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宗祠共返回4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久別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19期  作者:陳明志 出版时间:1995-10-10
    关键字: 久别 感怀 宗祠 回忆 重逢

    与昂叔五十余年不见面,久别感怀东陈宗祠同香火,叔姪嬉戏穿门户。弱冠离散分西东,白首遥望重相逢。

  • 文章吳孔章孝思不匱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7期  出版时间:2000-09-30
    关键字: 吴孔章 吴氏宗祠 祭祀

    旅居台湾屏东乡亲吴孔章九月十日带着他的长子孟麟夫妇,回到福州西园老家在吴氏宗祠举行祭相。祭祀后招待西园当地父老、福州同学、台湾朋友午餐。吴姓族长吴泰熙先生、同学陈竹曦、好友程法望都即席说话,称赞吴孔章先生敬恭桑梓,孝思不匮。吴氏宗祠在福州火车站背面山丘之上,祠堂正厅悬挂『为国捐躯』牌匾一面,上款:吴胥魂烈士奉准入祀忠列祠,下款:民国十七年萨镇冰题、闽侯县长欧阳英立。是褒扬吴孔章先生的祖父吴胥魂乡先贤献身国民革命壮烈牺牲。与会人士杨宪痕、林友锡等同申肃敬

  • 文章金氏重建武陵堂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金增光  出版时间:1997-09-01
    关键字: 金氏宗祠 武陵堂 重建

    溯自明朝中叶,金氏始祖聚公由浙江省古仁和县移居海州南云台山麓,迄今四百八十余年,延续二十三代,早在淸光绪十五年,由十七世殿云(字岫樵)公、十八世建极公、建扬公、建标公和十九世治培公共同发起筹建金氏宗祠四合院,堂号「武陵」座落古隔村金苏庄之间,供奉历代祖先牌位,并作为金苏庄学子就读(私塾)及金苏二庄公私事务集商之所,其后因学子日增,邻近又无适当建校用地,故于一九四九年拆除改建为一完整小学,以利发展地方敎育,然为追念先祖创业建祠之遗德及历史文物之保存,乃由

  • 文章重修胡氏宗祠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胡季寬 出版时间:1985-07-15
    关键字: 胡氏宗祠 重修纪要 艺文

    来往船舶,咸栖息于此,是以商业茂盛,亦为南北货物聚集吐纳之地,吾支定居于此,故多以渔农商为业,吾之宗祠,即为河北街巨大当舖改建而成,规模宏大,为邻近各族宗祠之冠,惜于四十年前半毁于抗日砲火,三十年前又为防洪修堤全毁,嗣后子孙星散,且多自顾衣食不暇,自无力集资修复宗祠,余流居海外,每以祖宗不血食而感悲伤,故以年耄余年,竭其全力,独资修建本祠,以传后代,愿我代代子孙,毋忘祖德流芳,及余缔造宗祠之艰苦,善为保守,聿修厥德,是以为记。第十七世孙世荃字季宽 谨识

  • 文章漳浦剪紙補述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00期  作者:張濤 出版时间:1997-03-30
    关键字: 陈秋日 宗祠 剪纸 刺绣

    贵刊第九十二期登载:「漳浦剪纸艺术」副题「陈秋日女士得崇高声誉」一文读后,因笔者略知其一、二,不揣冒味,将所知补充如下,以供鄕亲共赏。据漳浦县志记载:漳浦剪纸早在宋朝时代、即已盛行于正月初十日至十六日(农历)为灯节。神庙宗祠每夜灯烛辉煌,家家剪纸为花,贴在灯上,送到神庙宗祠参展,备极工巧。尤其婚嫁寿庆也都以剪纸为饰物,所采用的都是表示吉祥的图案。如龙飞凤舞、顚鸶倒凤、闲云野鹤、富贵牡丹、鸳鸯戏水、花蓝,花瓶等。在迎神祭祀上,也应用剪纸为象征性物品,如在

  • 文章憶念柳將軍廟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柳玉振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柳毅 柳将军庙 柳氏宗祠

