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方风俗共返回8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鳳翔三寶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7期  作者:郭有文  出版时间:1989-11-01
    关键字: 凤翔三宝 地方风俗 名产

    東湖的柳,女人的手,柳林的酒。鳳翔是陝西省西部的一個大縣,也是隴海鐵路、虢鎮車站以北約四十多里的一個縣城。從前是府治,因而有人簡稱西府、城牆很厚,外部及女牆為磚砌成,內部全為泥土。民國三十七年在軍七分校受訓時,就是駐在鳳翔縣城內的師範學校裡。因為學校離南門很近,我們就在城牆下挖掘防空洞,以躲避敵機的空襲。鳳翔城裡只有東、南、西、北四條大街,以及東關。所有精華也都集中東大街,政府機關在街的中段,又稱縣門。最熱鬧的地方要算東關了,這裡有很多貨棧經營棉布、藥材...

  • 文章出閣聲中的矛盾迷信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期  作者:康健 出版时间:1970-10-01
    关键字: 迷信 地方风俗 上轿饭 结婚习俗

    敝邑(鎭海)昔時風俗,女兒於歸之日,有二件迷信擧動——「倒火囱灰」和「上轎飯」。迷信行為,凡事皆有,到處可見,何足為奇,不値一提。但是後述二件迷信,均含有矛盾性質,故特寫出,藉博諸位靑年同鄕們一笑。倒火囱灰女兒出閣,為父母者,誰不希望乾宅從此家道興隆,添丁加財。一來可以自詡,我的女兒八字生得如何好,二來使女兒獲得一切享受,名利双收。正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於是,女兒上轎坐定之後,在她足下,放置大號火囱一隻,內盛火缸(存放爐灶剩餘柴火之具)中的柴火,熱氣...

  • 文章鄉諺脞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期  作者:湯强 出版时间:1970-10-01
    关键字: 谚语 方言 风土习俗 地方风俗

    只有中意、沒有做意「只有中意,沒有做意。」這句鄕諺,應用在老闆和夥計,主人和傭人之間。中意兩字,明顯地指出夥計和傭人,所作所為,中了主子們的心意。做意兩字,頗覺費解,大槪係出自發明此話者的杜撰,上句中意,下句做意,唸起來比較順口及押韻吧?不過做便是工作,毫無疑義。其解釋不出乎主子們歡喜你,假使你的工作成績,稍為馬虎一些,沒有多大關係。否則,你拼命辛勤勞苦,也是枉然。欲博取主子們稱心中意,你必須要懂得我國舊時官場中所謂「仰體憲意」的訣竅,處處要迎合上司的心...

  • 文章鄉諺脞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1期  作者:湯 強 出版时间:1970-10-31
    关键字: 谚语 方言 地方风俗 风土习俗

    養生臺灣有「養女制度,寧波也有「童養媳」風俗,前者極普遍,後者不多見,性質大同小異。「童養媳」,阿拉家鄕稱爲「養生媳婦」,簡呼「養生」。產生於貧苦家庭,因女兒過多,生活上無力負擔,當女孩在六、七歲的時候,託人介紹,無條件送一、二個給別人家做「養生」。對方當然也是淸寒之家,誠恐兒子長大,若要討一房媳婦,三聘六禮,結婚費用,籌措非易,趁早物色一個「養生」,將來男女成人,草草完婚(鄕俗叫做「抓出拜堂」),了却向平之願。雙方同意,女孩立刻過門,命運註定,做「養生...

  • 文章鄉諺脞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2期  作者:湯強 出版时间:1970-12-01
    关键字: 谚语 乡俗 迷信 地方风俗 语言习惯

    烊銅手凡專門人才,技能特出者,均可稱「手」。藝能冠於全國者,稱「國手」。如林海峯鄕長,棋藝超羣,名震三島。(裴説詠碁詩:「人心無算處,國手有輸時。」)中華少年棒球隊,球藝湛深,蜚聲國際。高明醫生,着手成春,(晉書:「上醫醫國,其次救人。」)之輩是。藝能冠於儕輩者,則稱「××手」。如昔時執行斬首,有獨到功夫者,稱「劊子手」。剪綹之流,手法敏捷者,稱「扒兒手」。代人參加聯考,居然金榜題名者,稱「槍手」。還有對炒熟食品,有專門技巧者,稱「某炒手」之輩是。他們之所...

