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乡公益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的叔父幫家鄉辦「圖書館」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4期  作者:蔣禮瓊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蒋禩炆 家乡公益 纪念堂 图书室

    我的叔父——蔣禩炆先生,時刻記念著家鄕。幫家鄕修路、修渡口、修學校、建電排、挖深水井、建鄕情橋、爲父母建紀念堂……等,他幾次回家探親,見鄕親們農閒無事就打牌,沒有別的娛樂設施。在建紀念堂時,叔父就考慮了要建一個大廳,供鄕親們辦理婚、喪、喜、慶之用。平時也可以擺幾張乒乓球桌、台球桌,供鄕親們打球,也可以在大廳看電視、放電影、開村民大會等之用。村民沒有書、報看,要買嗎?不容易,每册書少的要數元,多的要數十元以上。於是,叔父就將自己數十年購存的圖書,郵寄回家。...

  • 文章我的叔父捐資「建橋」及「建校」摘記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9期  作者:蔣禮瓊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蒋禩炆 家乡公益 捐资建桥 兴办学校 建筑碑文

    我的叔父蒋禩炆先生,于一九三九年投笔从戎,参加抗日作战。抗战胜利后,叔父即随部队远赴台湾,与家鄕断绝音讯达四十余年。一九八二年叔父从香港寄信回家,尔后即互以书信连系。一九八九年四月、一九九〇年十一月及一九九二年七月,叔父三次返回故鄕省亲及扫墓,目睹家鄕亲友贫穷及社会建设落后状况,心中至为悲痛,乃将其数十年军公敎微簿薪俸积蓄之存款,全部汇回家鄕,办理公益事业。其主要者则为捐资修建「鄕情桥」及捐资修建母校(晓江口小学)校舍。兹将「鄕情桥记」及「校宇碑序

  • 文章蔣禩炆老先生頌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4期  作者:唐志雲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蒋禩炆 歌颂诗词 心系乡情 家乡公益

    蒋老先生:晚生志云,与贵村蒋奕义是结拜兄弟,每次前往贵村走访,过紫水河,经鄕情桥,踏上水泥路,已没有昔日的泥泞载道,对于蒋老先生为鄕梓所办的一切公益事业,全村鄕亲,都感激在心头,晚生心受感动,特撰上俚语数句,以表敬仰。只因学识有限,撰写不恭,不能表达内心感受,敬请赐予斧正。并祝长虹跨紫水,赤子恋鄕情,健康兼清泰,福寿又康宁。鄕情歌东安县内紫水边,小江口西一村庄。此村位于河西畔,江西头村美名扬。村内地理环境好,土壤肥沃瓜果香。桃李满村林满地,矿藏满山好地方

  • 文章兩岸搭鵲橋 喜事望牽成

    来源期刊:《桐廬鄉訊》 第2期  出版时间:1993-01-31
    关键字: 海峡两岸 喻逵 家乡公益建设 两岸婚姻

    本刊报导)同鄕会监事喩逵先生,曾是本会前身——桐庐联谊会时期的总干事,也是当初发起同鄕组织掬心尽力的人士之一。为人热诚坦纯,急公好义,而为同鄕所知晓。近年来曾七度返鄕,并多次捐助当地公益建设,囘馈鄕梓。七十九年间,会集在台沈氏宗亲共同捐资,配合本地条件,建造了自霄灏里村至桐瑶公路间长一千二百公尺的连接道路;去(八十一)年又捐造了自唐王岭村至九凤公路间长八百公尺的连接道路,如此造福地方,行人无不感惠,广有口碑。而近时以来,喩逵夫妇又兴起了一股促成两岸婚姻

  • 文章不忘舊友、喜結新交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0期  作者:鍾久祥 出版时间:2013-02-15
    关键字: 两岸关系 交友情谊 人物介绍 家乡公益

    随着两岸政策的调整和关系的改善,人民交流热络频繁;我垂暮之年,联络上了很多旧友,也结识了不少新交。他们去台以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建立了可喜的业绩;他们才华横溢,文采飞扬,写出了很多脍灸人口的诗词、论文、散文和回忆录之类的作品,引起了热烈回响;他们身在海外,慷慨解囊,资助家乡公益事业,得到当地政府和父老的称道和好评;这里我想介绍几位有代表性的去台乡亲。杨世焕:他是我过去的同窗好友,去台以后,在军中获上校军衔,担任文职获简任官衔;他多才多艺,擅长诗、书、画

  • 文章思鄕愛國情無限 道德文章譽梓桑——旅臺鄕長仇德哉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1期  作者:牛兆武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仇德哉 思乡爱国 家乡建设 公益事业

    (註:本文作者牛兆武女士,現任濱海縣人民政府臺僑辦公室副主任;陳鶴立先生,原任濱海縣政協文史委員會主任委員,現已離職)

  • 文章姚美良先生永遠活在我心中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作者:曾煥雄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姚美良 回忆追思 往事追述 家乡建设 社会公益

    我们大埔,提高我们家乡的知名度。同时我也要让他们知道我就出生在这里,让他们知道山里有山里的好。不过,设身处地为他们想一想,他们从大都市来到咱山里,容易嘛?”姚先生动情的一番话,使我猛然省悟,我顿时觉得姚先生看问题的眼光是如此的深邃,头脑是如此的睿智,视野是如此的开阔,立意是如此的精辟。据我所知,十多年来,靠他在商界挣来的钱,在大埔、梅州和大陆各地,为发展文化教育和公益事业捐资就超过了亿元,捐资项目多达数十项,地域遍及十八个省、市、自治区,领域涉及文化、教育

  • 文章鍾鳴鳳念念不忘故鄉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2期  作者:袁桂生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钟鸣凤 家乡事业 公益事业 同乡乡贤 教育交通

    分宜 袁桂生分宜籍台胞钟鸣凤先生,洋江鄕钟家村人,四九年前去了台湾。台湾大学毕业后,在大专学校任敎。分宜县旅台同鄕会,是钟先生亲自倡导成立,并被旅台鄕亲推选为同鄕会理事长,至今十余年了。钟先生十余年如一日,一心一意为旅台鄕亲服务。同时,不忘致力于家鄕的敎育和公益事业,受到台胞和家鄕人的赞誉。家乡敎育九一年清明节前夕,钟先生回到家鄕探亲访友。对亲属说:《离开家鄕四十余年,没给家鄕做点什么。现在决定从今年起,每年从积蓄中拿出些钱来奖励家鄕升学的学生,重点奖励

  • 文章(人物)張敏鈺先生情系故里 造福桑梓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1期  作者:鄭明達 出版时间:1997-08-10
    关键字: 张敏钰 生平介绍 公益事业 家乡建设 教育事业

    张敏钰先生,浙江省鎭海县(现北仑区)霞浦鎭人,一九一三年出生。早年在上海开设纺织工厂,一九四九年到台湾发展,先后涉足纺织业、面粉业、水泥业,业绩颇丰。其主要产业—嘉新水泥的资产,至一九九一年已逾九十亿台币,是台湾著名的实业家。张敏钰先生长期以来热抌社会公益事业。早在一九三六年,鄕下闹旱灾,缺粮问题相当严重,先生在定海买了十万斤米,送到外婆家紫桥鎭沃家村账灾。又如一九四六年,霞浦鎭时疫流行,很多人死于霍乱、泻痢,先生就从上海请来医生到鄕下义诊,并与多位旅沪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