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大禹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紀念禹王聯句並序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9期  作者:陳大絡 出版时间:1997-09-10
    关键字: 大禹 联句

    浙江之绍兴,陕西之洵阳,皆有禹穴。山东济南之禹城,河南开封之禹王台,均为古蹟。「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左传·襄四年)山西河津之龙门,为禹所凿。「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唐·李商隐)夏禹治水,足遍九州;故称中国之地为禹甸。禹巡狩至绍兴之会稽而崩,因而葬焉。「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会稽禹庙联句)「中国之水,莫大于河;禹功之美,莫著于河。」(淸·胡渭)欣闻浙江省曁绍兴市,于一九九五年四月二十日,擧行祭祀盛典。络谨撰楹联四十则:大禹

  • 文章絲綢之旅紀游——白話詩草野叟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7期  作者:野叟 出版时间:1996-11-30
    关键字: 丝绸之旅 牡丹节 黄河 大禹

    第五十七首 黄河坝上大禹铜像高高立站在楚汉相争处第五十八首 牡丹园每年四月牡丹节九州富贵花争艳黄河大水涛涛流细想成败古训今四海文墨集故园咸叹时光不我留注—洛阳每年四月牡丹节,集中外文人于牡丹园吟唱,盛极一时,但为时仅十天。

  • 文章雄姿丽影大禹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1期  作者:蕭雲西·李文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大禹 神柏谷 大禹渡电灌站 工程特点

    仲夏五月,风和日丽,我们一行七人前往思慕已久的大禹渡游览。出芮城县,向东南行约五公里,疾行的汽车嘎然而止,只见在高高的山崖之巅,有一株径粗三米许之古柏,苍劲挺拔。相传公元前二一〇〇年,大禹治水时曾歇息于此树下。从这里观察黄河水势,并由此乘舟东渡凿开三门峡引水归道,大禹渡之名便由此而生。那棵古柏被誉之为「神柏」,古柏下的山沟,取名为「神柏谷」。汽车沿着陡峭险峻的山路盘旋而下,从车窗俯身鸟瞰,奔腾湍急的黄河和大禹渡的雄姿丽影尽收眼底。古老的渡口,虽不

  • 文章昔日豐鎬人文著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5期  作者:劉震慰  出版时间:1988-09-20
    关键字: 大禹故居 上林苑 净土树 鄠县 姬昌

    西安市之西,终南山之北,有一个小小的县份,名为鄠。「鄠」读作「户」,是一个很古老的地名,似乎并没有其他的解释。鄠县不太大的土地上,散布着许多历史古蹟,而且处处都値得凭吊。大禹故居三过村鄠县的西境,频临涝水,「涝」在此处读作劳。在涝水向北流入渭河的两岸,有一处小小的村庄,称为「三过村」,据说即是夏禹王的故鄕。连山易记载:「鲧封于崇」,鲧是大禹的父亲,崇即是鄠县一带,至今鄠县还有两座禹王庙,一在「花原操」禹王庙堡,庙前有一座「圣水池」泉水;一在「西北操」姚村

  • 文章書松潘縣長汪一能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1期  作者:熊公哲 出版时间:1972-09-01
    关键字: 大禹决川河 松潘 汪一能 以身殉职 馆刊

    古称大禹决川河,民聚瓦石;子产开亩树桑,郑人谤訾;禹利天下,子产存郑,而皆不免于怨。信夫民者可与乐成,难与虑始。又况承积玩之后,治顽梗之民,有如松潘县长汪君一能之督铲烟苗,竟至以身殉职,其事可伤,而其忠勇不大可矜乎!松潘故为川省边邑,汉夷杂处,种毒吸毒,直同化外,非一日矣。君莅任,疾首忧叹曰:此非地方官责乎!念非铲种,难期根绝。而奸民弗便,欲以众胁君,屹不为动。宣传也,劝敎也,谋之士绅,谋之鄕保长,凡官中所能先者,靡弗先,躬自督队,且劝且铲,敝神瘏口

  • 文章中國道統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3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炎帝颂 黄帝颂 大禹 文王颂 武王颂