  • 文章鄉諺脞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3期  作者:湯強 出版时间:1971-02-01
    关键字: 乡谚 谚语 地方风俗 风土习俗

    心急生小娘家鄕習慣,呼女孩爲小娘,實在不大好聽還有呼爲小娘皮者,則更不堪入耳矣。生性躁急的人,做一樁事情,但求迅速,不顧利害重輕,結果失敗無疑。鄕諺對於這類人物,往往用「心急生小娘」來比喩之。其用意在昔日封建思想重男輕女的時代,生下小娘,當然難以稱心愜意,而大失所望。時至今日,男女平等,乾坤一體,兒子將來可以成龍,女兒也同樣可以成鳳,不合情理的觀念,早不存在。所以這話,已成過去,祗好束之高閣了。不過此話,倒含有幾分醫學常識,根據中醫書籍記載,夫妻同房,男...

  • 文章鄉諺脞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4期  作者:湯強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谚语 民俗 地方风俗 风土习俗

    空沙袋救火救火材料,當然以水和沙爲主。現代科學發達,尙有滅火泡沫,滅火藥水,用法簡便,效力宏大,若能使用及時,可消弭災害。當火警發生之初,用沙來掩,實比其它東西爲佳,所以有防火設備的地方,莫不置有沙袋,以防萬一。身邊不名一文之人,參加方城之戰,僥倖獲勝,死裏逃生。如果敗北,荷包裏挖不出錢來,馬脚立露,窘態畢現,同局之人,就要用「空沙袋救火」這句俗話來諷刺他。雖然同桌之人,非親卽友,彼此不過取笑性質。但細味其語,異常尖刻,請問帶了空沙袋來救火,目的何在?弦...

  • 文章鄉諺脞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8期  作者:湯強 出版时间:1968-12-01
    关键字: 乡俗 谚语 地方风俗 地方病

    買柴病瘧疾乃按時而發的寒熱病,病原體爲瘧蟲,由瘧蚊傳入人體而起。病狀先寒後熱,汗出即解。有每日發者,有間日發者,有三四日一發者。此症對身體健康,雖然沒有多大影響,但久發不愈,會變成貧血脾腫等症,致而發生嚴重後果。不過近年來,衛生當局,預防周密,更兼醫藥發達,此症早已銷聲匿跡矣。阿拉家鄕,稱瘧疾爲「買柴病」,其用意據說,是此症發作時,患者必先全身發抖,斯時,厚衣不暖,重衾不溫,在無可如何情況之下,惟有買柴生火,袪除寒氣。想此亦不過說說形容而已,從來沒有耳聞...

  • 文章鄉村過年舊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期  作者:李子瑜 出版时间:1969-02-16
    关键字: 宁波 思乡之情 过年习俗 地方风俗

    故鄕節俗,一年四季,名目極多,其中要算過年,最爲繁重,貧富都要張羅;在早年農業社會中,農民辛苦了一年光陰,田裏生活,可以息歇不幹了,每家多少有自釀的老酒,和成羣豬羊鷄鴨,在此時節,可以宰殺,恣意享受一番,平時省吃儉用,爲了擺擺新年場面,充充濶綽,也捨得買布做新鞋、縫新衣,因此在吃和穿的問題上,必須經過忙碌和打算,來迎合過年的環境。撣塵——鄕村家庭的主婦,對陰曆年第一個反應,是所謂「撣塵」,在平時一般掃地單掃地中央的情況下,一到年終,積聚在門檔壁角等處,還...

  • 文章鄉諺脞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期  作者:湯強 出版时间:1969-02-16
    关键字: 谚语 方言 地方风俗 风土习俗

    好做酒·壞做醋酒和醋均屬調味品,不過在烹飪上用量不多而已。酒本爲筵宴中不可缺少的飮料。有劉伶癖者,一杯在手,萬慮全消,大有「人生有酒須當醉。」「但願長醉不願醒。」的勝槪。醋在化工方面,有廣大的用途。此外,非但沒有人牛飮狂喝,即使淺斟低酌,也可說絕對沒有的。惟有心中含着酸溜溜成份的人,世俗稱爲吃醋。關於吃醋的典故,曩在前人筆記中,看到有這樣一段的記載:唐太宗賜任尙書美女兩名,任夫人不納,太宗大怒,命內侍重行送去,外加毒酒一瓶,傳下口諭,命任夫人兩者任擇其一...

共87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