旅臺麒派耆宿陳劍秋先生簡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10期  作者:景唐 出版时间:1969-09-20
    关键字: 陈剑秋 麒麟童 剑光平剧团 斩经堂 投军别窑 追韩信 京剧

    对每一个细节眼都不含糊。譬如:麒麟童当天的戯毕后,必定请敎他:「二爷,今天怎么样?」路伶或答以:「今天大致都行,祗是某段中的那一句,出了纰漏!」麒麟童唯有颔首称是,服服贴贴。陈剑秋有了这么一位邻居,自小对于平剧喜欢的他,自更如鱼得水。他经常去看麒麟童的戯,又获路伶的指点,以致造成他后来对麒艺的卓荦不羣。在求学时代(上海中学),他经常逃课去看戯,茶里、饭里、步里、梦里,总是脱不了辙儿,或者指手划脚;他有意拜路伶为师,但遭到家中的反对;虽然如此,却也获得了路伶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