    凤凰来仪。大智大孝,黎民所师。臣事其君,以舜为之。子顺其亲,以舜行之。大禹大禹夏后,生具四美。舜擧于尧,继鲧治水。八年在外,手足胝胼。厥躬不恤,念兹在兹。平治水土,百谷用成。禹迹天下,拯世济民。克卑宫室,致孝鬼神。飮食菲薄,黻冕乃新。善言则拜,善事则行。孔称无间,何德之纯。诸侯会同,万国宾从。受命于天,万世所宗。成汤颂成汤帝乙,圣德生成。葛伯不祀,往为之耕。伊尹适汤,修德专征。放桀南巢,诛罪吊民。三让天下,践位行仁。炎旱七年,祷于桑林。剪发断爪,自以为牲。皇

  • 文章大禹和祠山大帝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18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95-04-15
    关键字: 大禹 张大帝 冻狗肉 菩萨 张士诚

    水神。伍稼青先生说「祠山张大帝」,不知根据为何,据笔者所知水神或与水有关的神祇中没有姓张的,龙王主管两水却未见姓名,其像是龙形,当非张大帝。道教里有三官之说,所云三官,便是天官大帝,据说便是唐尧;地官大帝,据说便是虞舜;水官大帝,据说便是大禹。禹治洪水,有功于民,尊为水官大帝,自是水神。笔者经过长江上游,见江滨每多有伍相庙,伍相便是伍员;据说是江神,在他处或称潮神,也可算是水神。在四川、鄂西、黔省等山区,在山涧上筑桥,桥上或桥头,有建二郎庙以镇山洪。二郎是李

  • 文章紹興的禹王遺跡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1期  作者:筱臣 出版时间:1968-05-25
    关键字: 大禹传说 大禹 东汉袁康传 禹王庙

    大禹是传说中我们祖先第一个为民治水的英雄,他那种「八年在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勤劳治水的精神,一直在民间传为佳话,他的开发中国的伟大抱负,永远受到后人的敬仰。直到如今,在浙江绍兴的一座大禹陵,还是人们常去瞻仰的地方。大禹陵在绍兴稽山门外五六里,有筑在水中央的石塘板路和公路各一条相通,相传大禹东巡死后葬在这里。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靑年时期就曾上会稽(今名绍兴)探禹穴,到这里来采访过大禹治水的故事。史记「夏本记」上有这样记载:或云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

  • 文章北有黃陵·南有禹陵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5期  作者:北海  出版时间:1999-05-10
    关键字: 黄陵 大禹 禹王庙 会稽山 祭禹典礼 大禹

    离绍兴城五里之地的会稽山麓,是我国东南久负盛名的胜地大禹陵。大禹陵坐东南朝西,处在宛委、会稽、天柱三山环抱之中,面积达三七〇〇平方米。禹陵的左侧是禹祠,禹祠始建于夏少康之时。禹祠为近代重建,禹陵右侧是古乐亭,传为祀祭奏乐之所,亭旁有「碑廊」,内立秦始皇东巡会稽时命丞相李斯撰写的《会稽刻石》。由此循石级而上,便是「菲飮泉亭」。亭下一泓泉水清洌,浅而不涸,象征著大禹」一水清涵节俭风」的俭朴遗风。禹王庙坐北朝南,是一组宫殿式建筑。禹王殿高二十四米,宽二十四米

  • 文章河南先哲·聞人·古蹟·植物槪述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20期  作者:趙正朝 出版时间:1979-01-03
    关键字: 嵩山 神农氏 黄帝 仰韶文化 大禹治水

    称为辛氏,都于毫,在今河南偃师县。巢父、许由、二高士、尧以天下让之均不受,隐于河南登封箕山。舜封禹于夏,在今河南舜县。舜封其子商均于虞城。禹王台在开封演武厅之南,台下室内,陈列大禹治水工具,实禹治洪水,足迹遍于赤县神州,而八年于外任水利工程师,三过家门而不入,眞所谓「茫茫禹迹,画为九州;披星戴月,栉(质)风沐雨」是也。大禹治水吿成,理龟负文列于背,有数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畴。其文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而五居中。按汉书五行志言,周书洪范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