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季节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钱塘诗坛——思念的季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4卷 第3期  作者:夏澤霦 出版时间:2002-03-10
    关键字: 钱塘 思念 季节

    天高 气爽 枫红一叶秋黄花遍地燕儿南飞鄕思倍心愁※※※※※※啊!思念的季节遥望故鄕有我至爱的亲人不论人间和天上无论离我多久远思念的季节永远在我心中回荡※※※※※※回忆年少时光父母在堂 姊兄呵护萦萦笑语幸福写在脸上历经坎坷风霜如今 发已苍 视已茫去了何方我要向您们倾诉衷肠※※※※※※新的世纪一年过人们空怀希望只有更多的灾难和忧伤善良的人 无时不恐惧惊慌谁能解答人间何时才能和平安祥※※※※※※天苍苍 海茫茫遥望故乡的土地上思念的季节永远在我心中回荡

  • 文章(貳、民情風尙:)瑞金農諺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期  作者:劉繩逵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农谚 方言 节气 季节 耕种

    正月雷,二月雪,三月無水過田缺。淸明種芋,穀雨種薑。春社無雨莫耕田,秋社無雨莫種園。春霧茫茫旱燥田,夏霧茫茫穩吊船,秋霧茫茫旱死荔,冬霧茫茫雪滿天。穀雨前,蒔半田;蒔夏禾,餵雞婆。(夏指夏至)茄種花,茉種芽。淸明要明(天晴),穀雨要雨。懶人傍社(指到春社以前必須播穀種。案吾邑在驚蟄播種者爲最早)。三月種薯四月生,四月種薯四月生。芒種火燒天,夏至雨綿綿。芒種芒花開,夏至禾包胎。小滿唔滿,大暑唔管。雨滴殘燈碗,早禾僅把稈。烏雲攔東,無雨有風。懵懵懂懂,三年換...

  • 文章忆豫西关于季节的谚话从「阴历」不应称为「农历」说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0期  作者:李鐵聲 出版时间:1974-10-25
    关键字: 廿四节 季节谚语 农作关系

    最近居住任花蓮縣鳳林鎭的張芳堯先生,他是現任台灣省農會理事,自稱以七十歲老農身份向社會提出呼籲,認爲「陰曆」俗稱「農曆」的說法,貽害農業匪淺,因爲他發現到現在還有一部份胡理胡塗的人,耕作曆(也就是對農作物的種植和收獲時期)是參照陰曆的月旬行事的,若遇到有閏月的年份,往往有違農時,影響收成。張老先生眞是有心人,的確把「陰曆」叫做「農曆」沒有什應道理的,大槪是民國初年,甫行改用曆曆制,當時大衆傳播事業尚不發達,只有都巿和政府機關學校採用,一般鄕村農民爲仍沿用...

  • 文章庭園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11期  作者:周雋康 出版时间:1983-11-30
    关键字: 季节 鲜花 桃花 雏菊 梅花

    七里香一路恣意的嬉笑中圍出一方寧馨的天地各路英雄好漢共同織出歲月的菁華窗前嫵媚的桃花嬝嬝娜娜地迎着春神而來一季暄姘的杜鵑呢喃聲裏春意闌珊紫薇和軟枝黃蟬興高采烈的爲夏添了新裝柳蔭深處的蟬嘶沸騰了溽暑的旋律是丹桂的幽香滲涼了秋的訊息籬旁的雛菊低吟淺唱出西風的款曲冬的足跡近了是波斯菊在風寒中抖擻着繽紛的笑靨頂着霜風雪雨枝頭吐艶的寒梅幽幽的飄送着醉人的淸芬是送舊也是迎新

  • 文章象山測天農諺㈨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59期  作者:史致圻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象山 农谚 集锦 农业生产 季节

    火煙勿出屋,風雨來得速。潮水哈哈響,就有大風降(濱海區)。池魚若浮頭,嚴防大水流。燕雀高飛晴天到,燕雀低飛雨天報。蚊子聚堂中,明天穿簑篷。螞蟻築壩陣,雷雨盈寸深。田螺浮水面,風雨在眼前。螞蟻浮水面,下雨也不遠。海水黃牛鳴,天氣不會晴。天熱人又悶,有雨不用問。灶灰濕成塊,定有大雨來。煙窗勿出煙,一定是陰天。早晚煙撲地,老天有雨意。河裏魚打花,天天有雨下。池塘起泡天要變。陰瘡發癢天要變。

