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常熟共返回2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咏花五首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37期  作者:許鶚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常熟

    常熟市花「腊梅」檀心丽质态丰盈,嫌艳素妆无限情。伴客消寒卿独俏,名花有主嫁虞城。梅格高不与群芳艳,淡月黄昏影自怜。苦忍严寒夸傲骨,春来香送一枝先。兰三湘寒谷溢清芬,瑞质冰心不染尘。香草美人称绝代,情飘苒苒为君欣。竹劲节东相筠,扶疏荫月昏。江南春雨润,一夜拔龙孙。菊落木霜侵圃,陶家花盛开。持螯尊绿蚁,留醉写吟怀。

  • 文章讀書掇拾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55期  作者:方孔 出版时间:2003-11-01
    关键字: 读者 杂志 翁同龢 常熟

    偶读到大陆有名的「读者」杂志,总号第二二六期,现在说该是「十九世纪最后一天寻痕」,其中有关记述常熟人翁相国的,题曰:翁同龢对棺独坐,约二时。其文为:这天,翁同龢在为死去的儿子迁葬。[1]天极寒,心极冷。清晨乘舟至常熟宝严,昨日家人已将棺柩挖起放在临时搭建的木屋里。翁同龢入,抚棺恸哭。下人们默默地擦拭著棺面,划痕处用漆补之。午后雪。翁同龢对棺独坐,约两时……近日来,离群索居一年余的翁同龢,突然又一次成为焦点人物,朝野上下多少人正在为他的命运揪心。翁同龢

  • 文章追憶亡父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82期  作者:施宇珍 出版时间:2010-08-01
    关键字: 追忆 常熟 乡讯 亡父 悼念

    先父施公讳慰宗,恸于民国九十九年六月二十四日下午,因败血性休克及肾功能衰竭于台北市新光医院辞世,距生于民国十二年一月,享寿八十八岁。先父为人近木讷,少于人际往来,却非常珍视常熟同乡会出版之《常熟乡讯》,不但每期必读,且详加注记;圈画重点,眉批己见。由此可知老人家怀念故里,思乡情深。从此之后,他再也无法表露对故乡之恳切情意了,不亦哀哉!身为其后代子女,囿于能力不足,无法细诉父亲的恩情,和其生平事略,追怀他的点点滴滴,祇能草此短文,以表万千的敬意,并讣告

  • 文章常熟话余音嬝嬝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73期  作者:夏德祺 出版时间:2008-05-01
    关键字: 常熟 乡音 故乡 乡讯

    落籍山东将五十年,不闻乡音久矣,读了70、71两期《乡讯》的〈常熟话〉,不免引起了乡愁,也想起了久疏的常熟话,现经掏根究蒂想了又想,挖了几则以为犬尾,请予指正:呒亲头……勿正经、荒唐的意思。拆烂污……搞糟了。蜡里………在这儿。批细………认眞仔细。屎嫌臭……厌烦。吃生活……挨打受罚。极出污拉…撒赖。乌黑楞登…粗壮。恶客………刁赞。海海外外…很多。推板………差些。狠来………很有劲。呐哼………怎么样?说飞………聊天;吹牛。粒粒切切…左右横竖都不是。

  • 文章常熟港建成开放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30期  作者:樂鳴 出版时间:1997-05-01
    关键字: 常熟 常熟港总体布局规划》 常熟 常通汽渡

    常熟百万人民翘首企盼的常熟港于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八日起正式对外开放。为了庆祝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大事,常熟市已于十一月十六日隆重举行了常熟港开港庆典。是日中午,在热闹的锣鼓声中,一艘满载货物的巴拿马籍「润发号」远洋巨轮徐徐泊靠常熟港华润石化码头。这艘巨轮由韩国蔚山港开来,装有数千吨液化石油气。常熟港的建成开放,标志长江下游港口群中又添了一颗璀璨明珠,常熟「以港兴市」的建设目标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成果。常熟地处长江三角洲沿江开发带,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古城,又是

  • 文章也話虞山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4期  作者:鄭耀民 出版时间:2000-11-01
    关键字: 虞山 常熟 景观 名胜 古寺

