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宋湘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靜盧聯話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5期  作者:張越華  出版时间:2001-02-04
    关键字: 宋湘 名联赏析 艺文选粹

    一、宋湘轶事吾梅杰出先贤宋湘,字芷湾,壬子解元,己未进士,入翰林,官湖北督粮道,有红杏山房诗钞等行世,先生襟期豪放,诗磊磊落落从眞性情奔涌而出,自成一家,早已名闻天下;又其秉性倜傥不拘,流传轶事不少(间或有附会讹传),谨摭拾一二,以向读者。先生某日于翰苑闲来无事,吟诗为乐,至唐贺知章「回鄕偶书」诗中,将「少小离家老大回」念成「少小离家老二回」,众皆异之,争问何所据而云?已是「少小离家老二回,那老大那裏去了?」先生笑答:「有诗为证,唐白居易琵琶行诗中,不是

  • 文章宋湘种松诗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8期  作者:廡翁 出版时间:1994-02-20
    关键字: 宋湘 种松诗 历史资料

    我嘉应先贤宋湘芷湾先生,为著名诗人和书法家,嘉庆十六年,奉派到云南、历署曲靖、广南、顺宁、永昌知府。嘉庆廿一年复任迤西道台,驻在大理;云南当时分称迤东、迤南、迤西三大片区,大理是南诏大理国的都城,风光绮丽,文风极盛;尤其大理三塔,巍然矗立于苍山洱海之间,全国著名:三塔中的主塔—千寻塔,高达七十公尺,为八角形十六级密檐式建筑,外形与西安小雁塔相似。主塔旁的两座小塔,为八角形十级建筑,高只四十三公尺,看起来明显的向内倾斜,然而在明代文献中,早有「如翼内向

  • 文章也谈乡贤宋湘韵事一则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6期  作者:廖庸  出版时间:1992-02-15
    关键字: 宋湘 趣闻 历史集萃

    自古才子多風流,鄕賢芷灣宋公,才子也,亦風流人物也。像一姊不如二姊嬌,三寸金蓮四寸腰。或妻穿紅妾穿綠,魚送酒肉送飯。或則是唔識黃塘問黃塘,一心借問大叔娘等韻事,鄕親們都已耳熟能詳,不加重述。現在只說一則比較少爲人知之韻事,說故事者不作考據,所以不記時地,但爲故事之抒展,亦設定是某一夜罷;因爲夜色最使人遐思。蘇子瞻因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而興起重遊赤壁之興。而才子或亦因夜色撩人,而引起某種情懷。這裡且仿歸去來辭句:想起秦樓,載欣載奔,老鴇歡迎,美女候詢。大慨...

  • 文章宋湘讽和尚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陳新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宋湘 和尚 讽刺诗 历史趣闻

    某庙主持了空,素无德行,不守清规,却偏要假装斯文,附庸风雅。有一次,宋湘路经此寺,了空硬要请宋湘为其作一首咏赞诗。宋湘心想:不如乘此机会,暗中骂骂这个死秃驴也好。于是,铺笺挥毫:一夕阳光照太虚,化身人去意何如?秋炉炼丹不用火,两点离心去后无。了空见有阳光、太虚、化身、炼丹等词,均是充满著释道两家无限玄机的忏语,连称好诗好诗!送了十两白银,作为润笔之资。宋湘收下后,心里暗笑,扬长而去。了空将此诗视如珍宝,挂于客厅正中,每逢客来,便洋洋得意地进行炫耀一番

  • 文章宋湘「说诗八首」浅释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9期  作者:陳元淵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宋湘 说诗八首 解释

    宋湘,字焕襄,号芷湾,淸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嘉庆四年己未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典四川、贵州试,历守云南曲靖、广南、永昌等府,迁湖北粮道卒。芷湾擅诗文,工书法,其诗尤脍炙人口。因其性地高明,才情横溢,故其诗「飞行绝迹,哀乐无端」(芷湾自道语)。潘飞声《在山泉诗话》:「二百年来,吾粤诗家,能自成一家面目者,惟黎二樵(简)、宋芷湾(湘)、陈仲卿(昙)三人。」程恩泽(春海)云:「二樵诗笔能入,芷湾能出」(温训《梧溪石屋诗钞。宋芷湾观察篇》引)。世以为定论

  • 文章牧野詩歌附對聯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作者:李鵬沖  出版时间:1999-02-27
    关键字: 宋湘 李二何 李世民 阳明山赏樱 钟皎光

