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客家人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客家諺語集錦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阿秀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客家人 谚语 语言特色 例举

    諺語是從日常生活、社會現象和自然景物的普遍聯想中總結出來的。揭示了人們之間的相互關係,概括了立身處世的道理,揚善棄惡,是非分明。不但語言純樸,形象生動,通俗易懂,而且形式簡單,深含義理,富有韻味,既繼承了漢民族俗語的風格,又有民系思想交流中獨有的特色,形式上很粗野、士氣、質樸,每當獨自吟誦,又感到平易、親切、感到它有一種天真的勁頭呢,很有啟發和教育意義。勤儉諺:食不窮,穿不窮,無划無算一世窮。常將有日思無日,莫把無時當有時。早起三秋當一冬。大吃大喝眼前香...

  • 文章发扬客家人勤奋的精神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1期  作者:蔡亞萍  出版时间:1987-02-08
    关键字: 客家人 特质 办学经过 蔡亚萍

    (本文作者現任國大代表、嶺東商專、工商兩校創辦人,台中市廣東同鄕會理事長。)

  • 文章客家人美食「粄」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作者:陳明節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客家人 饮食文化 种类

    粄:「康熙字典」,音广韵、博管切、集韵、补漏切,音皈。(ㄅㄢ)这个字在国语字典,辞源辞海中未见,客家人一看就认得,。屑米饼,亦作伴、拌。为我们客家人之副食、点心。国语或普通话称为糕。河洛话谓之粿。是以糯米、粳米粞或杂粮粉制成。客话之糕,是指以粳米粉炒熟后,加些糖或芝麻等配料,所制成之礼品。往昔农村,数十户人家中,必有风车、砻、碓之设备,用为磬谷舂米。做粄之粞,是先将米浸泡之后,沥干水分,放进碓臼中,以人体力践踏舂碎,筛出之细粉末。麦、粟等项则需至磨坊代碾

  • 文章客頌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0期  作者:丘式如 關照祺 周東郞 藍萼洲 羅香林 李關仁 出版时间:1973-10-05
    关键字: 客家人 颂歌 诗文

    ㈠丘式如大哉客屬 祥發中原山錦河繡 吾祖田園播遷六合 姓衆族繁忠孝仁義 永作籬藩寶島萍聚 四海同源桑麻細話 歡奏箎塤何等親愛 何等情敦團結一致 自由追奔以衞民國 以保裔孫承先啓發 並峙乾坤㈡關照祺崑崙衍脈,薈萃中原舊邦;惟我客屬,蔚爲諸族之光。勤勞奮發,開土開疆。先民偉績班班考,同隨華夏文化被四方。至近代,子弟強,征萬國,度重洋,經營百業擅工商。我們有、旋乾轉坤大氣魄;我們有、精誠團結大力量。看今朝、四海兄弟歡聚在一堂;卜他日、凱歌高奏,一齊歸故鄕。㈢周東郞㈠莊敬...

  • 文章世界客屬人物大全序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2期  作者:藍萼洲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客家人 遍布世界 人物 序言

    中华民族中的客语系民,向被通称为「客人」或「客家人」,据一般史学家、人文学者的考证,都认为他们是从中国东晋时代开始由中原——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淮河以西、汉水以东地区,大羣的向南逐渐迁移,分别到河南南部、湖北北部,及安徽江西沿长江两岸,以至赣江上下游等地区居留。到唐末黄巢之乱,再由上述地区转迁至安徽南部、江西东南部、福建西南部,以至广东东北边区等。迨至金兵南下,宋室南移;及淸兵入关,明朔沦替,先后大变乱中,又都各有部份客属先民,再由上述居留地分迁至广东

  • 文章新埔曬柿·北埔打鐵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55期  作者:周金芳 撰文 攝影 出版时间:2007-02-01
    关键字: 新埔 柿饼 北埔 客家人 打铁

    有盐焗鸡,将鸡埋于盐堆里焗热而成;水咸菜,黄色亮丽,带水分稍酸,可生吃,也可煮汤,配荤素烹调皆宜,故客家话赞美人随和,称为「咸菜形」;干咸菜通称霉干菜,黑而干或黄而涩,切碎以猪油肥肉热炒,加糖、酱油焖煮,作为刈包肉馅,充饥温饱,香甘可口;与肚片煲汤,解渴润胃。小吃糕饼点心,「粄」,尤享盛名,甜的年糕、麻糬,咸的萝卜榚、红粿。元宵打菜包,挂纸扫墓,蒸发粄,喻发财致富,清明打艾粄,端午包粽子,中元打芋粄,冬至打粄仔圆,都是客家美食习俗。客家人辛勤,劳动量大,农忙冒汗

  • 文章(拾、诗or词)中华民族颂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35期  作者:紀肇廉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诗词 福建 客家人 番薯 文化

    土地没有分颜色 人们也没有分颜色不管是福佬 外省 原住民 客家人也不论芋仔 蕃薯 在地 客人还是新住民多元族群与文化 在这里一同努力给了我们最幸福的色调不要用政治画线不要把地图切割成碎片让我们齐唱欢聚之歌用尊重与包容写下我们内心最真挚的旋律携手同心 为台湾加油 大声说赞

  • 文章客家人的儿歌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2期  作者:田辛墾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客家人 儿歌 教育 本土语言

    月光圆圆,阿妈种田;种田插秧,打谷满仓。」这是一首在梅县地区传唱颇为广泛的客家儿歌,具有朴实、自然、生动、形象、通俗和口语化的特色。客家人喜欢用传统儿歌启蒙教育儿童,每当月白风清之夜,孩儿玩耍或催眠之时,阿婆阿妈便会击掌而歌,在平常耳濡目染中,得到启迪和教育。这些儿歌大都轻松活泼、语言纯朴、通俗押韵。因是口语化,琅琅上口,且易记忆;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非常切合孩子们的心理和口味,故孩子们喜闻乐唱。这是薪传本土语言「阿姆话」最有效的方法,下面二首儿歌

  • 文章国父世系

    来源期刊:《鄉音》 第14期  作者:陳運棟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汉族 永安 孙中山 客家人 家谱

    明末流寇之祸,可以说是汉民族有史以来罕见的变局。淸军始而入援,继而入侵,每至一地,奸掳焚杀,无所不用其极,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尤为惨绝人寰。史家说:「亡国之惨,莫过于明」,眞是言之不虚。汉民族为了持续复国机运,裹械携家,南渡闽峤,以图大擧者,比比皆是。而这些忠愤之士,眞是用武无地,才相率放下武器,力田就活。这一时期客家人的迁徙,约有下列四种情况:㈠前代客家人住于广东者,多属山地,田亩少,收获不敷食用,经过有明一代的休养生息,人口膨胀,资力日充,需要

  • 文章巡禮臺灣苗栗南庒老街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75期  作者:胡鵬年 出版时间:2016-04-30
    关键字: 台湾 桐花饼 客家人 苗栗

    一踏上台湾苗栗土地,人就变得朴实自在与和谐。苗栗南庄老街那无数条耳熟能详的街道,亲切浓厚的客家乡音,如同成串的风铃在耳畔里回响。质朴的老街并没有受都市繁华的薰染而变调,生活步调依旧如同墙壁上的挂钟来回摆荡著。简单纯朴的商店敞开着,似也无言地迎接外地客的来访。店门口摆设著客家甜粿、板条与梅干菜、客家麻糬、客家粽等传统美食,那些是客家人的生活重心,也是永远不变的生活必需品。由此可以体会到传统客家人在食的方面的用心。另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客家菜肴是响誉盛名的,从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