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宋育仁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蜀風集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25期  作者:文守选辑 出版时间:1964-09-01
    关键字: 人物生平 诗选

    宋育仁小传育仁,字芸子,晚年讲易,号道复,四川富顺人。前淸光緖初,南皮张之洞督蜀学,叹为异才。提调钱徐山见其文,惊曰:宋玉复生于蜀矣。入尊经书院,从湘潭王闿运学。与井研廖平,并称高第。平以治经学闻,氏则兼擅词章,闿运尤器之。十二年丙戍,成进士,授检讨。十九年癸已冬,随合肥龚照瑗出使英法比义四国,任参赞官。居英伦者二年,察其政教风俗,撰泰西采风录五卷。二十一年乙未归,仍供职京曹。二十九年癸夘,以之洞荐试经济特科。三十四年戊申,入杨士骧直隶幕府,倡言新法

  • 文章四川最早之兩報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2期  出版时间:1966-12-01
    关键字: 《渝报》 《蜀学报》 吴之英 早期报纸

    渝报于前淸光緖二十三年十月在重庆出版,总理宋育仁,主笔潘淸荫。每旬发行,每册约二十页,木刻贡川纸印。所载分谕折,译报,新论,省内外及国外新闻等,出至十六期而止。蜀学报于光緖二十四年三月在成都出版,总理宋育仁,主笔吴之英。每旬发行,每册约二十五页,木刻毛边纸印。所载分谕旨,学会讲义,专论,海外近事,中国近事,蜀中近事等,丛书报为本报之附刊。

  • 文章吳之英小傳及其詩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77期  作者:文守 出版时间:1969-01-01
    关键字: 吴之英 甲午中日战争 维新运动 刘光第

    ¬■,四川名山人。韶年秀发,年十五,食廪饩,前淸光緖初,征入成都尊经书院肄业,与季平共事湘潭王闿运,受经学,并称高弟。早岁与季平共撰经学初程,述治经途径。季平崇尙公羊,氏长于三礼,两人者立说互殊,而皆有所发明,各树一帜。氏于光緖八年壬午,举优贡,朝考就职灌县训导,资州之艺风,简州之通材,及成都之尊经锦江各书院,先后聘任讲席,请业者常数百人,其中不乏知名者。甲午中日战后,竞言变法,二十四年戊戍春,蜀士倡办蜀报,宋育仁任经理,氏任主笔。其年秋,维新运动既败,蜀士刘光第

  • 文章黃英小傳及其詩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67期  作者:文守 出版时间:1968-03-01
    关键字: 黄英 诗词精选 灵宁厅同知 兰山观察使

    兰山道观察使。三年,解组返蜀,蜀中将领争延之,出入帷幄者十余年,历知简阳、大邑、江津诸县事。氏娴于训诂,客京沪日,尝与宋育仁等结社研究,兼通欧西工艺之学。晚岁皈依净土,潜心释典。当归自陇右日,构崇楼于县城东隅,名曰静观。春晨秋夕,兀坐其上,羣山列壑,游目环览,左图左史,寝馈其间,颇有物我皆忘之感。亦足观其所尙也矣。溃著有扫苔诗钞一卷行世。黄英诗六盘山(古陇头)六盘山下路,如掌雪花肥。枯柳迎双轨,惊沙走四围。岁寒诗骨瘦,春信陇头归。惆怅私怜甚,呼僮再进衣

  • 文章三十年代的川籍作家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2期  作者: 一波  出版时间:1966-12-01
    关键字: 三十年代 川籍作家 敬隐渔 陈铨

    画舫,更多荷花。西北岸有山,山后还有一个少湖,较小。「天问」中的描写湖山之胜,引起我不少童年的记忆。西湖又是宋育仁(芸子)的老家所在,他有过「西湖」消夏四律,曾经脍炙人口。我在十六岁前次韵奉和过他,现在只记得一律了,诗如下:「受风轻燕一双斜,画舫飞来浪卷鸦。树影暗移风月窟,荷香新送水云家。闲情脉脉忘忧草,世事茫茫过眼花。战后湖西留不得,几人挂却帽乌纱。」那是写于辛亥革命之后的。辛亥年保路同志会的革命,巡防军的反正,大汉旗在考棚中的树立,都是我当年在富顺城中

  • 文章宋育仁先生遗像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71期  出版时间:1968-07-01
    关键字: 先生遗像 《四川通志》 《民国四川人物传记》 富顺县

    育仁先生,字芸子,富顺县人。清光绪十二年举进士,学术文章,名重一时。民国成立后,曾应聘主编四川通志,稿成而未出版,以民国二十年卒。本社丛书「民国四川人物传记」有传。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