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大埔文化共返回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海外傳鄉訊 溫暖遊子心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廖世覺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大埔文化 海外同乡 二十周年纪念 大埔会刊》

    大埔文化积淀深厚,有「文化之乡」美誉,钟灵毓秀,人文鼎盛,近百年来,将领过百,名士风流,工商巨贾甚众,多在异乡或海外发展,成就非凡,大放异彩。大埔人的奋斗进取,是一首高低起伏的组曲,有慷慨激昂的节奏,也有忧愁哀伤的旋律,不管激昂或哀伤,总是带着大埔精神,展现出客家人坚忍不拔超凡气势的光芒!国际编号3611小行星,以「大埔县星」命名,是世界唯一;与2886田家炳星闪耀碧空、光照环宇、日月同辉。廿年前「大埔乡讯」顺应时代潮流而发行,内容简朴,编印精美,为故乡

  • 文章大埔客家文化村巡礼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楊燕秀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大埔 客家文化村 游览参观 官文化馆 民俗文化

    二〇〇七年仲夏的一天,雨后初睛,彩虹灿漫。笔者邀同几位文友驱车前往西河镇车轮村「百年张裕故居—大埔县客家民俗文化村」参观采风,一到村口,有一座民族形式「双龙抢珠」景区门楼,景区内有中国葡萄之父、张裕酿酒公司创始人张弼士的故居—光禄第、云禄第,张裕首任总经理张成卿故居—资政第,张裕华人酿酒师张子章故居。光禄第屋内设有张弼士馆、官文化馆、酒文化馆、大埔客家民俗、民居文化馆等展览馆。景区内风景美不胜收,文化底蕴浓厚,让人们身在其中,流连忘返。张弼士馆张弼士

  • 文章东势客传承大埔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林淳華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东势 客家文化 大埔 原乡文化 词典编纂

    东势客家庄举办老人客家歌演唱,让下一代重拾客语的兴趣。台中县东势鎭,是台湾高接梨发源地和中横公路的起点。在精致农业高度发展和观光人口大批进入之后,东势鎭面临大埔客家语言的流失,当地一群对于语言有兴趣的小学老师、企业家,为此组成「客家文化协会」,从语言开始,「光复」正在没落的客家文化。四年前,「客家杂志社」中区专员邱民雄,邀集杂志的忠实读者聚会,当时,这些读者相当担忧东势地区客语的流失。东势国小老师徐登志经初步统计,国小高年级一个班级中只有三到四人会讲

  • 文章我对《大埔会刊》的祝愿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0期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大埔会刊》 祝愿词文 客家文化 家乡文化

    你像一只百灵鸟唱出全大埔的心声,听着你的歌,我看到昨天——弹雨下搏斗的革命先烈,血海中挺进的三河义军……* * * *你是一只喜鹊,报著大埔的佳音,喜听着你的歌,我看到今天——乐助家乡的海内外贤达,敢创伟业的大埔干群……你是一管萨克斯,弹奏了50个冬春,曲里有客家文杰的华章。曲里有大埔文化的辉煌,我看到一位拓荒人,在希望的茂林、原野上,默默耕耘……* * * *你是一架现代化钢琴,主编和编委是弹琴的人。我愿做你的一个琴键,轻轻奏响自己的心。我愿你的琴声

  • 文章大埔姓氏禁忌趣闻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5期  作者:楊燕秀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大埔县 姓氏禁忌 民间文化 乡土趣闻 谐音

    引言大埔山区风俗凡做什么事都喜欢取个好兆头。且往往借助客家方言中的同音或谐音字取吉祥之意。如果遇到某些事物其本音或谐音有不祥之兆时,又往往采取避读方式,改用另外词语替代,笔者长期生活在本鄕本土,熟知大埔鄕村中的一些姓氏、过去也有一些特殊而不通行的禁忌,现将所知大埔姓氏中的一些避读记述如后。吴与鱼本地客家话,鱼与吴属同音字,念起来没有什么区别,读作「吾」,笔者属百侯人,与其他地区的人一样把上盘做菜用的鱼叫做「吾」。而在湖寮、吴、蓝、罗为村中大姓望族,若在

