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孟子思想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蕭縣亞聖祠門聯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2期  作者:孟繁超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萧县亚圣祠 对联 孟子思想

    萧县城内亚圣祠,位于自由街,即旧名龙厅。先严庆猷公曾撰题对联,张之祠门,以明亚圣孟子之政治思想,及对我国文化之贡献。仅录以志之。轻辟贵民,千秋佳话;居仁由义,百伐完人。

  • 文章孔子的守义思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5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6-05-30
    关键字: 孔子 孟子 儒家思想 仁义思想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吿子上篇)。仁内,义外。仁是蕴于内的爱人之意与生民之心。义是由于内在仁心的推动而产生于外的正当行径。韩愈曰:「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原道)。论者以为孟子仁义并重,孔子则以仁学为中心,对于义则不甚重视。其实,论语一书中提及仁字固然很多,然论述义字者亦复不少。儒家思想以仁义为要旨。孔子为儒学的宗师,那会重仁而轻义。孔子、孟子同为讲道德,说仁义的圣哲。孔子曰:「君子喩于义,小人喩于利」(述而篇)。一般言之,君子为有才

  • 文章時代在改變?還是人在改變?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4期  作者:艾華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时代变革 改变 儒家思想 孔子 孟子

    首创「师夷之长以制夷」之说。的确是高明之见,想满清入关,历经十二主,二百六十八年,岂是偶然?正是采用「师华夏而华夏之」。虽然跟任何异族入侵中国一样,烧杀残虐,无所不用其极,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血迹斑斑。后来又兴文字狱,株及无辜,知识分子,草木皆兵。但是开科考试,笼络汉人,一般士子,尽入彀(巜)中。像曾国藩以一介书生,组织湘军,抵抗太平天国,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终致消灭,一时功高震主,格外戒慎恐惧,有人劝他取而代之,而国藩始终不为所动,儒家思想影响之深。汉武帝

  • 文章建議以孟母生日爲母親節的囘憶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方圓 出版时间:1981-04-15
    关键字: 母亲节 往事回忆 儒家思想 孟子诞辰

    等学者建议政府以孟子诞生之日订为国人母亲节,原文如次:罗光等六十一位学者建议政府,明订孟子诞生之日为国人之母亲节,意义至为重大深远。孟母三迁的故事,人多知之。可见童年时代启蒙敎育之重要,尤其环境对个人的影响至大,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子之所以成为圣贤,善养天地浩然之气,有「虽千万人,吾往矣」之气慨,虽天纵圣明,然亦孟母敎子有方,有以致之。今之母犹古之母。然由于经济进步,社会急剧变化,今之母亲多为职业妇女,过去「男主外,女主内」的形势,为之一变。故有

  • 文章談敬孝運動的意義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38期  作者:周凌瀛 出版时间:1980-01-01
    关键字: 敬孝运动 意义 孟子 《孝经》 报国思想

    孟子云:「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底豫,瞍底豫而天下化,瞽瞍底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要使天下化与天下之为父子者定,就是做子女的应该对父母行孝,简言之,也就是父慈子孝而后天下平,孔子继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一贯道统而作孝经,我国社会的精神基础才完全奠定,中华民族的道统规范才完全确立,绵延数千年而不绝。而今**祸国,人伦大变,孝道沦丧,大陆同胞过著牛马般的生活,凡我有血性的中华儿女,目睹**的禽兽罪行,能不大声疾呼,倡导敬孝运动,恢复民族固有

  • 文章人,爲何是「理性動物」淺釋(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43期  作者:黃紹華 出版时间:1991-01-15
    关键字: 理性动物 孟子 人类思想 哲学研究 荀子

    人蕴理智:何谓「理智」?就是孟子所说的「心之官」,荀子的「心有征知」。不过孟、荀所指的「心之官」或「心」,是就精神而言。西洋哲学家称「理智」为「精神能力」(spirtual power)。「理智」具有了解、判断、推论三大活动。「了解」是理智对于某种事物本质的一种认识;「判断」即认知二概念之关系而分离之或结合之作用。如铜为金属,是结合钢与金属之两概念。又如人非木石,是分离人与木石之两概念,此分与结合皆由判断而起之作用;「推论」是根据已知之事理,以推求未知之

  • 文章孟子的学术地位与思想(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5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4-05-30
    关键字: 孟子教化思想 民本思想 止战思想 君臣关系 政治治乱周期 王政思想

    政不如善敎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敎,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敎得民心』(孟子,尽心下)。八、民为贵『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乃是儒家共同信持的理论,而能进一步倡『君为轻,民为贵』新理论者,仅孟子一人而已。孔子『尊王攘夷』,不无重君之旨;『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似有轻民之意。用现代民主政治的标准以为衡量,孟子『君轻民贵』的思想,实较孔子更为进步。可惜,自秦汉迄明淸二千多年都是专制君王政体,孟子的学说,未能多所发挥,致使中国的民主共和政体,迟至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