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岷江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都江堰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2期  作者:王元輝 出版时间:1977-03-31
    关键字: 都江堰 成都平原 岷江 由来

    成都平原的西边,平地尽处,岷山山脉的大山羣突然隆起,高峯插天,危崖耸翠,雄伟奇秀,兼而有之。岷江从羣山中冲泻出来,「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不亚于西陵峡口。风光明媚,史蹟辉煌。岷江到达成都平原以后,为地形所迫,顺势向南急冲,当然容易氾滥成灾,同时,整个成都平原得不到岷江的水利,更为可惜。东周战国时代(不是秦朝),秦国的蜀郡太守李冰想开一条河,把岷江一半的水分向东北流去,灌漑整个成都平原。但他理想中的新开河,循虎头崖而下,约二里许,在今天灌县城的西南角下

  • 文章嘉州大佛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6期  作者:林蔾 出版时间:1974-10-01
    关键字: 嘉州大佛 大渡河 岷江 大佛沱

    一别嘉州十八年,梦游载酒亦狂顚;凌云风物殊不灭,人世沧桑倍黯然!」眞的,离开嘉州(即四川乐山县)已好多个年头了。但嘉州的大佛靑衣,山光水色,我永远也忘不了。她有着永远都那麽奔腾澎湃的大渡河,浩浩荡荡的岷江,幽遽而耸翠的乌尤和凌云山,建筑宏伟的庙宇,庄严肃穆的鎭江大佛……这些都太令人怀念不置啊!尤其是那尊鎭江大佛,眞呌人没齿难忘,它也是嘉州的最大特色,全部利用岩石的形态刻成,自山顶至江滨,高与山齐。人们打从嘉州的安澜门出去,擧目前望,迎面而坐的便是这尊

  • 文章故鄕山川美如畫

    来源期刊:《川康渝同鄉會年刊》 第9期  作者:牟少玉 出版时间:1981-02-05
    关键字: 岷江 彭山 大佛寺 三峡

    岷江凌云山大佛塑像岷江秋色寒风细雨出蓉城,汨汨江流舴艋轻;黄叶秋山迎夕照,芦汀夜泊听涛声。偶然展阅旧时日记,翻出了这首民国三十四年写岷江秋色的旧诗,虽然这是一首措词并不成熟的作品,然而重新读到了它,却勾引起了我对岷江秋色的怀恋。在民国三十四年的深秋时节,为了观赏岷江的风物便从成都乘木船南下,在一个寒风细雨的早上,木船拨离了岸,从东门大桥出发,船夫们轻轻地划动双桨,在呜咽的流水声中,划过了柳线低垂的望江楼畔,穿过了横跨江面的南门大桥,弥漫的烟尘和繁嚣的市声

  • 文章谈史记河渠书中所述岷山疑为岷江之误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宋梅村 出版时间:1997-03-20
    关键字: 史记河渠书 岷山 岷江

    太史公由江淮南下庐山,观大禹疏浚九河,平抑水患,在河渠书中抒其观感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遂至于会稽太湟,上姑苏,望五湖;东闚洛河,迎河,行淮泗,济漯河渠;西瞻蜀之岷山离碓;北自龙门至朔方。曰:甚哉,水之为利害也!」就上述文字观之,原系考察河川,总结并谓「甚哉,水之为利害也!」其中独于「西瞻蜀之岷山离碓(即离堆,注释详后文—笔者),颇觉未见顺适。按秦代蜀郡太守李氷在两千年前所建岷江「都江堰」水利工程,迄今仍为世界著名之水利专家所称道。半世纪前笔者曾

  • 文章峽江圖攷敍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5期  作者:國璋  出版时间:1977-12-30
    关键字: 峡江图 张志鑫 岷江 救生船 险滩

