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方特色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三北的俚語(四)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27期  作者:黄影帆  出版时间:1979-02-01
    关键字: 三北 俚语 地方特色

    (續上期)157、過酒過飯:卽下酒下飯的小菜,鄕人云下飯是名詞,過有動詞形。158、噴香:亦卽香噴噴,如飯煮熟時噴香。159、賊臭:描寫其臭云賊臭。160、澄亮;器物或頭髮皮鞋光亮云澄亮。161、墨黑:描寫物件之黑,澄亮墨黑雖然是極普通的字面,但也只有甬人用得多,黑良心亦云「良心墨黑」。162、曾冬(寫音)曾是描寫不出聲但並未熟睡着,如人失眠,並不起床,胡思亂想不出聲等天亮云「曾冬」。163、隔一隔:是描寫人際關係,非親生子叫隔一隔,三北人特殊形容語。164、一只爹一只娘:描寫...

  • 文章常熟人與廣播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52期  作者:胡大鈞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常熟 广播 节目 地方特色 听众

    使常熟人收听广播更为方便,更有质量。随着改革开放,常熟的广播节目也更加丰富多彩。每天节目播音达十六小时以上,早中晚的新闻节目会播报最新的政治、经济大事和文化、社会新闻等;天气预报、空气质量日报、股市行情、房地产交易信息等服务性节目也成为常熟人日常生活的伴侣:而各类音乐、戏曲等广播文艺节目也是色彩纷呈、各具特色。値得一提的是:常熟人办广播、听广播,很注重体现地方特色,这当然也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使然。也正因如此,常熟电台的广播节目自八十年代以来共十二

  • 文章廬山「三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2期  作者:陳世斌  出版时间:2000-11-01
    关键字: 庐山 石耳 石鱼 石鸡 民间传说 地方特色

    九江 陳世斌奇秀名滿天下的江西廬山,作爲「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不僅有豐富的文化底蘊,還以其別具一格的特產而稱奇。廬山的石耳、石魚、石雞便是不可多得的夏令佳肴。石耳:與黑木耳同科,但比黑木耳肥大、厚實,是一種野生在人跡罕至的懸崖陡壁上的肢菌植物。子實體呈黑褐色,同所依附的岩石顏色相近,表皮有絨毛。多年生,年歲愈久,其個體愈肥大,形狀扁平如人耳,故名「石耳」。石耳以廬山上的五老峰和鐵船峰所產爲最佳,不僅數量集中,而且質量好。五老峰,巉岩怪石,...

  • 文章中國第一水鄕——周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1期  作者:周金芳 出版时间:2001-10-10
    关键字: 水乡 周庄 江南古镇 游记 交通 地方特色

    早上七时起至下午四时止,每半小时一班车,旅客稀少时,酌量调减车班。在上海有二大旅游线起点发车站,由游客自选——㈠上海虹口足球场2号扶梯下候车大厅上车:游客由上海市区搭公交车(即公共汽车)七〇、五二、五一、一一〇、五五二、一三九、一八、二一号,或乘轻轨明珠线(二号地铁)可到。㈡上海八万人体育馆12号门、5号大扶梯下候车大厅上车:游客由上海市区搭公交车四九、十五、八九、一一一、九二、四二、一〇四号,或地铁1号(上海人称为老地铁),在上海体育馆站出口即达。公交车

  • 文章活色生香寧波話(十五)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68期  作者:周時奮 出版时间:2008-03-10
    关键字: 宁波话 方言 地方特色 风土习俗

    薄舀舀 汁液稀薄。舀,舀水,引申為稀薄得可以舀。例:「薄舀舀一碗羊肉粥,吃倒咋好吃呢。」韌佝佝 韌而有彈性。佝,佝縮,引申為可彈伸,音「苟」。例:「牛皮糖吃起來韌佝佝。」長猛猛 漫長。猛,比喻程度。例:「這埭路走起來長猛猛。」矮鼓鼓 矮而有些胖。鼓,矮胖如鼓。例:「這人有眼生得矮鼓鼓。」又作「矮熅熅」。熅,蹲。短簇簇 比較矮胖。簇,短簇,音「絕」。例:「介貴鮑鰻,我只短簇簇買一局(截)來。」