    诗二十二首咏宋湘 七律银钩铁划书堪圣,倜傥雄奇诗可王,春殿有声才子誉,流风不沫少年狂,点苍松柏甘棠茂,扬子旌旗督道忙,循吏儒林淸史在,琴台遗黑太苍凉。咏李二何 七律东望延平隔海洋,西为永历哭皇殇,灵光紫殿龙难隐,禹甸金瓯虏正狂,太岁头颅悲剃度,孤臣血泪失重光,元魁塔耸北风紧,五指阴那作首阳。唐太宗李世民御像赞 七律荡荡巍巍天日姿,中华第一英雄仪,虬须可挂雕弓重(注)龙目能抒伟略奇,民本铸成唐帝国,德威诛管四方夷,贞观郅治称文武,万世钦崇君与师。注:《南部

  • 文章广东嘉应才子宋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莘翁  出版时间:1982-09-30
    关键字: 宋湘 人物生平 诗文

    宋湘,字焕襄,号芷湾,乾隆二十一年丙子,生于广东嘉应州(今之梅县)白渡堡象湖村;其先系周武王封微子于宋后,即以国为姓,如汉之宋弘,唐之宋璟,宋之宋郊宋祁,均为湘之远祖,而从中原迁江西而入粤之始祖,则为宋新恩,时为宋末元初,传至湘父宋步云,已为二十一世,故湘诗有「世吾过二十,族众约三千」之句;宋步云曾于乾隆四十五年,中庚子科拔贡,其族弟宋佐平宋登平,则中嘉庆二年戊午科擧人,兄弟同榜,曾传佳话;湘自幼颕异,九岁见诸伯叔为文会,即取片纸学为文,下笔有奇气,相传

  • 文章我亦一谈宋湘昆明大观楼题联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5期  作者:廡翁  出版时间:1991-02-24
    关键字: 大观楼 宋湘 历史故事 散文诗联

    本刋第四期载有昆明大观楼宋湘题联之争议,笔者在抗战时曾在昆明服公六年,暇时辄与同事友人,赴大观楼作竟日之游;昆明大观楼,在昆明小西门外,有宽阔之马路,道树成行,靑翠欲滴,马路沿篆塘河岸,其水通湖,传为吴三桂凿以运补军粮入城者,小舟往来甚多,遥望左右稻田弥野,马车蹄声得得,令人心旷神怡,约三十分钟即抵大观楼,其地为明代楚僧卓锡结茅讲经之处,始建一刹,曰观音寺。淸初,吴藩称兵,寺毁于火,淸康熙时,滇省巡抚王继文,拓茅巷地,建楼两层,颜曰大观,以供钓游之用

  • 文章先賢宋芷灣最後遺墨拓本說明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5期  作者:李淦新  出版时间:1991-02-24
    关键字: 宋湘 遗墨拓本 人物传记 历史资料

    武昌伯牙臺,未詳建於何代,民國二十七年,與同事三人,在漢口候編多暇,一日與友渡江至武昌,同遊伯牙台,適見業者手持此拓本趨前求售,翻視乃鄕前輩宋公遺墨,以機遇難尋,遂購歸束之箱籠,歷經艱苦,於民國三十八年秋,輾轉攜帶來台,不覺已四十有餘年矣。民國七十九年歲首,與鄕親凌椿宏先生會,語及吾存宋公束竹葉書拓本事,鄕親曰可送會刋印行,以公同好,同年夏復接會刋編輯委員會同仁諸公,以同鄕會名義函余徵稿,乃啓箱檢視條八幅,反復綜合宋公之詞曰:「噫嘻乎!伯牙之琴,何以忽在...

  • 文章岭南才子宋湘轶趣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會刋》 第6期  作者:胡傑洲 出版时间:1996-12-31
    关键字: 宋湘 轶闻趣事 历史集萃

    清代诗人宋湘别号芷湾。广东梅县人,天资聪敏,才华洋溢,工以诗对,且善书法,三十七岁乡试即名列第一,四十四岁考取进士,嘉庆皇帝曾誉为「客家第一才子」。其诗人之特质及才名永远为时人所崇敬,被列为岭南五大诗人之一,诗作成就与康有为、梁启超等齐名。宋湘为人风趣幽默,轶事甚多,兹特选叙一事有关诗联文字平仄音韵如下:有一天宋湘到梅州市内一家新开业的理发厅去理发,理发师(发匠)请宋湘坐上发椅后,便使出顶上功夫在宋湘头上用剃头刀剃发,此时因为街上大众多人听说这位鼎鼎大名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