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安葬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女議員鄭娟娥令堂逝世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01期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第二殡仪馆 令堂逝世 公祭安葬

    鄕长吴麟夫人台北市议员郑娟娥令堂,故立法委员郑品聪先生夫人高来好女士,因心脏衰竭于五月底病逝。于六月廿四日上午在市立第二殡仪舘景仰厅举行公祭后安葬

  • 文章郭公思亨紀念碑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5期  出版时间:1978-12-01
    关键字: 郭思亨 华侨归国安葬 纪念碑文

    郭公思亨广东省大埔县义留鄕人,在印尼侨商五十余载,有子女九人。民国六十七年八月十九日病逝于雅加达,时年七十有四。临终,嘱其长男博昌由台奔印尼,遵遗嘱将遗体火化,骨灰带囘祖国,暂安厝于台湾中坜,光复大陆之日,携囘故鄕安葬,其爱国爱鄕充分表现中华民族传统之精神,诚足令人起敬。墓已成,爰为之立碑,以志纪念!并彰其子博昌之孝思不匮,足为今世式。前广东省湛江市市长郭寿华撰并书

  • 文章三代賢媳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03期  作者:劉咸思  出版时间:1985-09-01
    关键字: 回忆母亲 安葬祖父母 家庭主妇 交际费

    母亲那一代要比我们这一代舒服得多。祗要丈夫的收入能够应付支出,就可安心过日子,不必自己到外面去辛苦工作。父亲留下他自己的交际费,余下的薪金全数交给母亲作家用。不过,我现在想来,他的交际费一定比母亲的家用还多。因为他对生活困难的亲友最富同情心。母亲却能从不多的家用中积下钱来,不但在北平买了一栋房子,还趁着四舅父母囘海宁之便,随同前去,到武进为祖父母购买墓地。第二年,民国十二年五月七日,双亲带着我和大中,离平囘常。安葬祖父母后,顺便逛了西湖和上海。就在我们南下

  • 文章奉家严灵骨返里安葬

    来源期刊:《東安文獻》 第5期  作者:席增光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还乡安葬 回乡纪行 故地重游 岳麓山 故乡感观

    余于民国七十九年七月十六日,奉令公职届龄退休,溯自民国六十四年转任公职时,余在军中服役将近卅年,再转任公职十五年余,合计则为四十五年之时间,余此生大半时间,献身国家与社会,兹第一次返里,谨略述经过见闻及感想于次:奉 父灵骨返里安葬家严本(七十九)年三月病危时,曾嘱将其火葬,灵骨送归故里与家慈合葬,余遵照遗嘱,于本年七月中旬余公职退休,将退休手续匆匆办理完竣后,并委托大陆旅行社办理返里事宜,预定八月十五日成行。在八月十四日开车至台北巿福德灵骨塔,将家严灵

  • 文章大雅云亡 典型頓失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24期  出版时间:1983-08-10
    关键字: 杜负翁 祭奠 安葬 童子军 文学研究 礼乐学会

    定八月十七日祭奠发引安葬本会前任常务监事(现任监事)杜召棠(负翁)先生,深硏文学,博览经史,偶有写作刊诸京、沪各报,辄署笔名「扬州小杜」,读者争相传诵,先生不争名利,不任公职,尝有从政机会,均经放弃,每以「布衣傲王侯」自许,并刻一印章以明志。任敎授业,每出偏师致胜。以文士而敎体育及童子军,其时代用商业学校出运动健将及江都县中童子军第五十九团与省扬中第六十团齐名,驰誉全国,皆先生之功也。先生对逊淸之腐败与军阀之割据,深恶痛绝,早岁参加革命,曾在陈英士麾下

  • 文章故鄉昔陽縣人民的生活(續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4期  作者:李玉璽 出版时间:1989-07-01
    关键字: 昔阳县 社会生活 文化教育 养老保障 安葬习俗

    示意而已。然后阴阳生吩咐盖棺,手持铁锤,口念呪语,将棺盖钉上,这大殓仪式就此完毕。安葬——大殓完成,停柩在堂,兹将出殡准备日事项分述于次。一、坟墓——若觅新的墓地,必先请堪舆家,四处相看,定了墓穴位置,开工建筑。其建材或用石,或用砖,或以石为基,以砖为拱,形式全为地下窰洞。地上为一圆土堆,堆前墓道,立有墓碑与祭台。若仅夫妻二人合葬,拱形则为顺筒。若一夫而有三四房妻者,占地面积宽,则拱形以横者为多。窰洞的地面是不要砖石砌的。讲究者,砖石琢磨细致,门面庄严华丽

  • 文章理監聯會改組公墓管理委員會 票選委員代表性鄕長均被當選 對住救濟院同鄉特別予以優待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53期  出版时间:1974-03-20
    关键字: 理监事联席会议 无锡公墓管理委员会 票选委员 健康秘籍 安葬公墓

    可见陈理事长和理监事们的用心之苦,和对会务的热心负责。接受同乡现实建议 寿区减坪半价照顾第二案公墓筹建会提出的,是据在安老所的同鄕反映,对选定寿域有所建议,认为身后安葬禧区,要增加会方负担,心实不安,如选寿区,又感财力不足,请将规定禧区之六坪,减少为四坪,及予价格方面的特别优待。经决议:凡被公私立救济机构收容的无依年老同鄕,有各该机构的证明文件者,可将寿区坪数减少为四坪并收取半价循环建设费,但不可选号,这个明智的决议,对在救济机构身后不愿葬在禧区的同鄕,确是

  • 文章陳嘉庚先生

    来源期刊:《同安》 第30期  作者:芸圃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陈嘉庚简介 下南洋经商 回乡办厂 大展宏图 资助孙中山 致力教育 救济难民 鳌园安葬

    寄回祖国,协助对日抗战,贡献深钜。民国五十年春,先生年届八十八岁时,发生血管痉孪症,经专家会诊略瘥,六月廿三日突发脑溢血,终因年老体衰,全身机能几绝,天年将尽,延至八月十二日逝世,八月廿日下午六时,安葬于故鄕集美社鳌园。同年九月十日,新加坡各社团假羽球馆广场,联合举行追悼会,万人空巷,同表哀思。陈嘉庚先生鳌园墓地,原有一座鳌头宫,在抗战时期,被日军自厦门高崎发砲击毁,后来先生决定营建为墓穴,遂于民国四十年间开始鸠工兴建,动工之日,有三名工人突然晕倒,鄕人急往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