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乡谚语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家乡谚语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2期  作者:石清寰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家乡谚语 谚语解释

    一、正月十六走百病。相傳正月十六日這天走親戚,可免一年之內百病不生,尤以小孩們走外婆家爲然。這固然是迷信,但在我鄕已成爲根深蒂固的習俗。二、一年兩個春,黃牛貴似金。一年之中若有兩次立春(年頭和年尾),一般人相信必是豐收之年。例如今年(七十三)就是一年兩個春。年成豐收,農人固然忙碌,而牲口當然也忙。因而農人爭購牛隻,致使黃牛身價高漲。三、二月二、龍抬頭。龍在冬天蟄入地下冬眠,至「驚蟄」時甦醒,俗傳二月初二這天始上天行雨。四、三星對門,門口坐人。當農曆二月中...

  • 文章家乡谚语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2期  作者:劉永釗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家乡谚语 民谚集锦 乡土文化

    木材劈小頭,走路問老頭。吃不窮,穿不窮,計算不到,一輩子窮。燈裡無油熬芯子,媳婦無錢罵漢子。端人家的碗,受人家的管。吃人家的窩窩,受人家的嚕嗦。買衣服看袖子,娶媳婦看舅子。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養兒防老,積穀防飢。有錢要想無錢難,莫到無錢想有錢。血汗錢萬萬年。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能當師傅。東虹呼隆西虹雨,南虹出來賣兒女。窩窩頭沾辣椒,越吃越上膘。好戶人家財產多,窮戶人家孩子多。打架要靠親兄弟,上陣還是父子兵。人敬有,狗咬醜。醜媳婦難怕見婆婆。莊稼活不用...

  • 文章家乡谚语

    来源期刊:《浦東》 第15期  作者:沈步洲 出版时间:1979-01-15
    关键字: 家乡谚语 过年 剃头 手足情 孝敬

    一、年難過、年難過、年年難過、年年過。人怕死、人怕死、人人怕死、人人死。(萬事不要怕)二、龍落深潭蛇要咬、虎到平陽被犬欺(出門人要理直氣壯)三、行行有弊、剃頭司務無弊、蠻粗辨子弄來絕細(偸來做假辨子賣)四、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亙相幫忙)五、出門要防三、九月(注意衣着)六、年怕中秋、月怕半、星期最怕禮拜三(光陰迅速)七、兄弟不和看娘面、千朵桃花一樹生(念手足情)八、兒孫是有兒孫福、無必爲兒孫作牛馬(金錢不要看得太重)九、裁縫司務不落布、隔壁鄰舍要怪(討...

  • 文章以訛傳訛的故鄕習俗——正九勿搬場,二八勿支灶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1期  作者:黄菊  出版时间:1973-03-20
    关键字: 搬家习俗 砌灶 家乡谚语 正九

    故鄕的習俗,在陰曆正月和九月,沒有人搬家的,(故鄕搬家叫「搬場」)租住人家的房屋,房東如果在陰曆正月和九月裏,要房客搬家,房客不但可以拒絕不搬,還要同房東評理,房東應當認錯而賠不是。陰曆二月和八月,沒有人家砌灶的,故鄕砌灶叫「支灶頭」)灶頭在地上用磚砌起,高與桌齊,中有圓空,空中裝置鐵鍋,空稱爲眼,有兩眼灶,有三眼灶,吃飯人多的大家庭或僧衆多的寺院,往往有四眼或甚至五眼灶不等。可是每家人家的灶,任憑破舊到怎樣,在陰曆二月和八月裏,絕對不重新砌的。以上兩種...

  • 文章家鄕谚语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73期  出版时间:1991-02-08
    关键字: 家乡谚语 方言俗语 金坛资料本

    酒醉伤人,冷言罪人。一句话叫人笑,一句话叫人跳。打也来,骂也来,蚀本生意勿来。坐得正,立得隠,勿怕和尚尼姑合板凳。相骂无好言,打架无好拳。九子十三孙,老来■孤坟。干亲上门,不是想钱,就是想人。新人进了房,媒人甩过墙。死得穷不得。人的胳膊向里弯。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碗饭恩人,两碗饭仇人。(喻人无义,以怨报德)家有贤妻,丈夫不遭横事。虎毒不食儿。(以上谚语,系承王瑜乡长返乡归来携赠“金坛资料本”所提供,本会并略有