    编者按:得鄕人陶静安先生函吿,其友人江苏张志鑫先生,抗战时期曾在四川工作,现藏有「行川必要图考」一书,成于淸光緖年间。此书图文印装,均极精审。幷抄示京江国璋所撰峡江图考敍一篇,特为录志如次,以供参考。岷江之巨,盖合四大川而成之也。赏读蜀水考、蜀故,均指岷泸雒巴为四大川,初未之信。及读国朝蒋相国尚书地理今释,疑始剖焉。相国释导江之处,在今松番卫北西番界之浪架岭,则蜀故蜀水考所指由松而茂而灌,抵都城达夔下荆,信可据也。泸江即金沙,派出靑海,迳至雅隆江,出滇之

  • 文章四川通船河道槪述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87期  作者:禮士 出版时间:1969-11-01
    关键字: 通船河道 沅江 岷江 安宁河 安宁桥

    北道之货,胥由是出。其次则为沱江,以通资,简,富,内之货。其次则为岷江,以通成,灌,嘉,雅之货。再次则为黔江,以通酉,秀,黔边之货。其他细流之运输,较为发达者,则有:㈠江安之安宁河:由安宁桥以出江安;叙南之煤纸谷米年约二千儎,以运输叙渝。㈡内江之清流河(俗呼小河):由吴家舗以出内江;安岳,荣昌之谷米杂粮,年出二千余儎,以运销资内一带。㈢阆中之东河:由旺苍坝以出阆中;广元苍溪之煤柴锅炭,年约千余儎,以之运销南阆。上述为川江各干支河流通航情形,此在四川之交

  • 文章甘蔗與糖房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9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7-07-01
    关键字: 甘蔗生产情形 岷江流域 花甘蔗 糖房 白甘蔗

    上期杨春柱先生于川蔗一文中,谈到川中甘蔗种植生产情形,尤其是沱江流域数县。现在再谈谈岷江流域甘蔗生产情形,与大小糖房之一斑。岷江流域,出产四种甘蔗。红甘蔗:紫红色,节距短,大者有玻璃茶杯大,壮茁可爱,食时用刀削皮。嘉定以上皆产,运销到下流至于重庆。重庆有压蔗机,锯下一节甘蔗,可压出一杯汁。疥烂甘蔗:长可至二公尺,大者牛眼睛杯大小,皮薄,每节都开冰口一二条。用牙齿撕皮,吃来很泡,很甜。专供食用。白甘蔗:小于疥烂甘蔗,节距较长,质较坚,仍用齿牙撕皮,专供食用

  • 文章悠悠岷江惜别情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15期  作者:林騮 出版时间:1976-04-01
    关键字: 岷江 朱一雄 汪土星 莘人 中华日报

    人說人生的聚散猶如浮萍,一陣風把人們從五湖七洋吹集在一起,又一陣風把大家飄開了。人生的偶遇,也是機緣,這一機緣的撮合,就如波流的水,擺蕩的風。而這浮萍就藉着機緣在一個碼頭上碰面了,是聚是散,或散而復聚,冥冥中也是這一機緣在擺佈。於是天下滔滔,悠悠四海,人生雖無常,而聚散應也是緣份吧!我生平最珍惜友情,不論志道異殊,共事與否,時間久暫,情感厚薄,這一份情緣總是感到珍貴,親切而可縈念的。特別是有共同的職守,和相與的懷抱與志趣,更是盡傾悃忱,袒腹以向。卽使是一...

  • 文章蔣委長兼理川政經過——告四川省同胞書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74期  出版时间:1968-10-01
    关键字: 蒋介石 告四川省同胞书 兼理川政 四川省施政纲要 岷江流域

    在天时地利人事上,皆为天然复兴根据地,实不愧为中国之首省。中正数年以来,迭与我川中袍泽及社会贤达,阐明四川对于中国之地位与责任,以为御侮建国,皆当以四川之开发与整理为基础。盖吾国有史以来,造福民族最伟大之功绩,无过于大禹之平治水利,而大禹实诞生于川省之岷江流域。今日川省草莱尽辟、山巅水涯、莫非生产之区,皆由先民旧德,余风未沬,全省民众,能劳动能创造有以致之。有此历史地理之凭借,果能全省同胞重振自信,奋发自勉,同心一致,共为尽瘁乡国而努力,奚啻百废俱举,且必可于最短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