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宗族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祖宗十八代考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10期  作者:陳昂 出版时间:2011-09-10
    关键字: 宗族成员 “祖宗十八代” 谱系 研究

    经常听人说:今天运气真衰,衰到透顶,倒楣倒到祖宗十八代……说真格的,所谓祖宗十八代,只有听人说过,从未深入了解其涵意。一般人懂得其中话语,从来不去追究,不说别的,就是当代学者,也未必能说出祖宗十八代,何况我等普通人,谈何容易。因此这个祖宗十八代尤其要知道之必要,若要人们知道其中道理,不难头绪理清,给我们子孙一个交代。今排列祖宗十八代如左:所谓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上按次序称谓: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

  • 文章(陸、序啓:)潁川黃氏修建祖祠啓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2期  作者:黃嘉煥錄 出版时间:1977-01-31
    关键字: 颍川黄氏 高阳之子 进士 宗族 祠堂

    竊以花發千枝,原歸一本,水流萬派,總屬同源,人之由祖宗而瓜瓞綿延者,亦猶似也。溯我黃氏,本出高陽之子,其嗣受封於黃,因氏焉。其後名儒碩彥,更難僕數。某世祖峭山公,又名行實,諡文烈侯,登宋祥符元年第九名進士,初任江夏太守。官至奎章閣大學士,尙書令,妣官吳鄭太夫人,共生二十一子,各留一子奉侍,餘則分徒各省縣。歷代相傳,總歸一脈。某年建立黃氏家廟於潁川,莊嚴堂皇,每歲春秋祭,俎豆馨香,此不特報本追遠,並藉此聯宗睦族,濟濟一堂其用意之深長,可想見也。惟迄今若干載...

  • 文章胡氏宗親堂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48期  作者:胡榮祥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胡氏宗亲 堂号 郡号 宗族观念

    中华民族一向重视伦理道德,特别重视家族和宗族观念,讲究孝道和尽礼丧事,祭祀祖先。从来我们中国人,跟着军事或政治情势的需要,经济活动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迁,而迁移所到的地方,都不曾忘怀他自己,是从那儿来的,因此便凝铸成一种,追数旧典,而不忘本源的伦理精神,促成家族的精诚团结,这中间,实在大大依靠了姓氏堂号来维系。一、堂号与郡号堂号,部分以郡号为名,所谓郡号,除郡名之外,有时也混和些诸侯国名,或府、州、县名等。郡是秦汉时代,行政区域的建置。汉行郡国选举,魏用

  • 文章清明節魏族敬祖讚歌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19期  作者:魏群模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清明节 魏氏宗族 祭拜先祖 诗文赞歌

    魏群模 2009年3月清明節魏族始祖曰元公,江西石城遷廣東;五華橫陂定居後,艱苦創業顯英雄。風水寶地始祖公,"螳螂捕蟬"在松林遠望琴江飄玉帶,後代裔孫樂無窮。魏族散居全中華,成才創業千萬家;攀登科學添勇氣,加速神州開金花。海外赤子回故鄕,清明拜祖熱心腸;宗功祖德流芳遠,子孝孫賢久久長。誠心敬奉曰元公,祖宗恩德記心中;敬祖自有後來福,代代能出大富翁。宗親代表聚一堂,喜笑顏開談家常;千言萬語歸一句,恭喜發財壽年長。魏家祖籍源流長,散居全球各洲洋;萬種行業能人在,英...

  • 文章寻找小沙的人文根系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55期  作者:孫和軍 出版时间:2012-12-31
    关键字: 小沙 宗族 傅家大宅 人文乡镇 文化

    的血管,小沙的文化是外向的,小沙的文明是开放的!宗族 彰显美丽和韵味的文化风景参天之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人之姓,乃人之根。寻根问姓,追本溯源,乃人类之天性。将居人村岙一一清点,才发觉小沙拥有一六八个姓氏,且已拥有中国前一〇〇个姓氏中的九〇个。傅、方、乐、潘、鲍、王、陈、孙、张等几个世代族居的大姓,每每于沉静中翻阅他们的历史,犹如翻阅一部深厚浩瀚的姓氏文化大卷。姓氏的传承本质如同血脉的遗传,始终维系并共同组成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的生存。这样完整

  • 文章南城鄢氏的姓氏源流考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鄢克昌 出版时间:1970-07-02
    关键字: 鄢氏 行政官吏 秦王 甘棠遗爱 诗联 宗族

