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庭社会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埔客家妇女在家庭社会中的淑范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李偉誠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大埔 客家妇女 家庭社会 优良特点 民俗风情

    客家妇女在艰苦的环境生活中长大,受崇尚文明的薰陶,铸就成支撑半边天的支柱。古今中外研究客家民俗的学者,几乎无不提及客家妇女,并且都以赞叹的语气评述她们,如英国人爱德尔在《客家人种志略》和《客家历史纲要》两书综合评语中就说,客家妇女是中国最优越的妇女典型……客家民系是牛奶上的乳酪,这光辉,至少有百分之七十应该属于客家妇女。「客家妇女之所以如此受人称赞,主要由于妇女们有如下几方面的优良特点:一、勤劳刻苦,在旧社会,客家男人多外出谋生,或读书或从军从政或经商

  • 文章(生活随笔)台湾社会的变迁与老年人问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46期  作者:石隱 出版时间:2014-09-10
    关键字: 台湾社会 变迁 老年人 家庭结构 旧式家庭制度

    和伦理观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完全的不同,不管是人类生活方式,或是对事情的看法,都有绝大的变异。由我国的历史可以知道整个中国文化体系,和家庭结构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换言之,家庭即是社会的中心和基础。即使在当时最高行政机构的王朝里,也保有这种君臣父子式的家庭伦常关系。这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却在眼前这大时代变迁之下崩溃了。不仅家庭结构受到冲击也使得家庭成员里的老年人和年轻人,都受到很大的冲击。而在这种撞击之下也就自然地产生了许多的问题。其中年轻人所发生的问题,是一般比较

  • 文章青春不要留白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2期  作者:蔡之貫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青春 仁爱 家庭责任 社会责任

    人和朋友的爱,也是未来成就事业的最佳动力。借由「互助合作」和「团结奋进」,达到温青宗旨的「共荣、共进、共利」的目的,与四海一家的理想。㈢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我们对自身立足的大环境,对同乡会、对社会和国家怀抱着「忠诚」和「使命」,以「感恩」的心,「关怀」的行动促进社会的温暖和谐与生生不息。这个责任感也将使我们的生命更具意义与光辉。任何一位新伙伴进入温青的大家庭后,都能够立刻感受到温青精神的新鲜气息,而长期浸淫于温青精神的伙伴们,我希望大家都能培养出成功者的性格、温暖

  • 文章訂條「孝」的法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84-04-30
    关键字: 社会歪风 法律崇孝 家庭教育

    」这是一条对人类极有价値的法律;每个人都要经过少、靑年,步入老年。绝大多数老年人,将因身体器官退化,或失去另一半,需要子女奉养,以度余年;纵然你在经济上,不须子女帮助,身心方面,也渴望融洽的天伦之乐,此所以,人到老年,更怕孤寂,老年人特别喜欢小孩,也不足为奇。除订「奉养父母」法律外,孩子孝顺与否,和家庭敎育,有极大关系。笔者固然反对「棒头上出孝子」;也不赞成时下一般「放任敎育」,说什么:「该让孩子自由发展」、「服从大人,将影响下一代的心理」等。一言以蔽之,该管

  • 文章說說隔代親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9、10期  作者:王灼 出版时间:2015-10-10
    关键字: 隔代亲 原因 家庭关系 父母 社会风气

    现代社会出现一种奇怪的形象,那就是许多家庭盛行「隔代亲」。什么叫「隔代亲」?就是指祖上一辈,和儿女、媳妇、女婿下辈们不那么「亲」,有些「合不来」,却对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们特别「亲」,把他(她)们看成心肝宝贝和精神上主要慰藉,对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对孙辈肯花大工夫,从不嫌烦厌。到了上幼稚园、上小学以至中学,不论冬夏秋春,都去学校接送,生怕他们路上出事。可谓操尽了一切心思,不但毫无怨言,而且感到心安理得,十分快慰。若不在一起,也日思夜想,盼望能见上一面

  • 文章配合國家的需要創造自己的前途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0期  作者:余曙勝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家庭情况 投笔从戎 学历 农业社会 工业国家

