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27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錫類藝苑序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9期  作者:張知本 出版时间:1976-04-10
    关键字: 忠孝 锡类

    昔圣人以治天下,求忠臣于子之门,涵义精微;近者号召忠于国家于民族,斯忠之发扬光大也。若夫君赐之肉,颖考叔请以遗母,亲馔之鸡,茅季伟不以饷宾;北堂萱茂,南陔兰馨;起居八座之荣,报答三春之意;宁非思不匮永锡尔类乎?夐哉力行将军所编锡类艺苑之有由也。力行将军籍隶湖北,县属沔阳,为世盛先生之次公子,聪颖罕伦,峥嵘头角,自入学黄埔,深沐薰陶,北伐东征抗日戡乱无役不与,其情殷报国,胥由母敎有以启之也。婴母知,陵母知忠,姜文芝太夫人有焉。力行半生戎马,殊疏

  • 文章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2期  作者:胡榮祥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孝经 孝道 二十四孝 孝养

    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之终也。」者,乃八德之先,人伦之本,为人子女,每受父母千万般的辛苦抚养。幼小至长大成人,无不是尿、便、病、疾,亲惜疼爱,瞻前顾后,其用尽心思,茹苦含辛,从不怨尤。俗云:「手抱孩儿时,方知父母恩。」往昔的帝、王、将、相、名人、英雄,所以能名垂千古,其背景都有着最伟大的父母,善尽职责的敎导和培养。而今自己都已生长成人,但双亲渐入老迈。为人子女者,要报答养育之恩,须顺敬事从

  • 文章河南人的道楷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1期  作者:吳延環 出版时间:1980-11-25
    关键字: 孝道 《三十六 蔡邕 岳飞 岳珂

    中国自古以来,以道治天下,百善为先。立法委员吴延环先生编撰「三十六」一书(民国六十八年九月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出版),盖所提倡道,发扬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精神。所选故事,皆属合情、合理、合法;笔势如行云流水,一往淸利;用字精当简练,扣合无间,不能作一字之损益,诚达于高度文学水准之杰构。在这三十六位道楷模中,河南人即有七位之多,约占五之一,足见豫人行并不后人。兹加以辑录,转载于本刋,以示提倡道及表彰鄕贤之至意。』编者谨志一、颍考叔 纯感君周朝

  • 文章(艺文天地)亲之道

    来源期刊:《豫聲雜誌》 第11期  作者:魏心香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父母 恩情 孝顺 孝道

    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道德的根本,中华民族的生存也,借此原动力而得延续,中华文化所以能在全世界放射奇特的光彩,便由于此。俗云:「百善以为先」,为八德之首,试想羊有跪乳之恩、乌鸦知反哺,犬重义气,生为万物之灵的人,如不知道,与禽兽何异,也不配为人。父母的光辉,与日月同光、同明,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水深,十月怀胎、三年哺养、七年恩养、十年培植,父母一团心血,完全用于子女身,父母饱受多少的艰难、困苦,舍己救儿、水火汤刀,关心挂虑,嘻笑则心为之喜,啼哭则

  • 文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9期  作者:馬麗 出版时间:1977-09-25
    关键字: 孝道 父母 伦理

    在我国民族道德,最重要的,莫如「」字。古往今来,不论个人修身齐家,乃至于治国平天下,都是以为主旨。 国父说:「现在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讲到字,还没有中国讲到这样完全。」由此可知,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精神,是完全寄托在「」字上了。父母生育我们,含辛茹苦至于成立,爱之护之,惟恐不及,眞可谓父母之恩,昊天罔极。对于自己的父母,我们如何能不呢?一个人对父母不,对兄长必不恭;对国家更谈不上忠了。因此,道是作人处世的基础,也是个人道德的出发点。靑年守则云

  • 文章顺父母篇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5期  作者:張緒培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孝顺 父母

    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负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顺,不之人罪孽深。家贪才能出子,鸟兽尙知哺乳恩。父子原是骨肉亲,爹娘不敬敬何人。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

  • 文章漫谈道与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46期  作者:西郭散人  出版时间:1990-04-20
    关键字: 孝道 孝行 父权 不言慈

    吾人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而是家规中的最主要者,「移作忠」,「忠臣出自子」,故可以治天下。孔子所作的「经」,阐述上自天子,下至庶人,中及诸侯、卿、大夫与士人等一切与的关系。因此,我国凡论及人际伦理,就会牵涉到「」。所以,「」在传统伦理道德所占的比重甚大。我国传统社会所重视的道和行,初以经和四书为依据,往后继续予以强调,将其含义作无限制的扩大,视为百行之本,百善之先。有人说:「古人之所谓道,不限于子女对父母所表现的行为,实际

  • 文章道含义与实践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0期  作者:胡榮祥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孝道 含义 孝敬 奉养父母 孝顺 实践

    吉安 胡荣祥诗经上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饭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心地观经」也说:「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若我往世于一劫,说悲母恩不能尽。」中国人一向重视道,十三经中便有专论道的经一书,此后在传统文化中,阐述经之论著,多达一百六十多版本。而硏究道的学者,大多认为「敬天事亲,推爱世人,眷顾子孙」之道,为我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得以存续延绵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道之重要。当今工商业

  • 文章感蔴糖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期  作者:楊智  出版时间:1969-07-10
    关键字: 孝感麻糖

    像贵州茅台酒、金华的火腿、良鄕的栗子……等特产,实不胜枚擧。因为大陆上的气候有序,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有严霜瑞雪的润泽,那大自然的造物在气候培养之下自是不同了,久客异地常感「鄕土风月爱最深,萍踪旅况总欠情」。台湾位于亚热带,日常所尝到的菓物总觉富于岛隅气息,虽属与大陆同一产品而味道廻异其趣,每一念及鄕土风味,不禁饶涎欲滴矣!我们僻鄕感土产蔴糖,凡是初识的朋友见面寒喧时总会提到:「府上感,噢!感出产蔴糖?」「是的,僻鄕感土产蔴糖。」蔴糖这一项小食品

  • 文章對詩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1期  作者:單磊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对诗 孝道 感悟

    从前有家老两口,住着破漏的草屋,儿子小两口住着新砖瓦房,两房隔窗相望,对比十分明显。老两口过著贫穷的生活,饥一顿、饱一顿;小两口过著舒适的生活,他们对父母的穷苦视而不见,置之不理。一天,小两口抱着儿子在屋内嬉戏,妻子出一主意:「今天咱以儿子为题做诗,你看怎么样?」丈夫拍手叫好。妻子说:「白胖小子长得强,长大定做状元郎,咱把儿子喂养大,儿居高官爹娘。」妻子吟罢,丈夫也不甘示弱,张口吟道:「抱起咱的白胖小,谁也不如我儿好,儿子本是亲骨肉,长大定能养咱老

共279条记录 1/2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