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谱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電腦資訊中姓氏源流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64期  作者:晏天任 出版时间:1990-06-10
    关键字: 姓氏源流 家谱特展 家谱文献

    您可知道自己的姓氏是始自何时?祖先又来自何地?我想这也是每个人所深深关怀,而很想要明了的。上年四月份,国立中央图书馆曾举办一次家谱特展,展览内容:包括有关族谱方面之论文、报吿、姓氏源流、古代、近代家谱、宗亲会组织、个人及家族史制作方法与成品、美国谱系文献资料、各国宗谱、微缩摄影资料保存方法等并分别以文献、图书、微缩影片、VTR、幻灯片、图片、说明、论文、报吿等形式展出。其中尤以何宗阳主教对家谱历史文化源流,所编制的美术样板图表数十幅,作一系列之精细介绍

  • 文章字與人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4期  作者:丁子俊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丁氏家谱 程颢 丁战

    去年春我返乡探亲,携来《丁氏家谱》一部,内有丁战(原名丁独占)六岁时所书。北宋大儒程颢《春日偶成》七绝一首。丁战今已年过花甲,我今岁亦逾古稀,半世纪来,音信渺茫,而今能一睹其髫年墨迹,深感惊奇。丁战谱名道德,绰号小红孩,丰县丁楼人,与我同村,抗战初期随父母从山东荷泽回丰县,其父建中公,当年为地方宗教界闻人,学问道德,望重一方,丁战天资颖慧,幼承庭训,两三岁时不仅各家诗、词、古文等,多能琅琅上口。而又写得一手令人赞叹的草书,实为天生奇才,当年

  • 文章返鄕探親的收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王宜忠 出版时间:1993-10-01
    关键字: 探亲 家谱 诗歌 辈分 祭祖

    辛未年冬季,回大陆河南省安阳县铜冶鎭南西炉村探亲,除探望八十四岁高龄之老母吴拾的女士之外,其余的时间,就是昼夜不息的与幸存之亲朋故旧,闲叙离情,然最大之收获,则是在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合家祭拜过祖坟以后,我和尙在铜冶中学执敎的王宜信老师,共同联袂向鄕亲长老四处查访,把家祖渊源以及姓氏辈份予以定稿携回台湾,编成「家谱歌」,「南西炉村王氏家族辈份姓氏排列」歌两首,让我们的后代子子孙孙取名时,尽量避开与先祖的名讳有所抵触及犯讳,现在就将我所编成之两首诗歌

  • 文章浮生小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74期  作者:行舟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家谱 故乡 早婚 迟婚 取名

    有两个孩子,生第三个时,公家什么「补助」「津贴」都将没有了,(我的儿媳都是公务员,他们把补助和津贴看得很重要。)有了一个男孩,将来再添个女孩或男孩都好,不必耽心第二胎。言下之意颇有些「喜不自胜」的感觉,想不到年靑人还是一样有重男轻女的观念!闲话命名婴儿生下后,半个月内必须申报户口,因而亟待为孩子取个名字。依昭过去家鄕习俗,先取奶名,以便于唤呼,将来长大上学之时再取书名,亦即是依照家谱排行的谱名。一般取奶名都要先排生辰「八字」,看看五行缺什么,再以名字弥补。例如

  • 文章思家鄉憶往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4期  作者:史忠順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家乡回忆 小吃 军阀战乱 古迹 家谱 寻根

    余姓史,名忠順,世居本縣城東北十八里史老家,九一八事變後,在南京從軍,改名榮光,以後任官銓敍都用這個名字,抗戰、剿匪、勘亂、卅餘年,多追隨顧上將墨三公,抗戰勝利後,曾任職王敬久將軍麾下,數度隨侍囘縣,離家十五年,能在本縣境內首先晉見者爲董縣長玉珏公(老師),那是民國卅五年七月,第一次收復豐縣,當日上午在城南李寨南門外的事,彭世亨先生率還鄕隊行軍,珏公同我乘車於下午一時許到達縣城,沒想到卅年後在台灣得與諸位保鄕衞土的英雄長輩團聚,深感慶幸,我是職業軍人,何...

