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复旦大学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的母親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60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67-08-01
    关键字: 三一八慘案 复旦大学 追忆母亲 八十寿辰

    母亲笑着说:你们那里知道寡妇孤儿在这恶劣的社会上所遭遇的痛苦,自从你们的父亲惨死后,你们看见我白天打起精神料理家事敎养你们,你们那里知道我在背地里是随时以涙洗面呢?母亲的话,使我们兄妹感动得无言以应。此后为了助理母亲照料家事,二弟于中学毕业后即辍学留家。随即与钟泽荣女士结婚,并负起当家的责任。大妹于中央军校女生队毕业后,一度服务军中,旋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于十九年在重庆与江君仲瑞结婚。二妹毕业于重庆大学,三十年与刘君自尊结婚。三弟毕业中央大学,于三十三年与夏培

  • 文章回憶母校大夏大學(下)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94期  作者:周希舜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求学回忆 大夏大学 复旦大学 贵阳 弘毅中学

    办公大楼与教员宿舍,教育馆与实验小学,又扩增加建了教职员宿舍一幢、小洋房,这些建筑旁倚丽娃栗妲河,以整个园区言均在一个美丽的花木丛中,风景幽美宜人,眞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好景不常,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寇在卢沟桥制造事端,引起全面抗战,同年八月十三日日寇在上海开衅,大夏为拥护国策,以为长期抗战准备,与复旦大学合组二所联合大学,分设庐山、贵阳两地,不久以庐山迁渝之第一联合大学为复旦大学,以迁贵阳的第二联合大学为大夏大学。贵阳大夏大学初在市区南明河畔的讲武堂遗址为

  • 文章關懷桑梓 遺愛堪欽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8期  出版时间:1982-08-10
    关键字: 吴南轩 复旦大学 遗嘱 心理卫生协会 同乡会 捐赠

    吳故南軒先生,籍儀徴,畢生盡瘁敎育,曾任復旦大學校長,誠信廉樸,其夫人張麗淸女士勤儉持家,節衣縮食,致筆耕所得,積有餘儲,因張夫人先逝,南軒先生特於中華民國六十九年十一月九日立有親筆遺囑,「堅囑其喪葬絕對從簡,不組治喪會,不發訃,不追思,不公祭,不收禮,不誦經,不燒紙。堅持穿生平舊衣服,即冬用中式長抱、短襖西裝袴,不要浪費另製衣服。」並將其遺產分贈各敎育、慈善、公益機構。計:私立復旦中學百分之九十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百分之一點五,私立天主敎聖母安老院百分...

  • 文章我在复旦大学的光芒与复旦中学的奉献(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6期  作者:高永祖  出版时间:2006-02-05
    关键字: 复旦大学 胆识过人 修习国学 执教 优异成绩

    我民國十四年生長在江蘇武進三河口鎭。我上有兩位哥哥,大哥繼祖,北京大學經濟系畢業,二哥植祖,中央大學電機系畢業,美密西根大學碩士,未獲博士學位因病在美失蹤了,大姊靜華,中學肄業曾當國小教師。到我懷孕時母親吃了許多藥物打胎,因爲我命大還是生了下來。但幼兒時經常「起驚」,昏厥不省,緊急救治醒了過來。後來經無錫名醫診斷,說不必吃藥,但每天來吃橄欖核的仁四分之一盅,一日三次,至多一年可以痊癒永不復發。爲信任醫師,買了很多大蒲包的新鮮橄欖,由我媽媽親手用稱錘敲破核...

  • 文章国立复旦大学河南同学录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3期  作者:許逢熙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复旦大学 河南同学 同学录书序 俚语 故乡发展

    窃常思挽救之术有三:曰向上、曰向前、曰向外。向上者日进高明,永无止境;向前者为民前锋、决不落后;向外者,不仅作一乡之善士已也。夫向上、向前、向外之不已,固非中道,然以之补向下、向后、向内者之缺,或即中道焉。余持此说久矣。复旦大学河南同学会将有同学录之刊,征序于余,因以此说赠之,既以励诸生并以自励。附注:本文于民国卅三年写于重庆,作者许先生时任国立复旦大学训导长。此篇系汪洋先生提供。

