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子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接力式獎學金願景盼能永續運轉

    来源期刊:《黔靈報導》 第32期  作者:冉志修 出版时间:2001-10-31
    关键字: 孙如陵 接力式奖学金 家乡学子

    几十年历练而来的啊!不到那步境界,是无法体会的。孙老在贵州松桃老家设了一项奖学金,嘉惠家乡学子,本人对此义举,虽常有见贤之思,唯限于财力,愿景深埋内心而已。今年六月,为乡人崔荣钦学长办理遗产之事,将其骨灰及遗产台币肆拾柒万余元亲自护送回去,交与其亲人,崔家道奎先生及国庆先生,念我年纪大了,还为乡人之事奔劳,硬是要给我一笔酬劳费,基于盛意难却,我乃效法孙老将这笔钱留在家乡作奖金。委托同学王际如、王裕贵、张珍唐三位主持其事将贰万人民币存当地银行,并正式立委托书,各

  • 文章敎師節接受表揚感想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04期  作者:沈華棟 出版时间:2002-11-01
    关键字: 教师节 学子 良师 中山楼 忠言

    父母命子勤讀書,長大敎人當良師。忠言常記在心頭,有志於學不懈怠。粉筆生涯四十載,今年榮獲表揚狀。優良敎師有我名,父母聞訊驚又喜。中山樓上濟一堂,一生難忘此光榮。

  • 文章丹山起鳳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60期  作者:象山人 出版时间:1990-11-01
    关键字: 象山 丹山书院 丹山起凤 学子 成就

    「丹山起鳳」四字是象山縣城中丹山書院禮堂上一塊橫匾額,前淸科擧時代生員讀書的地方。全象山的讀書人都嚮往,把象山城裏人稱象城人,也稱舟城人以示城鄕之別。丹山書院舊址寬敞,民國成立,科擧廢除,於宣統元年改爲官立學堂,全銜爲象山縣立第一高等小學堂。民國七年筆者畢業第八期,當辦畢業酒也稱謝師宴於大禮堂,堂前有一橫匾上寫着「丹山起鳳」,老師就分析學堂成立經過,及第一屆到第七屆畢業同學,歷屆都有鳳出現。第一屆畢業只三人,第一名徐培根,年十四,東鄕大徐村。第三屆顧福漕...

  • 文章赠给故鄕学子的座右铭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01期  作者:徐超材 出版时间:2007-10-10
    关键字: 故乡学子 座右铭 子弟教育

    (一)世界上的東西都不永遠是自己的,只有學問什麼人也搶不去。余數十年來去了許多國家,遇見了不少青田人,大都忙著經商賺錢,不重視子弟教育,非常替他們可惜。多年來我引導兒孫投身教育工作,現在他們執教國內的北大、清華、美國的加州大學,將專業學問傳授給年青一代,比賺更多的錢更有益於社會。(二)人生有限,如果見異思遷,四面開花,即使終身都在學習也成不了大器。在訊息爆炸的現代,更應把終身學習集中於一個焦點,才不會迷失於訊息海洋之中,才能使有限的生命昇華到無限的境界。...

  • 文章(肆、悼念怀亲)勉县中毕业学子从军报国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3期  作者:謝萬瑨遺作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绵江 家学渊源 国学造诣 县中 抗日 毕业学子

    绵江河畔管絃声,三载功名别聚成;立志应如班定远,请缨须学汉佟军;金鸥残缺凭谁补,铁马锋嘶系剑鸣;寄语诸子高堂在,他日安危扙书生。万瑨公由于家学渊源,复承杨公绍畔先生之调教,因而国学造诣颇深,诸多诗文创作,昔因战乱散失无存!每念及此,深感无奈!幸得堂兄世何就读县中时,正値抗日军兴,公在欢送毕业学子璧报上提辞,为其记忆叙述,并嘱期盼刊瑞金文献,以享鄕亲读者。让后人领会其文采;更感念先人爱鄕爱之情操,进而光之大之。瑞金黄柏村、谢世伊谨识

  • 文章三千学子聚母校百年沧桑话今昔

    来源期刊:《黔靈報導》 第19期  作者:毛鷹  出版时间:1998-07-25
    关键字: 黔西南民族师专 三千学子 优秀校友 校庆活动

    五月十四日,黔西南民族师专在兴义校园里隆重举行建校一百八十五年暨成立师专二十周年庆祝活动。这天,校园里繁花盛开,彩旗飞扬,汽球飘荡。蓝天碧云下,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千学子及在校师生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建校一百八十五年暨成立师专二十周年,畅谈著这所学府在近二百年间所铸下的辉煌成就。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重建笔山书院起,已走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道路。其间历经笔山书院、兴义高等小学堂、贵州省兴义省立中学、兴义中学、盘县省立师范学校、兴义

  • 文章偉奎詩選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4期  作者:藍偉奎 出版时间:1994-12-31
    关键字: 诗选 怀念故乡 勉励东溪学子 中秋节 散文诗联

    勗勉东溪学子考取水中东溪学子不简单,临阵磨枪闯学关,斩将搴旗显身手,凯歌高唱入云间。汝南子弟好儿郎,临阵磨墨进考场,牛刀小试有一手,金榜题名响叮当。怀故乡江湖野老结愁肠,怀念家乡不敢忘,敬老尊贤老吾老,低头泪下满衣裳。怀念祖居东溪村恒升楼千古东溪水长流,「阳春」瑞集「恒升楼」,「日新」月异「余善第」,「蔼吉」「罄宜」万载留。注释:我有鉴于早期来台族群,回大陆寻根不著边际,怅然而还,因之我将我家老祖宅,各栋楼名以及斗池门,编成一首诗,(按正屋曰:恒升楼,各

  • 文章談愛鄉與自強

    来源期刊:《南京通訊》 第5期  作者:陸昌寅 出版时间:1972-02-10
    关键字: 伦理文化 爱乡之心 自强之道 南京同乡会 乡人学子

    有消极的小我之爱,积极的大我之爱,更有体行默化,垂泽久远,足多风世的不言之爱;尝闻淸代嘉庆间,吾鄕有先哲秦易堂先生者,主讲钟山书院,日以鄕梓人才为念,偏于中庭,广植紫薇,昭示学子,勿负「薇垣」之志,唐以后称内阁为「薇垣」,居淸高之品,堪成辅弼之功,而鲜夺攘之习,正所谓要立志做大事,而不必居高官也。时人赞之曰:「种树正如培子弟,看花何祗到儿孙」,此种百年大计,笃爱之忱,发挥了无上的爱鄕爱国的热情,鼓舞了鄕人学子无比的高尙志节。君子爱人以德,眞堪称为爱鄕的巨擘。玆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