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世共返回3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的家世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4期  作者:周貽玖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周贻玖 家世 溯源

    我先祖有資公,本晉人,于明朝洪武十七年,奉旨移民,由山西省平涼府洪同縣大槐樹,東遷至蕭縣西南邊陲。相山之後,黃山之陽,依山傍水而居,名曰高村,是我先祖東遷第一世也。我一世祖有資公,携同趙氏無出,繼配謝氏生一子名安,單傳至六世祖桂公,生盛,茂二公。這是周氏兩大支系。七世祖盛公單傳至十世,玉修公生維新,芳新二子,其後人爲高村老長房。七世祖茂公傳至十世思敎公時,人丁繁衍日衆,覓地遷建者,有大周集、小周集、周新庄、周庄等。十世祖思敎公生相成、士鉉、輔成、訓成四子...

  • 文章秦啓榮先生的生平記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94-03-20
    关键字: 秦启荣 家世 求学 组军抗战 英烈

    予以补充,力求眞实完整,或因访问未周,有所遗漏,亦请谅宥为感。二、家世先生讳启荣字向村,生于民国前九年(西元一九〇三),世居山东省邹县城里北门书院街,大门崁有欧体正楷字门对「此地在城如在野,其人为士又为农」。[1]乃半耕半读之家。祖父曾入庠为廪生,豁然大度,交游广阔,在地方有排难解纷之善举,深受鄕里父老敬重,对数学之硏究,颇有心得。在邹县书院为潘山长所赏识,关系特别良好,潘为前北洋政府时代国务总理济宁潘复先生[2]之尊翁守廉老先生,淸光緖年间进士,学识渊博

  • 文章東坡公的書生本色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6期  作者:蘇梅初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家世源流 苏东坡 诗作

    我是東坡公的後裔,溯自祖先因五胡亂華,黃巢變亂之所迫,由中原逃難南遷,落腳於廣東省大埔縣的一個僻處山逆流鄕村落裡。開荒種植,艱若備嘗。但,仍不忘半耕半讀,文風鼎盛。到處書聲朗朗,時有所見所聞。而且非常崇拜東坡公的詩章報國。故在始祖「追遠堂」的大門口懸掛著「追溯三蘇世澤,遠傳六國家風」。以資激勵裔孫們努力向學,力爭上游。筆者受此環境的熏陶下,自幼熱愛中華文化,每遇名人著作無不孜孜熟讀,每逢社會上不平之氣輒歔欷欲泣;今閱彰化縣文化講座第五輯「千古風流蘇東坡」...

  • 文章一位少爲人知的忠黨愛國志士——韓衆衡先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孟憲藴 出版时间:1994-03-20
    关键字: 韩众衡 生平家世 革命运动

    一、淸末监生淸朝末年,政治腐败,官吏贪渎,加之外交失败,关税盐税均被外国人操纵,因之政府财源枯竭,不得已遂以卖官鬻爵,以增加财政收入,如道台需输银若干,监生需输银若干,百户需输银若干,捐银即可买官,众衡先生世代书香,家学渊源,早年读书过目成诵,才华横溢,未参院考,即输银捐监,监生与秀才同等。并可同样参加鄕试,或膺地方公职。二、家世众衡先生名汝钧,众衡其字也,以字行,世居山东省临沂县,城南三十五华里,傅家庄鎭。其父履贞公,行二,为吾邑名医,在该鎭自设保和堂

  • 文章漢高祖劉邦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6期  作者:劉恒心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刘邦 李宗仁 刘邦家世 刘氏后裔 原田氏家族

    蛇宝剑」,刘邦屯聚军马粮饷的「食城」,还有萧何故宅,卢绾道、周勃墓等等,不胜枚举,足以证明刘邦的籍贯确是丰县。二、刘邦的家世刘邦本系唐尧陶唐氏之后裔,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事夏王孔甲,在商朝时为豕韦氏,周朝时为唐杜氏,春秋时代晋国为诸侯盟主时为范氏,范氏曾为晋国的士师,晋文公时范氏逃奔秦国,后来又回到晋国,有个儿子留在秦国,自为刘氏。刘氏生明,明生远、远生阳,阳生淸,复仕魏为大夫,后来秦灭魏国,屠大梁,都于丰,刘淸徙沛之丰,(沛国丰邑中阳里,即今丰县城西