  • 文章象山測天農諺㈣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53期  作者:史致圻 出版时间:1998-08-10
    关键字: 象山 农谚 集锦 农业生产 季节

    久旱西風更不雨,久雨東風更不晴。早西夜東風,日日好天公。春來西風煞雨腳,勿等泥頭白(雨就來)。冬天西風煞雨腳,泥頭要曬白。夏至節前南風雨,夏至節後西風乾。西南轉西北,搓繩來綁屋(春末夏初)。入伏北風起,天空址雨旗。一日北風三日晴,三日南風別盼晴(冬季)。小暑風西北,鯉魚飛上屋(大雨)。南風暖,北風寒,東風澇,西風旱。雨後發東風,夜裏雨更凶。春分早報西南風,颱風害蟲有一種。清明前後北風起,風雨可在十日裏。立夏至秋分,一日東風三日霖。夏至東風惡過鬼,一斗東風...

  • 文章象山測天農諺㈦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57期  作者:史致圻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象山 农谚 集锦 农业生产 季节

    重陽無雨一冬晴,重陽落雨一冬冰。霜降日,霧蕩蕩,四十二天晴朗朗。霜降露水遍野白,小寒霜雪滿澗壑。立冬無雨一冬晴,立冬落雨到清明。小雪無雲天主旱,小雪發霧雨半年。大雪有雪是旱年,大雪不凍驚蟄寒。冬至天雨雪,明年有得吃。乾淨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乾淨年。小寒大寒都結冰,來年天氣暖盈盈。正月(農曆,下同)二十不見星,淅淅瀝瀝到清明。三月三,冷淒淒,三十五日蓋棉被。三月雨淋淋,五月漸漸晴。四月初八晴,高山好種菱。四月初八落(雨),低田曬起殼。端午落雨兆豐年,端午起...

  • 文章楓葉為媒冬牽秋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48期  作者:山東濟寧市 李惠 出版时间:2012-12-01
    关键字: 枫叶 秋天 冬天 季节 风景 散文

    秋去冬来,万物凋零。唯独那一枚枚似火的枫叶,在寒风中或摇或舞,演绎著两个季节的神韵。在我眼里,枫叶是一位善解人意的红娘,在她的牵引下,暮秋与初冬才得以婉约牵手、深情相拥。一直很喜欢沐浴在夕阳的余晖里,虽然已是满怀疲惫,我依然可以昂首仰望蓝天和那渐行渐远的云彩,然后陷入深久的遐思。就在回过神来的那一瞬,树上的枫叶已红到了极致。不经意间的抬头时,那被风吹得飞舞起来的枫叶,没有丝毫轻浮,看不到一点媚态,却又不乏质朴的风骨,我想,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枫之韵吧。我走上

  • 文章描繪大地情景的易經坤(☷☷)卦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8期  作者:楊遠岷  出版时间:2007-05-01
    关键字: 《易经》 坤卦 季节交替 自然规律 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吾老祖先们,居住其中,可能有几万年。由于惨澹经营,创造了悠久绵延灿烂的历史文化,至少有四千六百多载(从黄帝算起)[1]。先民对这块孕育我万代子孙及万物的大地,以行动和观察结果,认其情景正如易经坤卦所示,现说明于下:坤卦象征地,始于星云(Nebulae)顺利会合而成[2],像母马般的鎭定。一人抢先前往,会迷失方向,随从人后走能实现主张顺利到达。人适合于温暖地区居住,往西南较热的平地去会看到很多的朋友;往东北寒冷的高地走便看不到人

  • 文章(肆、故鄉懷舊)農諺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4期  作者:謝藻嶙 出版时间:1983-01-31
    关键字: 农谚 地方风俗 节气 季节交替 农耕

    ⒈交春晴,萬民無災樂太平;交春雨,日日昏黑到穀雨。 ⒉淸明晴一天,五谷豐登好過年。 ⒊雨水雨豐年,農民樂融融。⒋驚蟄冷,殺死虫兒禾苗生。 ⒌驚蟄鳴雷,多災多難不堪愁。⒍春分有雨五穀豐,個個農人喜融融。 ⒎淸明南風報豐年。⒏穀雨逢初一,疾病難度日。 ⒐立夏東風少疾病水菓結實多豐盈。立夏栽禾祗半收。 10小滿逢甲子庚辰日,定是蝗災無收益。 11芒種逢雷,端午逢雨,定是豐年唱歌舞。 12夏至西北風,瓜果受害果農瘋。 13小暑酷熱,五谷多不結。 14大暑不酷熱,一定冬天多...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