    (护城堤)庙内两旁,植松柏树两株,轮年生长,春秋祭祠,将军塑像,容貌不衰。曩者黄河汎滥为患,县城每能安然无恙者,佥称赖有将军保佑之功,每年农历十月十八日,为将军庙会期,香火缭绕,数十百里外来晋香者,络绎不绝,废淸时期,该庙置有庙产,尙有祭田数十亩,民国十七年北伐完成后,县属庙宇尽废,惟有将军庙一座,以保存先贤遗迹为由,经笔者向县府陈情,幸得保全,立有「柳氏宗祠」匾额一方,以示永久纪念。淸诗人卢世昌,谒柳将军庙云:古庙结长林,春阴泾廊庑,时有灵气吹,怳疑夜来雨

  • 文章故里儒雅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15期  作者:何敏求 出版时间:1995-06-10
    关键字: 故里 风景 宗祠 山村

    古朴山村儒雅洋,清流曲似九回肠。千峦万壑毓佳气,绿水青山绕故乡。百载宗祠余瓦砾,卅年别梦似黄梁。人生倚伏无常道,处处征途百战场。注:余于一九八四年五月中第三次访故里,値宗祠于借作厂房期间失愼被焚,据云原因难明。数百年宗祠毁予一旦,惜哉!

  • 文章(江南故鄉)夢回天荒蕩(續)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20期  作者:王瑞 出版时间:1975-10-01
    关键字: 天荒荡 夏演村 王氏宗祠

    村里人给我们的欢迎是热烈而诚挚的。箱笼行李有人为我们安置,族长摆出土酒席,给城里「本家大先生」接风压惊,许多送米粉送鸡鸭和蛋的人,挤满了一屋子,父亲向族长提起房租这些话,族长先生只说:「这从那里说起?要不是日本鬼子,本家大先生!请都请不到的。」晚上,我兄弟几个睡在厚达二尺的稻草舖上,只觉得温暖无比。夏演村没有大好的房子,却有一座画栋雕梁王氏宗祠:村里没有店舖,却有一家搁得下十张八仙桌的菜馆;村里没有学校,却有一位前淸拔贡开设的私塾。这就有了我父亲盘桓

  • 文章(參、傳記類)爲慈母進百歲匾記實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0期  作者:鍾季斌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慈母 返乡探亲 宗祠 高寿 上匾仪式 拜寿

    在我的一牛中,最感榮幸的,雖已年屆六十有五,而今仍有高堂在上,慈暉照耀,内心至感幸福和欣慰。母親出自合龍鄉均田村秀緞名門閨秀,十七歲與先父光勳結褵,在克勤克儉下,恩愛逾恆,雖一度闊別四十年之久,而仍能來台與夫君、兒孫團聚,此實乃祖先德庇,而能有此一完美之結果。母親今年壽高九十六歲,目前仍耳聰目明,偶然做些女紅,藉以消磨時日,自己的小腳鞋,還是親手自做,如有布料,也會做些小孩衣褲,以作返鄉探親時,分贈親友之用,而穿針理線亦不假他人之手,日常個人調理也不依賴...

  • 文章分餅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31期  作者:詹海峰 出版时间:1984-06-01
    关键字: 分饼习俗 祠堂饼 上坟饼 詹氏宗祠

    宗祠)里分「祠堂饼」;另一是在祖坆上分「上坆饼」。祠堂里分饼,极大部份都是在正月初一擧行。年前由値祭者把祠堂里外打扫整洁,换贴春联,悬挂纱灯及大灯笼。到初一上午値祭者把祭礼三牲(即猪头、鸡、鱼及年糕一槅),并有酒、香、烛、千子、炮仗及烧纸等,以及要分的饼,都抬到祠堂正殿,摆放在祭枱上,一面请人到村里各处打锣喧叫:「请宗亲们到祠堂分饼」。我们靑田差不多的村庄都是聚族(同姓)而居,他姓很少。如有迁往外地的宗亲,是日也都扶老携幼囘来会亲与分饼,分饼只是一个名目

共46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