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大海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澎湖觀海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16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2003-11-10
    关键字: 澎湖 台湾 大海

    莽沧大海乾坤浮,澎湖群岛如铁舟。纵横岛屿罗列星,洪涛飞动银河秋。台湾前门天锁钥,排空白浪鱼龙跃。烟云缥缈蜃市高,僊阁玲珑气磅礴。飓风呼啸鸣巨雷,鲲鹏变化从南来,波澜壮阔气呑吐,风散妖雾洪濛开。我欲飓风登大陆,为国洗净山川辱。神龙奋鬣驱腾蛇,国土重光闯献覆。伟矣哉,澎湖形势固金汤,海上长城障八荒。天妃神杖精灵在,磨成十万利剑生光芒。

  • 文章孤島憶遊——東定山拾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16期  作者:慈舫 出版时间:1978-03-01
    关键字: 东定山 游泳 大海 冒险精神

    优游自得,享受着游泳的乐趣。为了考验自己的游泳能力,和磨练胆识,我们开始到岸边的大海去游泳,(按本岛四周水深都在三四十尺以上,没有浅水海滩可作游泳场)才发现了海水的秘密,也眞眞摸透了水性。原来同容量的人与水的比重,人的比重比水轻,海水的密度,要比淡水重,因为海水含浓重的盐份,因此人在海水中的浮力比淡水强,在海水中移动重物很容易。原则上人在水中是不会下沉的,所以在海水中游泳,更能发挥潜力,基于这个因素,学习游泳,并不太难,在入水前,只要你先有心理准备,平心静气

  • 文章絮語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08期  作者:海若 出版时间:2009-08-01
    关键字: 心桥 黑夜 大海 岁月 山峦

    (一)記得心橋已被摧毀,沉沒在黑夜的深海,斷橋的創傷,埋藏在我的心海深處。黑夜,不見海面的鮮紅,它的血己和海水混合,沉在深海的骨幹,將成為海底生物的隱藏之所。此後,我視線之外的你,如斷線的風箏,再扯不回來,祇有看著它慢慢地消失得無蹤。(二)蒼茫的大海上,與天空連成一體,青紅的電光一閃,一堆堆的烏雲等待命令。風己狂吼,雷己轟響,暴雨如射出萬千枝箭在海面,鷗燕受驚,振翅難飛,在狂風巨浪下,帶走了再不能吟唱的海燕。(三)山巒重重,海浪滔滔,如何心繫千萬里?我欲...

  • 文章读书掇拾《大江大海1949》所感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82期  作者:方孔 出版时间:2010-08-01
    关键字: 读书 国庆 阅兵典礼 大江大海 感悟

    前政府「转进」到台湾,三十年前为安定而整内,为生存而克难,为振兴而建设,在中国的大框架下,两岸分治,勉力进入小康局面;但三十年后呢?政客们居心叵测,挑拨族群,制造矛盾,金权腐败,恬不知耻,国势沈沦,令人悲愤。49年迄今,六十年来,多少人事创伤,多少变幻莫测,昔日的青壮日渐凋零,对父祖之乡的留恋,终也被时间淹没。今日的青壮那有乡愁,早已融入这块土地,六十年的往事犹如白头宫女谈天宝事了。读了龙应台著《大江大海1949》,引起了极大的震憾,49年时,在那动荡的年代,飘流

  • 文章懷念的結局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85期  作者:華明 出版时间:2011-05-01
    关键字: 龙应台 大江大海 书信 家境 乡讯

    龙应台的《大江大海》是叙述民国38年国共内战中,被汹涌的巨浪冲击的小老百姓,家庭破碎,个人孤苦,呕心泣血的故事,虽搜罗广泛,但也有「以偏概全」,遗漏了的,被时间埋没在灰烬中。这封信也算是遗漏的一个故事,对这个家庭的伤痛,悲哀又如何!请先读这封来信:伯母:多年未曾问候,抱歉之至。日前电话联系,聆听到声音,感到您思路清晰,记忆力强,60多年前的事,记忆犹新。您的思想敏捷,语言流畅,根本不像耄耋之人,又是语气响亮,底气很足,如中青年一样,必会成为世纪老人,在此

  • 文章流水絮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2期  作者:任翔 出版时间:1999-02-10
    关键字: 大海 流水 江河 雷电的凶猛 水滴 海风无情 大自然的循环

    妳什么时候到大海?我只是山间的一泓流水,要到大海的路还长得很哩!慢慢走吧,恕我再问问妳的目的。那还用说,我目的当然是浩漫无际的大海。到了那里,我可以自由自在;大显身手,所以,到大海是我唯一的愿望。可悲啊!我想妳的想法有些错误!妳的思想太单纯了!晶莹的体质还没有一点汚浊,含着甜美;显得活泼,妳若要到大海;是要经过很多崎岖的路,先到江河;但江河早已混浊!这时妳若想囘头,已无可能!一到大海,妳以为完成了妳的心愿!然而,大海茫茫,一望无际,海风无情;妳必卷入

  • 文章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阅后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8期  作者:謝桂光 出版时间:2010-04-10
    关键字: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龙应台 书评 历史资料 往事回忆

    文·谢桂光(注:「一九四七大江大海」作者龙应台之作品发表会。)深为当年前往接收时军容疲惫的国军抱屈以前很多报导或传述,当年胜利后前往沦陷区接收,同胞看到国军疲惫的军容、不振的军纪,多感失望、难过,甚至掩面落泪,也有不少的批评、责难,却很少看到持平解释、申辩,致使成见愈深,误会愈大。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何况是代表国家的军人!出现在胜利的场合,本应威武雄壮,昂首出现在同胞面前,但为何不是这样呢?成所谓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如追本朔源,梳理因果,换一副眼光、态度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