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小米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小米与高梁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60期  作者:蘇日新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小米 高粱 乌谷米 黄米

    最近回大陆住了将近一个月,那里的物价小米比大米贵。小米十元(人民币)三斤,大米二元六角(人民币)一斤,这种情形正好与以前相反,以前是大米比小米贵很多,是有钱人作为主食,平常老百姓只吃小米,高梁米与玉米。小米细分有四种:即黄小米,白小米乌谷米及小黄米,这四种小米以黄小米最普通,单位面积产量大,但不十分可口,一般大众作为主食,平常人家早、午吃干饭,午餐有时也将小米加工,作成豆包、窝窝头、贴饼子等等,贴饼子也叫干面子,是贴在铁锅内四周,一面呈锅巴状,吃起来

  • 文章風木齋隨筆 談吃飯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28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04-06-25
    关键字: 风木斋随笔 吃饭 黄河流域 小米 稻米 杂粮

    的两位蚌埠来的同学吃了几天米饭后,就自费买馒头来吃,我才知道有人不是靠吃米饭长大的,眞好笑!「饭」这个字出现得较晚,甲文、金文中都没有,但我国人开始吃饭则很早,因为谷类生产开始得早,据考证,公元前八千年已在黄河流域栽培小米,公元前七千年长江中下游开始种稻。在上古时代的自然环境还未被破坏,黄河流域草丰林茂,水土保持情况良好,宜于种植,到三代时已五谷俱备了。甚至在黄河的中下游,也有水田种稻,殷垆曾出土大量水牛骨,西周的丰镐(在今陕西)郊野,还有很多稻田,《诗经

  • 文章故鄉搜奇 灌河的三寶與一怪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李山 徐秉揚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灌河 三宝一怪 虾籽 烤鱼 小米 鬼鸭蛋 风土习俗

    浩荡奔腾的灌河在苏北平原上日夜不停地流淌著,这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一条淡水河,她虽然流入黄海,一昼夜中潮汐两涨两落,但她的河水却是纯正的淡水,千百年来供两岸人民灌漑飮用,兼得运输之利。有人称颂她为「中国之莱茵河」,我看亦是当之无愧的。作为吃灌河水长大的灌河子孙,现将灌河一些丰饶物产介绍出来,以飨读者。先说灌河三宝:虾籽、烤鱼、小米蟹。虾籽并不是虾所产的卵,而是这淡水河中特有的一种浮游微生物,其个体和针尖差不多大小,渔民用类似纱布的尼龙网帆,形似口袋成排张在

  • 文章飲食與健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3卷 第1期  作者:劉心敬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健康生活 饮食健康 养生杂谈 民间谚语 少荤多素 芝麻 小米 饭后散步 心宽

    1要想人长寿,飮食须讲究。2把式是练出来的,健康是吃出来的。3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晩餐吃少。4少荤多素,健康长寿。5多吃蔬菜,有益无害。6少食盐,少吃糖,少患病,人健康。7要想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8长吃黑芝麻,明目又养发。9小米是个宝,养胃又健康。10朝食三片姜,犹如人参汤。11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12桌上常有醋,家人皆长寿。13一日吃三枣,终身不显老。14一天一个蛋,营养不缺欠。15瓜果梨桃常入口,健康身体自然有。16不吃煎、炸、烤,疾病自然少

  • 文章「祖國的春光」讀後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4期  作者:砥亭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家乡特产 冬麦小米 农作物种植 温带草原 清明菜 察南盛产水果 苹果葡萄

    民国五十七年四月二十日及二十一日张其昀先生于中央日报刊布的祖国春光文中关于燕晋区,谓山西农产岁祗一获,北平三四月风力较强时期因风飞扬,障蔽天日,月必数次,风起时,不便旅行,蛰居室内,(九)塞北区(察绥寗夏三省),冬季八个月,夏季四个月,春秋两季几于无有。四月坚冰初解,小麦淸明节后十天下种似与实情不符。笔者于上述各地,或为生长之鄕,或系久游之地,敢就所知,约略指陈。晋省为冬麦小米区,雁门关以南地带,麦收之后,续种油菜、荞麦、晚粟、小黍、玉米等作物,年可两获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