  • 文章八十生辰偶感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9期  作者:張行周 出版时间:1998-04-10
    关键字: 生辰 家世 追忆 往事 诗歌

    ㈠旅世於今八十年,甜酸苦辣都嚐遍;軍政商服皆經歷,半生辛勞空投鞭。註㈠:我出身商賈之家,抗戰初期棄職從軍,並被派往陷區佈置秘密電台,兩次被捕生死一線,勝利後奔走南北,一度調任上海市警局專員;來台後改業新聞出版,近年來同鄕會作義工。論經歷多姿多采,論成就名利兩空。㈡國事蜩螗難爲力,家山遙望人事非;中道斷弦未再續,老病孤寂徒噓唏。註㈡:內人於六十四年冬去世,二十餘年未再續娶,目前與子女同住,衣食無憂,但每逢發病常感孤寂無依徒呼奈何!㈢太公八十遇文王,平地風雷...

  • 文章張其昀先生傳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16期  作者:宋晞 出版时间:1995-07-10
    关键字: 张其昀 简介 传记 家世 求学生涯

    兹承史学家宋晞教授执笔记述业师张其昀(晓峰)先生,为我乡「群贤事蹟」此一构想开先河。希望我乡前辈之家人、弟子、能整理资料、记之为文,以共襄盛举也。曹伯一敬启张其昀(一九〇一—一九八五),字晓峰,浙江省鄞县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七(一九〇一)年九月二十九日(阳历十一月九日),卒于民国七十四(一九八五)年八月二十六日,享年八十有五,为我国著名史地学家、教育家。一、家世与求学经过晓峰先生老家在鄞县西南鄕里仁堂。家门口竖有旗杆,是其曾祖默人、祖父朴园两代举人的标帜

  • 文章我所知道的歷史小説家——高陽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9期  作者:孫尙志  出版时间:1989-09-10
    关键字: 历史小说家 高阳 家世 学业 才华

    故海盐前辈朱阳,世居海盐西门近郊长木桥,乃淸道光丙戌状元朱昌颐之后;交大毕业,于抗战时投效空军始终追随郝中和将军,但知其长官之壻乃一位小说作家,殊不知就是当今鼎鼎大名的历史小说家,系出杭州横河桥许家,家世显赫的许晏骈。今年他去大陆探亲,曾至北京杭州等地,咸认大陆十亿人口之中也找不出一位天才作家高阳,其受推重者竟如此;但读其书者众,知其人者鲜,笔者与之有同鄕同寅之雅,知之较讅,愿略道其详。人的命运并非天定,全凭个人自己创造。命取决个人本身条件;运则受制于

  • 文章凌源點滴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20期  作者:張儒甲  出版时间:1972-12-31
    关键字: 乡情 家世 学经历 凌源 古绩 人民

    余世居山东省登州府荣城县迁居热河省凌源县已五世矣。现年七十三岁。玆将自幼所记略述如左:㈠家世:余家为大家族。先祖父成利公早逝世,祖母钱太君三十岁守志。先父子良公尙未周岁。先伯父富公方九岁,先祖母扶养成人,家业寒微,先父经营商业致富,置有良田十余顷,房屋百余间,可谓小康之家矣。先父为地方工业计,开设织工公司于凌源县,城南大街,有房八十间,织工数十人惜由县政府强迫合股经营,以致赔款其巨,而停业,完全由我家独自偿还债务,以做地方工业创办人之榜样,故地方人民皆称

  • 文章記黃良足鄕叔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4期  作者:賀賢權 出版时间:1982-08-15
    关键字: 黄良足 乡叔 家世 产业 撤台

    个人生活过得去,不必太过克薄自己,要随时保重身体,平常时要多与鄕亲好友联系,每逢休闲时与鄕友们聚聚,对本身的助益必多。每一个旅台同鄕,大多数均有父母、兄弟、姊妹及妻子、儿女等留在家鄕,人非草木,谁不思念?但千万要节制过度思念,多多珍重身体!只要本身身体健康,总有一天将会与故鄕家人团聚的。黄良足鄕叔家世黄良足不是显要大人物,在家鄕是个普通渔伕,金礼门鄕长与他相识,因为他曾经在基隆工作和居住多年。他的个性好强,猜疑心很重,遇到伤心事即会表露出毫不保留的女人心态,嚎啕

共37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