  • 文章也談同鄉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26期  作者:王卓群 出版时间:1982-10-01
    关键字: 家乡谚语 青田方言 陈诚

    美不美,故鄕水;亲不亲,故鄕人。」这句谚语是表示跟故鄕沾点边儿的人、事或物,不管美与不美,亲与不亲,都容易使你喜欢它,对它发生一种亲切感,会另眼看待,格外关心。从前交通不便,外出旅行或经商是一件苦事,离鄕背井举目无亲,百无聊赖之时,倍感无限凄凉!忽然听到有人讲家鄕话,或带家鄕音的人,一时抑不住心头的喜悦,便会上前不揣冒昧地和他(她)搭讪起来。倘使是在外地生长的同鄕大多不会讲家鄕话,也没有带家鄕音,即使是与他面对面谈话也无从发觉他(她)是同鄕,除非先说

  • 文章杭諺偶考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6期  作者:方延豪 出版时间:1969-02-15
    关键字: 家乡谚语 杭州话俗字考 俗谚皆有所本 大学二十讲

    彻底了解讽意在内。考「二百五」为一数目字,何以此一谚语,能包涵如许的讽刺意义,必有其原因存在!较之浅露的:「没结梢」一语,实大有硏考之必要!考大学朱子章句本,在「此谓知本」句下,有:「程子曰:衍文也。」在「此谓知之至也」句下,朱子注:「此句之上,别有阙文,此特其结语耳。」按照程子所说,这「此谓知本」四字,乃是多余的句子。按照朱子的注,则在「此谓知之至也」一句之上,遗有阙漏的文句。但如何会有衍文?如何会有阙漏?阙漏的又是什么文句?程子,朱子,那未作进一步的说明

  • 文章家乡谚语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6期  作者:李峰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家乡话 谚语 瑞安

    不打结,草率了事。二郎神有嘴只会讲别人:这是一句讥讽的话,有些人从不自我反省检讨,只会批评他人的缺点,指谪他人的不是,即使自己犯错,也将过失的责任推给他人,说自己是代人受过,或被冤枉,或一时失察被人设计陷害;二郎神是天上神仙,封神榜这部小说指二郎神是杨戬;我们家乡谚语的二郎是指「目莲救母」戏中的舅舅,祂的妹妹原也是神仙,偷偷下凡嫁给凡人,便指目莲的母亲,被玉帝降谪囚在华山底下,所以目莲要去救母;世上犯错而不肯认错的人忒多,现代的新闻中,常见这种负面的教育

  • 文章有趣的家鄕話

    来源期刊:《連聲》 第9期  作者:羅佩光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家乡话 谚语 歇后语

    笔者在连声第二期曾发表过「连城方言谚语谈趣」一文,博得各同乡欣赏。本年七月间回乡探亲,见连城文史资料刊载连城一中教员罗滔先生所撰「连城城区方言词琐谈」,颇饶趣味,兹特不揣谫陋,将之略加整理缩编,送连声披露,以供我出外多年之同乡阅读回忆。原文题为城区方言,核其内容多与乡区方言无异,仅城区语音较乡区柔软委婉而已,故将题目改为「有趣的家乡话」。文中所举词语,均以县城南门外上中南如文亨莒溪一带音读为准,如无字者即以同音字代替,并加注明音读第几声,例如「那的沙

  • 文章家鄕故事一則——沒有石子 餓死老子——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53期  作者:仲康  出版时间:1974-03-20
    关键字: 家乡故事 无锡谚语 民间趣闻

    筆者幼時,常聽父老輩講有一則地方上的故事,叫「沒有石子,餓死老子」,情節是這樣:從前吾鄕(無錫南鄕)有一老翁,子孫興旺,家中人口衆多,惟一班子孫,都不孝順,連飯也不給他吃飽,老來受苦,因此活得毫無樂趣,時生厭世之念。一日,老翁忽然心生一計,用空木箱數只,滿貯石子,再用鐵釘錮封,放在床下,朝晨晚上關着房門,坐在床上,把銀元二枚叮叮作響,家人聽到這種聲音,再看到床下用鐵釘錮封的木箱,認爲中間藏的是銀元,偸偸把木箱推動一下,估計中間的容量至少有五千餘元,按當時...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