    睦雍公,官江西南丰,见嘉禾山川秀丽,民风淳朴,遂徙居于南丰十二都员笼地方,后世奉为始迁一世祖。支下子孙繁衍,分迁远播,至仲诚公,再由南丰析居南城云际(今江西),即今云际鄢氏之支祖。自乾隆迄今,数百年间,皆为钟鸣鼎食之家,俎豆馨香,极一时之盛,称为盱南一个望族。可是到了民国以后,世风大变,自后内忧外患,纷至沓来,一个旺盛的宗族,已渐渐式微起来。自大陆沉沦,杀戮的杀戮,扫地出门的扫地出门,不容聚族而居,可谓变动之大,史无前例,今天遥想起来,故鄕已不知变成了一个

  • 文章明季崑山徐氏徙沭概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2001-09-01
    关键字: 昆山徐氏 宗族历史 区域文化

    史載伯益佐禹治水有功,封其子若木於徐,後以爲氏,屬東海郡,沭陽徐氏乃其後裔。明季徙來沭者有兩大支派,一爲蘇州崑山之裔,明中葉,徐榮司鐸沭陽,遂入籍焉。唐仲冕修,嘉慶海州直隸州志所載,徐均、徐鐸、徐泗,皆崑山之裔。一爲衢州常山之裔,始祖喆生,一名星,字耿文,亦於明中葉來沭,初居城北鮑家巷,繼分居龍王廟、寶墩等地。海州志所載,徐琦,字二韓,爲常山之裔也(參閱民國沭陽縣志)。《海州文獻》季刊總八十四號(廿二卷一期)刊出,徐氏家乘灌雲東鄕老八房支譜編後記:「灌雲...

  • 文章三代賢媳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06期  作者:劉咸思  出版时间:1985-12-01
    关键字: 早年回忆 回忆长侄 刘氏宗族 华尔街

    ※※※雙親病危時,我因不在北平,沒有能够侍奉一天湯藥。卽使他們偶爾不適住院,我也沒有在醫院陪住過一夜,眞可謂不孝。但對外子幾次生病,我都陪住照顧。對於老褓姆阿葵姐,我不但侍湯奉藥,而且爲她送了終,這是她那一代的老年人所最重視的。眼看病人疼得呻吟難眠,無法替他的那份內心痛苦,我有十足的經驗。下面幾段亞昭在大中病中來信的詳細敍述,蘊滿令人心酸的關愛、憂愁和痛苦:「他(大中)所住的病房內,有一張沙發椅,我可以當床睡。我請求大夫,在頭三天中,許我夜間陪伴。因他不...

  • 文章(家鄉傳奇)「金鯉堂」的故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64期  作者:忻逸盧 出版时间:1972-10-01
    关键字: 家乡 金鲤堂 宗族观念 由来 概述

    我们中国人对于宗族观念相当重视,这可从台湾有各姓氏宗亲会的组织,便是明证。而且每一姓氏之宗族各有其祠堂,每一祠堂各有其堂名,每一堂名必有其由来或含义,我们忻氏宗族中有一祠堂名为「金鲤堂」者,在其堂内的含义上看起来,似较一般祠堂名,如种德堂、厚德堂、树德堂……等较差,然这「金鲤堂」堂名的由来,则颇不平凡,亦感神奇,它包含了人性最寳贵的孝道,为了宏扬我们的孝道,笔者谨将「金鲤堂」堂名由来的故事,向大家作一个报导。我们忻族二房的祖先为端一公,娶妻杨氏,平日为人

  • 文章梁啓超的一首詩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費海璣 出版时间:1977-09-30
    关键字: 梁启超 诗文鉴赏 启示意义 家世宗族

    梁啓超先生有一首絕句:「風雲入世多,日月擲人急。如何一少年,忽忽已三十。」這首詩我在四十年前便熟讀成誦。且每年吟以自警。今日甚覺有讓少年朋友均誦之的重要性。梁啓超先生的著作,舍間有一橱之多。先祖是和康梁同氣類的,我幼時每拂拭此橱,沒有翻看過,只當作老古董而已。所以,一橱書對我來說,只學了上述這首詩。我十五六歲便離開故鄕,從此便無所歸,飄泊四方,梁任公之著作還是在巴黎時選讀了一些。由於閱讀之廣,對任公的學問,總覺得淺。文章也不如先祖遠甚。乃悟世之知名人物,...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