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常州共返回7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地方戏常州滩簧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3期  作者:童致祥  出版时间:1973-02-15
    关键字: 常州 曲艺 滩簧

    在我们大陆上,江长以南的各县市,风土人情,地方习俗,以及各地的言语,都有不同的地方。俗云:「江南十里蛮」,诚非谬也。就是以民间娱乐来讲,亦随各地的环境而构成。我们家鄕的民间娱乐,除京戯之外,尙有本地的一种戯剧,名曰:「滩簧」。这种地方戯,在我们每个鄕村角落里演唱,甚为普遍,吸引力很大,可说是鄕村妇孺们最喜爱的一种娱乐。常州滩簧的名称,不知起于何时,现在缺乏资料,无从査考。根据辞源的记载:「一种弹词俚曲,杭俗遗风;滩簧以五人分生旦净脚色,用絃子琵琶,胡琴锣

  • 文章常州——深爱的故鄕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84期  作者:周純娟  出版时间:2010-11-25
    关键字: 故乡 常州 台北 回归故里 思乡

    和岁月拔河,且注定向老迈一路倾斜,生命也必然向颓势渐渐歪斜,幸两岸春暖花开将至,但愿人民生活更好,也期许自己学习苏东坡,在晴时多云偶阵雨中,从容地吟啸徐行。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写于常州

  • 文章清代常州学术文学艺术之成就与地位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02期  作者:高永祖  出版时间:1993-12-10
    关键字: 学术 清代 常州 成就 文学

    有清一代,常州人才辈出,在学术文学艺术方面均有杰出之成就与地位,笔者早有作一全面介绍之构想,但自新闻界退休之后,每日奔走于天母新店之间,耗费时间甚多,恐难以完成。后以最大决心在十月中完成此篇,拟请于「认识家鄕下编」中刊出。因在历次文献委员会中笔者始终未敢提及此事,事出仓卒,篇幅既多,在安排方面,宋伯元主委自有其困难之处,但仍由其亲自删削整理采择四分之一,浓缩收入「认识家鄕」之中,十分铭感。但事后思维,主要精神既难能彰显,而其他内容亦弃之可惜,因此决定再加

  • 文章我的常州国语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90期  作者:大樹  出版时间:1976-03-15
    关键字: 乡音 南蛮鴃舌 常州 国语 南方

    小时读孟子滕文公篇,有「今也,南蛮鴃舌之人」之句,如果把它译成白话,就是说:现在这许行呀,是个南方的蛮子,说话像鸟叫一样。我当时年幼无知,对于孟说许行这南方人说话像鸟叫一样,始终不得其解。后年事渐长,因受战乱影响,曾辗转豫鲁两湖各地,每与人交谈,总觉鄕音无改,使人有似懂非懂之感。此时我才领悟孟子所说南方人讲话像鸟叫的意义了。南方的范围甚广,常州当然在南方范围之内,那麽常州人讲国语是不是都成问题呢?答案是否定的。至少我认识的鄕友中间,口齿伶俐,国语说得非常

  • 文章常州行——兼谈毗陵学风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11期  作者:劉達人  出版时间:1986-05-01
    关键字: 常州学派 常州词派 张惠言 桐城派 龚自珍

    常州常州是京沪线上无锡与鎭江之间的一个要鎭。它和江阴↓金坛;无锡↓丹阳,成为江南的腹心地区。常州一名来自隋,晋改毗陵郡。到元代値为「常州路」,「路」乃当时的一个大行政区,治下包括了:武进、无锡、金匮、宜兴、荆溪、江阴、靖江等八县,几乎囊括了太湖左右的精华,是风景秀丽的鱼米之鄕。常州是今名。古名为毗陵。早在春秋时代吴季札的封地,即为延陵邑。所以在江南的重鎭中,建康(今南京)、江都(今扬州)、毗陵(今常州),自古便是江南的要治。直到隋·大业

  • 文章談家鄕習俗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15期  作者:王琰如  出版时间:2003-05-15
    关键字: 家乡 习俗 语言 常州