    常熟人爱说虞山,我也来凑几句。虞山是常熟的标识性景观,古名乌目山,一名海隅山,因形如卧牛,又称卧牛山。后来怎样会改称虞山的呢?流传着这样一段故事:商朝末年,周太王(古公亶父)居住在渭水之滨。太王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泰伯,二儿子叫仲雍,小儿子叫季历。季历有个儿子叫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太王很宠爱他,常说:「兴旺我帝业的只有昌」。意欲立季历及昌继承他的王位。泰伯和仲雍知道了这件事,就同心让国,借父病采药为名,离开了渭水,来到旧称荆蛮之地的勾吴,也就是现在

  • 文章憶父情深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85期  作者:高曼蓉 出版时间:2011-05-01
    关键字: 高国强 父亲 常熟 简介 辞世

    家父高国强弟兄生于主后1927年12月9日,于江苏省常熟市辛庄镇高家巷旺倪桥,祖父高剑英,家族历代富农,百亩良田以极低价格佃租乡里。历经对日抗战,国共战役,辗转随同工作单位与家庭来到台湾,一生倥偬。父亲有两兄两姐一弟,皆服务军旅,父亲一生秉持忠党爱国、热心公益。晚年参与常熟同乡会担任理事长,复获连任,对于两岸联系与文化交流不遗余力。父亲二十年来与幼弟君彰夫妇同住,相处融洽,为邻里称羨,他素来健康,从未有过疾痛,即使晚年也十分健朗,使身在国外的我,心中不用

  • 文章翁同龢書一筆虎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75期  作者:王洪生 出版时间:2008-11-01
    关键字: 翁同龢 常熟 简介 题记 虎字

    翁同龢江苏常熟人,字声甫,号叔平,别号井眉居士,晚年又号瓶庐、瓶生、松禅。他是同治、光绪两代帝师,著名的晚清名臣。擅于书法,每逢寅年必写一笔虎以自娱。在他日记中载,于三十七岁时,同年潘祖荫请他书写虎字以留念。从此,启发了独创一格的一笔虎行世。在当时习俗以为:翁的生辰是庚寅年四月念七寅时,适为四寅,由他书写的虎字是大吉大利的。于是亲朋好友争相求索,尤其他的得意门生张謇,前来看望老师时,翁师必赠虎字。翁同龢所书的一笔虎,大者有巨幅中堂,小者仅寸笺尺页,所用

  • 文章常熟的土话点滴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53期  作者:趙友白 出版时间:2003-05-01
    关键字: 常熟 土语 集锦 俗语 吴语

    。三、有的传下的俗语至今理不清谁是谁非:1.「天要落雨,娘要嫁人」这句话可能不准确。因为天要落雨和娘嫁人没啥关系。应该是「天要落雨,粮要解营」之误。因打仗战士要吃,不管下雨粮应该解营。2.「金乡邻、银亲眷」和「敬乡邻、迎亲眷」究竟谁对,各有说法,也可以讲都对。乡邻是「金」,亲眷是「银」。因家中有要事或有人急病或急事,亲戚较远来不及叫,不像现在电话普及,所以祇有请邻居帮助,因此对乡邻要尊敬,而亲戚来了,就要迎接,这是礼貌。3.也有一种常熟话,很多艺人包括评弹

  • 文章常熟是苏州评弹第二故乡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53期  作者:趙友白 出版时间:2003-05-01
    关键字: 常熟 苏州 评弹 演员 评弹节目

    评弹演员公认常熟是苏州评弹第二故乡,常熟这个书码头,听客老资格多,很重视「听」,品味书情。不少老听客买要一二排票(一排十回),有的从开书到剪书(停止),所以演员把常熟当考场,能在常熟立牢脚头,听客久盛不衰就可在外地码头上说书了。还有常熟自古就出名演员,嘉庆年间女弹词名家马秀英、咸丰年代第一编唱朱寄庵。清末民初红遍江、浙、沪评话名家王和弹词名家朱兰庵、朱菊庵,三四十代评话名家潘伯英(他后来编评弹剧本),是上海市首届人民代表,五十年代赴港名家陈希安,六十年代

共215条记录 1/2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