    一、家世予姓余,名曙胜,生于民国五十六年六月一日。祖籍江西省乐平县耆德鄕耆德村。听我父亲说:祖先既务农又经商,人口众多,是一个富有的大家庭。因日本军阀侵略我国,加上**作乱,我父亲在十七岁那年,尙在高中就学时,即向应先总统 蒋公的号召,投笔从戎;在大陆上参加过抗战、戡乱等战役,其后随军来台,以共谋生聚敎训,准备雪耻复国,故结婚较晚。我父亲从上尉来台,蒙国家栽培、长官器重,升至政战上校退休。现在我全家父母兄弟共计六口:长兄余嘉胜,就读于私立东南工专

  • 文章老人之言

    来源期刊:《富陽年刊》 第12期  作者:方陽 出版时间:1991-12-01
    关键字: 社会评论 家庭教育 礼仪文化

    中國人素來是一個敬老尊賢的民族。可是近數十年來,老者、長者之受子孫晚輩崇敬孝從的程度,却頗有與時倶減,每下愈況之勢。在子孫晚輩的心目中,老人不免「頑固」、「守舊」和「落伍」,老人亦常是拘束他們的行爲,阻撓他們好事的「討厭」東西。換言之,後一代的人似乎在竭力向長輩爭取較多的自由和獨立,希望長輩愈少過問或干預年青人的事愈好。於是較爲開朗的長輩便漸漸趨合潮流,對於子女的日常生活及終身大事都採用「顧問」的方式,僅僅提出意見,供他們參考而已。誠然,青年們的爭取獨立...

  • 文章畬民的生活习俗与社会制度(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9期  作者:藍天 出版时间:1969-07-31
    关键字: 畲民的教育 畲民的社会制度 宗教和迷信 畲民的家庭组织 相扶相助 人人自有羲皇律

    禁闭七日,往往医不及施而亡。有的,则当夜深鸡啼,降童问神。甚至鸡狗打架,亦须做木头卦,以卜吉凶。其迷信程度,视汉人为甚。五、团结互助的畬民社会制度畬民的家庭组织,和汉人无大差异,他们家庭中的组织分子,无论男女,均享有同等权利的财产继承权,他们对男女平等的思想,实较汉人为进步。一家之中,假如没有儿子而有女儿的,则招他人之子为赘婿,这就是俗话所说畬客有女即有子也。如一家无子而又无女,则养他姓之女而招赘婿,以其所赘之婿作为己子:但,被赘者又必改从赘者之姓,登谱入族

  • 文章文伯光先生其人其事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2期  作者:桑克球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文伯光 人物事略 家庭生活 社会贡献 同乡会服务

    壹、概述本会理事长文伯光先生,是一位默默耕耘的人,只知道多做事,不肯说与人知,一辈子埋头苦干,笃实履践,信守不渝。自从接理本县同鄕会理事长以来,做了很多难以被人闻听的事,眞是做得多,而说得少。我几次想将其德行与事功,写一点专论,报导一下。因资料蒐集,不够完整,只好中止。近日我鼓起勇气,电话访问蒋荣森鄕长,及文夫人陈丽娟女士,获知一些未为人知的故事,我直率地写出来,供同鄕们了解;亦可为现今社会,道德不彰,家庭伦理待振的人们,做个参考。这对道统思想的伉俪,为

  • 文章甘美華老師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43期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甘美华 模范母亲 专科学校 教育工作 家庭生活 社会楷模

    甘美华老师获101年模范母亲甘美华老师,国立中兴大学毕业,曾在台北市金瓯女中及陆军士官专科学校任教。与陈锡亮先生结婚,育有二子,皆大学毕业,且先后成家立业,婚姻幸福美满:长子栋汝经营通讯业,娶妻并育有一女一子;次子梁汝服务于轮胎业,亦娶妻育有一女一子。甘老师在教育岗位上谆谆教诲,不遗余力三十余载,并于教育工作之暇竭力照顾家中长辈,使先生无后顾之忧,为先生的得力贤内助且全力支持儿子们的家庭与事业,为尽对社会的一份心力及鼓励长子加入地方义警工作十余年,协助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