    我国地大物博,每一个地方,都有它自己的语言。我们常州人也不例外。记得我在常州织机坊女西校就读时,校歌中有:「兰陵城西,有葱茏佳气……」当时,只是唸三官经般,随口唸唸而已。葱茏佳气,虽不同于浩然正气,但其气也,是难得的一种气质,它孕育了常州地区的文风。也保存了自古以来的文化气氛常州人不寒酸,不凄苦,坦坦荡荡,屹立于天地之间;我以身为常州人而觉得骄傲。虽然常州人不穷苦,但记忆中诗人黄仲则的「全家都在西风里,九月衣裳未剪裁」句,不觉热泪盈眶。穷困的日子,使人气

  • 文章故鄉拾穗(五一)農業槪況——瓜果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12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8-01-15
    关键字: 农业 瓜果 李子 白果 常州

    李子,家鄕俗稱之謂「花紅李」。爲落葉喬木之一,高約丈許,其葉爲卵圓形而稍長,春時開白花,花分五瓣,所結之實圓形,生時靑色,至全熟時則變成赤色,味略帶酸。李樹結實時,每一細枝均因須負擔李實之重量而下垂,故有「李下不整冠」之諺語,因如行人經過李下,所戴之冠,雖免不被下垂之李枝碰歪,如此時急着擧手整冠,則易引起看顧李實之人之懷疑,意爲擧手之動作爲係携取李子,爲避嫌計,故冠雖歪亦不得整,即使是冠被碰落地,亦祇能拾而執於手,待步出李林之後方可戴上。吾幼時對花紅李有...

  • 文章常州人才甲天下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27期  作者:高永祖  出版时间:1996-01-15
    关键字: 常州 经文 骈文 史地 科举

    千秋烈士心。画史学十杰列赵翼,疆域州志推稚存,天文舆地申耆精,立方算学显奇能。史地历算悲剧人物说洪黄,一生一死见交情,性格悬殊不同调,一属阳刚一柔阴。极言时政几杀身,天降甘霖庆更生,到处飘泊怜黄童,候补悬丞悬名旌。悲剧人物逊清科举百十二,常邑进士二六一,擢其精英拔其尤,一甲及第十三名。科举民国以来科技兴,科学人文多菁英,荣入中央研究院,院士先后有九人。现代事事力求第一流,前贤志气显精神,常州人才甲天下,文笔光芒耀毘陵。结论全书内容,撮要说明,不讲平仄,不依

  • 文章鄕语拾趣 常州话中的戏曲行话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16期  作者:張一農  出版时间:2003-06-15
    关键字: 常州 戏曲 乡语 行话

    、「鬼串」、「空串」等等,这是从戏曲术语中借用过来的。「串」的意思就是「表演」。演戏叫做「串戏」;非梨园圈内的人参加演出叫「客串」,完全不取报酬的演出称「清客串」;非本班演员临时参演叫「外串」;偶尔扮演原来所属行当以外的角色叫「反串」。人们常以「我是科班出身,我是客串串的」的说法以表示谦逊。常州,武进一带的人又把「串」衍化成为「缠」,习惯说「缠缠的」,含有客气、谦虚或难以对付,多嫌的意思。如「我是缠缠的,比不上你」;「他这人很难缠」;「你不要来缠了,我满足不

  • 文章常州饼 琰如姊的私房菜及其他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0期  作者:姚宜瑛  出版时间:1996-04-15
    关键字: 常州 王琰如 私房菜 风鱼

    中规中矩,冷盘、热炒、主菜、点心……一道道的上不完,完全是昔日江南人家正式宴客的气派,我很喜欢。桥桥菜做得好,特色是细致、雅洁,她常常送菜给我,尤其是母亲从大陆来后,每每菜到我家餐桌上还是热的。而琰如大姊则是家乡风味,我是宜兴人,她籍贯常州,中间隔着清碧浩瀚的太湖,饮食习惯十分相近,每到过年时,琰如姊即送鱼来。鱼谐音余,过年大家讨个吉利。琰如姊的燻鱼做得好,比台北市许多江南菜名店更好,我家都是百吃不厌。我也曾学着做,总不及她的道地。好在我爱学,我相信总有一天

共76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