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历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專業至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05期  作者:嚴震銓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漫画 专业 学历 职业 求职要求

  • 文章陳漢清自述簡歷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21期  出版时间:1987-09-30
    关键字: 陈汉清 简历 学历 职务 业务

    原籍:浙江省定海县小沙鄕出生:民前十四年旧历正月十六日辰时即西历一八九八年出生于江苏省上海市学历:南京下关仪凤门初等小学 民前毕业南京城内文昌宫高等小学 民前毕业南京金陵大学附属小学 民国元年毕业南京金陵大学附属中学 民国二年至三年上海昌世中学 民国五年毕业上海圣约翰大学文学士 民国九年毕业东吴大学法学院 民国九年至十年上海法学院法学士 民国十七年毕业司法行政部法官训练所第一期 民国十九年毕业律师证书:民国二十年二月二十日司法行政部颁发律字第一

  • 文章小女呂錦珍領取奬學金感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7期  作者:呂鈞 出版时间:1979-07-06
    关键字: 奖学金 获奖感言 求学历程

    六十八年六月九日下午三時,我們浙江同鄕會,頒發第一學期奬學金,小女呂錦珍受領後,玆有數則感言,簡述如下:小女呂錦珍智力中等,容貌儀態平常,自國小、國中、高中、六十七年參加大學聯考,錄取政大新聞系,本來沒有突出的地方可値得報導的,筆者出生在嵊縣偏僻的鄕間,距嵊城二十餘公里,十七歲才到城裡,眞是孤陋寡聞,不能寫出流暢的筆調和婉轉的文字,每次報導的拙文坦率露骨,絕不含糊有兩可的文字,十足表現我嵊縣人耿直的性格,筆者曾在一一九期月刊中報導與馬躬耕兄同在防空學校服...

  • 文章我國第一位國家文學博士羅錦堂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8、59期  作者:吳月蕙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罗锦堂 求学历程 校园往事 学术成就

    夏威夷、中间穿插不计其数的世界性游历,罗锦堂「遨游四海,放眼天下」的心愿是达成了,在感情上,他却并非就是率性到一无故国之思的人,由于整个治学历程、问学师友,生活方式上,他都是「台湾系统」,因此他心底眷意最深的仍是台湾。一有休假,多半回台,面对国内的学术大环境,他也竭尽所能的提供建言,他提倡最力的就是:设置专门的「国际汉学研究中心」,并在国外广设联络中心,让台湾学者有更充分的世界性资讯,不致画地自限,他认为目前国内虽成立了汉学中心,但是组织太小,还应扩大,他理想

  • 文章虞山腳下一支梅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3期  作者:陳萬安 出版时间:2000-08-01
    关键字: 常熟 虞山 石梅小学 办学历史 教育特色

    常熟市石梅小学位于常熟市虞山东南麓,梁昭明太子读书台旁。至今已有九十七年的办学历史。学校有三十四个班、一七〇〇多名学生、一〇〇多名教职工。学校依山而建,校中有山,校舍高低错落,古亭长廊,绿树红花,颇具江南园林格调,是一所园林式学校。一九九三、一九九六年连续两次被省教委授予「江苏省模范小学」称号。并被国家教育部定为国家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劳技教育先进学校」。石梅小学校址为游文书院。我国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政治家,清朝同治、光绪两代帝师

  • 文章開闢通向新世紀的成功之路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3期  作者:徐和平 出版时间:2000-08-01
    关键字: 常熟中学 学风建设 教育设施 办学历史 改革

    程;环境课程蕴涵了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具有理想、道德、行为习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薰陶、环境保护等多种教育功能;活动课程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创设了广阔的空间。学校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自学、自治、自强」,的学风,「严谨、奉献」的教风。建成了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敬业奉献精神、较高文化业务素质的教育队伍,全校一〇八名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九〇·八%,高、中级职称占七九·六%。三名省级特级教师(其中一名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 文章刻苦奮發的閻振興校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5期  作者:胡有瑞 出版时间:1980-05-25
    关键字: 阎振兴 河南大学 求学历程 西南联大 台湾大学

    「我是一個很平淡、很平凡的人。」臺大校長閻振興平靜而滿足的這樣說着。初春的陽光,透進了寬敞的校長室中;推開了繁忙校務,閻振興喝着咖啡,走進了幼年的囘憶中。河南汝南東鄕的閻寨,自古以來就是一片窮鄕僻壤。「那是塊古老的地方;愈古老的地方,一定是塊大平原」;只是它離縣城五十多里,離鐵路就更需一百廿里了。交通的不便,加上地瘠民窮,於是,閻寨的人們就過着「靠天吃飯」的日子。「我們家境也不好;父親是師範畢業的,雖然是做過小學敎員、校長,可是我們兄弟六人,日子也就過得...

  • 文章配合國家的需要創造自己的前途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0期  作者:余曙勝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家庭情况 投笔从戎 学历 农业社会 工业国家

    电机科三年级;三弟余旭胜,就读于木栅国中三年级;四弟余必胜,就读于木栅国小五年级。由于父亲系一军人出身,治家严谨,兄弟均不敢懈怠学业。二、学历因父亲成家时仍服务军中,生活颇不安定,家庭常随军东搬西迁。我出生于嘉义,初学于台东岩湾国小,毕业于木栅国小,继升木栅国中,因东部敎学水准落后甚多,基础没有打好,以致参加高中联考,未能如愿进入理想的学校。今就读景文工商,经过五个学期,才迎头赶上同学;能够不断力争上游,将来毕业成绩,决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三我的志愿与希望我们的国家

  • 文章漣源一中簡介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5期  作者:漣源一中  出版时间:2008-02-01
    关键字: 校情介绍 办学历史 现代基础设施 湖南省涟源市第一中学

    教师一一五人,国家、省级骨干教师二〇余人,化学教师刘建成由国务院授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校园占地二四〇亩(含农场四〇亩),分为教学、生活、宿舍、运动、生产和花园六大区。近年来,学校先后投资五〇〇〇多万元,新建教工住房三栋、教学大楼一栋、大型学生食堂一栋、学生公寓四栋,办学条件日臻完善。校园四季绿荫覆蓋,鸟语花香,两次被评为「省园林式单位」。学校长期的办学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重基础、重能力、重教改

  • 文章懷念長郡中學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趙震鵬  出版时间:1984-10-15
    关键字: 长郡中学 人物回忆 教育精神 办学历史 校园教学概况

    湖南敎育的成功,國內學者謂淵源於湖南靑年的純樸篤實,蓬勃朝氣,湖南敎師的專業精神,有守有爲,加上校長的終身奉獻精神,形成湖南敎育界的優良風氣,奮發有爲,蔚爲湖南民性,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與成就,這些事例,我想擧出兩點加以說明:一、敎育的專業精神——在全國的敎育環境中,只有湖南的敎育界人士,幾乎都是終身的從事辦敎育的專業精神,他們都本着憂道不憂貧,謀道不謀食的精神去從事敎育工作,我們以設在長沙各學校而言,那些馳名國內的如明德學校的胡子靖先生,妙高...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