  • 文章中华民族的根——家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2期  作者:褚問鵑 出版时间:1981-02-06
    关键字: 家谱 传统风俗 中国族谱

    塡写家谱一事,曾经罗香林先生等学者提倡过,但近年来,似乎又被淡忘了。使人感觉到非常遗憾!去(69)年十二月八日,忽然发见联合报第二版有一条消息,标题是「学者专家倡议塡写家谱活动」。这一消息,很使人感到兴奋。塡写家谱,可以使人产生一种愼终追远的感情,和唤起民族团结的意识,而与中华民族的传递,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谨节录罗香林先生所著「中国族谱硏究」的「緖言」如次,以供参证。「族谱为中国史籍之一类,与中国民族及文化之维系,关系甚钜,顾近五十年来中国历史学界,则多

  • 文章粵系姚氏遷川記略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9期  作者:姚蒸民 出版时间:1973-05-01
    关键字: 粤系姚氏 迁川 事迹 家谱

    公而下,子孙一百二十四支,莫不备载其中,景淸公而上,则以直系尊亲及同辈之大小宗为限,其首册并详志平远先人之坟茔及其图说焉。是谱也,各支祠堂各存其一,以先祖任会修故,特赠一部留念。余离家时,尚与严陵姚氏家谱并藏于书库焉。严陵姚氏家谱为先曾祖世宣公所纂修。严陵为威邑鎭名之一,即城区之所在。世宣公以鸭子滩在城之东南二十里,姚家湾在城之西北约十里,均不便择一以为家谱名称,是以光绪壬子年间倡议修谱时,特名之曰严陵姚氏家谱。世宣公热心地方公益,与县人有关者为两河口之义

  • 文章不匱錄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2期  作者:姚蒸民 出版时间:1972-10-01
    关键字: 家谱 修撰 曾世宣 王卿骐 生平介绍

    民国三十六年秋,族人议续修家谱。族长玉书兄嘱余为之序,并以先曾祖考世宣公、祖考卿骐公,俱有德于阖族,谓不可无文以昭后奕,嘱并为之传。余允之而未果。次年春,复来函金陵,索稿付梓。适余有事申江,无暇着笔。下榻上海地方法院推事祝崇实学兄官舍后,始以该院用纸撰就三稿,返京次日,誊寄威远宗祠。倏忽二十余年,渐忘之矣。月前淸理擕台旧箧,于尘封故纸中,发现手稿数篇,取视之,则当年所撰之「续修严陵姚氏家谱序」,「曾大父世宣公传」,及「王父卿骐公传」之初稿也。因大喜过望

  • 文章林逋與孤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75期  作者:陳黎明 出版时间:2008-10-10
    关键字: 林逋 孤山 放鹤亭 《黄贤林氏家谱》 梅鹤剧院

    的高洁操行,赐号「和靖处士」。久居孤山,籍贯存疑林逋年轻时浪游江淮,中年后久居孤山,使得他的籍贯颇有争议。主要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钱塘说」,南宋方志《咸淳临安志》和元代官修史书《宋史》都称林逋为钱塘(今杭州)人。以后不少辞书、著述多有引用,使得「钱塘说」几成定论。如沈守正《孤山种梅疏》曰:「此地尚有古梅偃蹇,云是和靖故居。」另一种说法是「奉化说」,宋代之后的诸多郡县志以及当地乡志、家谱,一直坚称林逋是奉化黄贤人。此外,黄贤村的不少历史遗迹和后人口碑,还有林逋

  • 文章中国家谱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2期  作者:劉淦芝 出版时间:1989-04-03
    关键字: 中国文化 家谱 宗谱 姓氏

    中国文化以孝弟为本,但其得以保存至今,实与家庭制度有关。家谱亦称宗谱,为家庭制度之具体实录,亦为吾国所独有。其世系之创立,亦世界人类文化之最大贡献。吾国社会俗称之谱名,即今日科学通称之学名。学名为一七七五瑞典林奈所创,晚于宗谱之世系,最少当在千年以上。本文系三二年由黔返豫家居所作,今以文中所述姓氏源流,宗派演变,家谱为用,当亦为诸鄕贤所愿知,特抽印一份,刋登本志。谱即分类胪列之意,亦称谱牒。谱用於氏族称宗谱,亦称谱系,谱一族之系统也,俗谓谱,即宗谱之简称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