  • 文章我在复旦大学的光芒与复旦中学的奉献(四)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9期  作者:高永祖  出版时间:2006-05-30
    关键字: 复旦中学 复旦大学 文学成就 教职经历 同乡会

    最高级的饭店,钱都是由我付。他问我你那儿来的钱,我告诉她,上海中央日报优待复旦大学师生,对折收费,由我负全责,也由我亲自送报,每月我的收入很可观,她由此更尊敬我了。有一次,他来信要我代她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整洁为强身之本」青年守则的一条,我到图书馆一个小时完成,全文大旨是整是整齐,是心理卫生,洁是清洁,是生理卫生,两者兼顾自然可以强身,人人强身,自然可以强种强国。中间穿插了许多中外名人的格言,全文立即用限时专送信函寄出(刚开办不久)。十天后回信说老师批语很好

  • 文章悼張雄世學長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4卷 第4期  作者:易中達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 张雄世 复旦大学 中央警官学校 《故园诗话》

    张雄世兄浙江浦江人,出生于民国二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旋考入陆军官校特训班,抗战时任青年军副团长。胜利后国军裁减,奉命考入中央警官学校警政班,与笔者同期同队,毕业后雄世先奉派任上海警察局分局长,至大陆变色乃随政府撤退来台,转任高雄市第一分局、中坜分局长,不久调任宜兰县局督察长,因绩优调升中央警官学校教务处长,直至届龄退休。悬车陋室,颐养晚年,优游林下,啸傲烟霞,吟风弄月,寄情风雅。雄世兄文学造诣精湛,尤精诗词,其历年随兴之作,编著有『枕戈珠帘诗词合篇

  • 文章我在复旦大学的光芒与复旦中学的奉献(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7期  作者:高永祖  出版时间:2006-03-15
    关键字: 复旦大学 读书通讯 写字神速 第一名 求学生涯

    由于复旦大学在上海无法生存,经蒋寿同教授引导,方县长全力支持愿协助搬来江阴,校舍开办费用由他全部负责。这事后来没有成功,但蒋先生却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入狱,在抗战胜利前获释。我俩也有了很深情谊。抗战胜利,他劝我进复旦,因复旦在后方已是国立大学,要回上海不能不承认老校长李登辉先生在上海的学生。于是在方老师支持下,立刻到上海考复旦大学,先进中国文学系,将来再转新闻系。我整整有一年多没有接触高中书本,我考进了,后来系主任应功九先生告诉我,我的国文与数学都是九十五

  • 文章我在复旦大学的光芒与复旦中学的奉献(三)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8期  作者:高永祖  出版时间:2006-04-20
    关键字: 复旦大学 中国文学 执教生涯 考试 生平事迹

    认为是国特,但我从不掩饰。当时重要的共特是交大的江泽民与复旦的姚文元(也是复旦新闻系低我一班的同学)。我最强列的表现有两次,都已到了三十八年的春天。由于上海学校的罢课,总由复旦发动,总由新闻系带头。当时的新闻系主任是陈望道先生。他是最初成立中国共产党八位发起人之一,国共合作时期加入国民党,始终潜伏在党内做分化工作,当了很长时间的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新闻馆就成了他们的大本营。我曾经在他执教四十年六十生辰的集会中,因他曾以「修辞学发凡」一书著称于世,我忠诚劝告他

  • 文章(捌:悼誄)袁嘉俊先生生平事略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5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87-03-29
    关键字: 袁国雄 复旦大学 陆军指挥参谋大学 奖章 教育工作 追思悼文

    袁故国雄先生字嘉俊,生于民国十三年十月十五日,江西省瑞金县万田鄕人。祖父观桴公逊淸武进士,父上仑汉章公,旧制师范毕业,任小学校长十余年,暨县议员,兄弟姊妹八人,为邑世家望族。先生毕业于上海国立复旦大学,政战学校高级班,陆军指挥参谋大学,曾任敎员,民政科长,自大陆剿匪转进来台前,策动袁氏家族从军,报效党国,初任营指导员、团主任、处长政战部主任、马防部主任等职,均于任内建树卓著,获层峯颁授勋奖章十余座。民国六十三年退役后任职私立健行工业专科学校,从事敎育工作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