  • 文章大埔古塔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郭成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大埔县 古塔建筑 历史文化 古塔简介

    塔,梵语为窣堵坡或率都婆,为藏置佛的舍利和遗物而建造的。大埔县的古塔多为明、清时期所建,均为楼阁式的风水塔。这些古塔结构坚固,布局严谨,造型雅观,工艺精湛,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其中有些佳构更是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它们或隐于深山密林、奇山异石之间,或立于嶙峋叠翠的高山之巅,江干河畔,或置身于人烟稠集的市井之间,虽然所处不一,但都经历了百年乃至千年的风雨沧桑。大埔主要古塔如后:南安塔,俗称「凤西亭」,位于三河坝大桥上侧的韩江西岸,依山临江

  • 文章大埔儿歌赤梗子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楊燕秀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大埔儿歌 《赤梗子》 客家民俗 地方文化

    童年时代,在乡下生话,学唱了不少当日流行于大埔的儿歌,有些儿歌至今仍记忆犹新,且能琅琅上口,如《赤梗子》。该儿歌曰:赤梗子,赤丢丢。阿爷阿母带下潮州。潮州有脉人?有大舅,有细舅。大舅打个银灯盏,细舅打个银灯芯。上厅点火下厅光,照到新娘排嫁妆。开开笼,开开箱,照到一隔槟榔四四方。分兜爷食爷欢喜,分兜娘食娘思量。分兜嫂食嫂绣花,分兜哥食哥骑马。骑去哀姐门槛下,哀姐问其爱滋呀爱粄?唔爱滋,唔爱粄,三包丝线挂白马。「赤梗子」,是山野间生长的一种小灌木植物。茎

  • 文章大埔有「四乡」与「四名」之誉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劉秀香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大埔 声誉 文化特产 华侨 风物名人

    大埔县位于广东东北部,毗邻闽西南,古称「万川」,为百越之地。自东晋义熙九年(四一三年),设义招郡,至明嘉靖五年(一五二六年)重置定名大埔。历史久远,地灵人杰,名人辈出,民居名胜,人文景观,文化积淀深厚,享有「四乡」与「四名」的美誉。一、华侨之乡宋末元初,大埔人就开始远度重洋,在异邦建基立业,繁衍后代,目前全县旅居海外华侨,「三胞」多达五十万人,遍布世界五大洲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县内总人口五十二万多人为一比一。二、文化之乡明、清以来,大埔儒学盛行,人文

  • 文章大埔文艺界雅集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楊燕秀 簫紹彬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大埔文艺 文化交流 两岸文化 文坛集会

    时序已进入深秋的十月廿四日,适逢第二届世界大埔同乡联谊会召开之际。台北市大埔同乡会理事长罗绍新先生及理事兼台北《大埔会刊》主编廖世觉先生等假座大埔县城龙湖大酒店,邀请埔邑文学艺术界同仁雅集餐聚。应邀者有现旅居马来西亚年逾八旬的文坛老前辈、马来西亚专栏作家胡文彪先生。有文坛金凤的大埔文学艺术联合会秘书张红梅小姐。其他有曾参加中国首届世界兰花博览会,今年春又作为中国兰花协会考察团赴日本参加世界兰花博览会、中国兰花文化研究会会长曹展领先生。有中新社广东分社特约

  • 文章大埔文献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7期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大埔先贤 文章摘录 文化教育 风俗习惯

    城记 饶相三河鎭距郡城北二百余里,梅溪趋其东,程江绕其西,杭川经其北,三水聚会于此,故曰三河。西通两粤,北达两京,盖岭东水陆之冲也。嘉靖初年,于鎭北三十里建大埔县治以辖之,四境宁谧,生齿日繁,商舶辐辏,遂称雄鎭。岁庚申夏,巨寇张琏,聚党攻破,大肆荼毒,嗣而倭夷踵至,据为巢穴,脯肝飮血,焚杀之惨不可言,遗民奔窜,庐室邱墟,鎭之士民,始议筑城堡以为保障,吁呈郡邑,时前令马君俶芳上之监司冯公皋模,檄行查议。易曰天险不可升,地险山川邱陵,王公设险以守其国,三河之民

共23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