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宁波乡谚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宁波鄕谚浅解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92期  作者:湯強 出版时间:2010-03-10
    关键字: 宁波乡谚 垫里高低 燥塌 宁波乡谚浅解》

    油锅」不是要化费很多油吗?请大王将买油的钱赏赐我,我情愿「燥塌」哩。(原载本社出版之宁波丛书之一《宁波乡谚浅解》)

  • 文章宁波鄕谚浅解(四)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93期  作者:湯強 出版时间:2010-04-10
    关键字: 宁波乡谚 咸齑石头 解板司务

    板机之前,一颗圆木要锯成薄板,例由木匠司务两人,先用墨线在圆木划好分寸,然后用大锯一把,一人站在高处,一人蹲在低处,一拉一推锯成木板,担任此项工作者,称为「解板司务」。赌博场中,用欺骗手法,诈人钱财之徒,俗称「郎中」。阿拉家乡,则叫做「解板司务」。因为受骗之人,蒙在鼓里,不知不觉,好比木头。「解板司务」所用之材料,乃木头也。(原载《宁波乡谚浅解》)

  • 文章宁波鄕谚浅解㈤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95期  作者:湯強 出版时间:2010-06-10
    关键字: 宁波乡谚 咸虀石头 咸菜

    咸虀石头咸菜亦名雪菜,阿拉同乡叫作咸虀。虀者盐菜也,称之甚恰当。惟加上一个咸字,未免有架床叠屋之嫌!醃制咸虀,缸上必须镇以巨石,愈重愈好,使咸虀不致松动,将来制成之菜,鲜美可口,且能久藏不坏。因为咸虀独服石头,故乡谚对于顽皮的小孩,天不怕,地不怕,独怕父亲或母亲,这位家长,就称他(她)们为「咸虀石头」。当小孩正在无法无天之际,旁人高喊一声,「咸虀石头」来了,小孩听到,立刻噤若寒蝉,不再放肆,赛如咸虀遇到石头,服服贴贴,动也不敢动了。(转载)

  • 文章宁波乡谚浅解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89期  作者:湯強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宁波乡谚 海蜇盆子 制作方法

    上桌,简捷之至。有一种不大受人欢迎的人物,乡里人家,遇有酬应等事情,譬如宴客作陪,牌局缺搭子,急切间找不到适宜的人,不得已邀他参加,等于小菜中之海蜇,聊以凑数,这种的人,乡谚称为「海蜇盆子」。(转载)

  • 文章清明節雜感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92期  作者:賀鑄 出版时间:2010-03-10
    关键字: 清明节 杜甫 马援 宁波乡谚 扫墓踏青

    均须参加;尤其年轻的子女,搭在船内,听「吹手」们吹奏音乐,更显得高兴。所以在学的子弟们,对于清明节,扫墓、上坟,有自己的说法,称为「踏青节」。到乡间游山玩水,观赏漫山遍野盛放的杜鹃花——映山红。此花在我们宁波各县山区,遍地皆是,花季以后,割为炊薪,所以我们宁波人,称杜鹃花为「柴拔仔」,仔字念作「姜」音,和台湾省称呼小孩小名下所加的仔字相同。宁波有一句乡谚:「上坟船逢著高枱阁」。是比喻争高低的意思,打一句上海腔,就是「别苗头」。事实上,「高枱阁」是迎神赛会

  • 文章鄕諺典故兩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77期  作者:阿推 出版时间:1974-08-01
    关键字: 乡谚 典故 宁波 扒灰老头 拖油瓶

    从前宁波同鄕人嫁女儿,办粧奁,锡器是少不了的一种。如锡瓶、酒壶、烛台、香炉等,都预先雇锡匠师傅专工打造。锡匠师傅携带模版、熔器、炭炉等必要工具到主人家工作,按日计酬,并接受一日三餐外加一顿点心的招待。锡匠师傅有一种传统性的习惯,就是他们在工作的时候,总要有意无意的顺手牵羊一番,「落」点主人家的锡。主人家虽明知锡匠师傅会玩这一套,但也无可奈何,犹如裁缝师傅揩油零头布一样,彼此心照不宣,等于是公开的秘密。锡匠师傅揩油,别有一种瞒生人眼的妙法。他们并不揩整块

  • 文章宁波丛书序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63期  作者:張其昀 出版时间:1972-08-01
    关键字: 宁波 简介 风貌 文献 乡谚

    宁波古称四明,又称明州,为浙东名郡。港湾深入,岛屿星罗,渔业发达,居民长于航海经商。海滨平原,土地膏腴,四明山脉有竹木矿产之饶。经济繁荣,人文蔚起,代有名贤,后先相望,号称海滨邹鲁。姚江为甬江支流,藉浙东运河与大运河相连。古代首都,不问在杭州,在南京,在北京,在长安,均可从宁波坐船直达,畅行无阻。故在上海开埠以前,宁波为东海岸第一大港,外国商船均以此为集散点。宁波曾为中国金融中心,其声势实驾日本大阪而上之。国父手着实业计划一书,特别提到宁波,期于复兴宁波

  • 文章为「宁波鄕谚浅解」说几句话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63期  作者:沈友梅 出版时间:1972-08-01
    关键字: 宁波 乡谚 语言问题 见解

    而言。据统计数字各地方言语有一千余种,在上古时代,大别号称四夷,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孟子有云:「舜东夷之人也,文王西夷之人也」又曰:「南蛮,鴃舌……」也证明其语言之不同,以历史之邅递,地势之改变,其后分为五大民族,即汉、满、蒙、囘、藏,成为一个中华民族,由此不仅南北之语言不同,东西之语言各异,错综复杂,无法列擧。我宁波居浙江之东,大海之滨,淸置六邑,鄞、奉、鎭、慈、象、定是也,抗战胜利,增设四明,戡乱初起,分设滃洲,至今号称八县,八邑人氏,论风俗习惯

  • 文章宁波俗话诗选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4期  作者:•馬積祚•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宁波俗诗 诗选 谚语 乡谚 风土习俗

    一佳肴盈席出吾鄕,不让郇厨独擅长,廿四会器汤六簋,十二碗坛盆边镶。鲞炖鸡白溢鲜美,蛋砺黄凝色香,更有虾汆豆腐,并将芋艿乃爊鸡娘。二钓带濶长抢蟹大,弹涂肥嫩望潮多,锅烧鳗纚清炖鼈,油煠鸳鸯白斩鹅,虾卤淸汤蒸鲽鳎,猪油红酱炒螺丝,蛏蚶梅蛤江摇柱,乌贼黄鱼论担拖。(编者按):以上两首为袁礼敦先生赠宁波状元楼诗,「廿四会器」、「汤六簋」、「十二碗坛」等均为吾鄕酒筵名称,以器皿多少来定名;「砺黄」、「虾、「弹涂」、「望潮」、「螺丝」、「蛏蚶」、「梅蛤」等均为宁波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