  • 文章活色生香寧波話(十六)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69期  作者:周時奮 出版时间:2008-04-10
    关键字: 宁波 方言 地方特色 地方语言特色

    方敦敦 方而穩重。敦,敦實。例:「方敦敦介一張面孔。」癢嗖嗖 有些癢的感覺。嗖,如風吹過。例:「背脊癢嗖嗖,搭我搔搔其。」痛稀稀 有些痛。稀,依稀。例:「牙齒有眼痛稀稀。」壽得得 言行不得體,傻乎乎地惹人討厭。得得,得意的樣子。例:「人莫做嚦壽得得。」惹得得 有些異樣出格,惹人厭煩。得,自以為得意的樣子。例:「別人都勿響嚦,其還惹得得介來咚講。」呆性性 傻乎乎,或笨重。性,本性。例:「這張桌子做嚦呆性性嗬。」蔫糟糟 色澤陳舊,不新鮮。蔫,音「厭」;糟,酒...

  • 文章江西諺語乙束(續廿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9期  作者:曹端羣 出版时间:1969-06-02
    关键字: 江西谚语 民俗习惯 地方特色

    六二七、積德積德,兩眼漆黑。六二八、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六二九、人心是肉做的。六三〇、强中更有强中手,惡人自有惡人磨。六三一、牛大踩不死螞蟻。六三二、心無二用。六三三、一個女兒許二十四個郞。六三四、一隻手抹二十四個螺螄。六三五、痴心女子負心漢。六三六、瞞得過人,瞞不過神。六三七、欺得了人,欺不了天。六三八、有寃報寃,有仇報仇。六三九、明九暗七難過關。六四〇、日頭照夜,澎犂澎耙。六四一、矮子矮,一肚壞。六四二、童言婦語,百無禁忌。六四三、心大礙肝。六四...

  • 文章江西諺語一束(續九)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期  作者:曹端羣 出版时间:1967-10-02
    关键字: 江西谚语 风土习俗 地方特色

    二四三、牆上一棵草,風吹兩邊倒。二四四、賭博場中見性情。二四五、不是孝子,難作忠臣。二四六、狗是忠臣,貓是奸臣。二四七、先謀家狗,後謀家財。二四八、打狗欺主。二四九、好狗不擋路。二五〇、離了狗屎,不成花園。二五一、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二五二、貓不髒天,狗不髒地。二五三、狗口裏長不出象牙。二五四、好吃的菜,不放筷。二五五、好吃不留種。二五六,好事多磨。二五七、好心有好報。二五八、打在兒身,痛在娘心。二五九、恨鐵不成鋼。二六〇、不是寃家不聚頭。二六一、黃...

  • 文章廣東三寶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張演欽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广东省 地方特色 粤剧 粤菜 岭南文化

    小型廣東音樂演奏嶺南文化最突出的代表——粵劇、粵菜、廣東音樂將申報「人類口頭及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人譽為「廣東三寶」。粵劇:嶺南文化最傑出的代表廣東地方誌館調研員龔伯洪說,粵劇是最能體現嶺南文化的文藝品類之一。他講了一個故事,說明粵劇具有嶺南文化的兼容性、創新性、商業性。上世紀三十年代,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為推出與外國競爭的產品——白金龍牌香煙,決定以粵劇做為宣傳,於是有了名伶薛覺先的粵劇《白金龍》。劇本由美國電影改編,卻按照中國傳統劇曲才子佳人的戀愛方式和...

  • 文章門板飯·健兒肉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2期  作者:詅癡 出版时间:1971-02-28
    关键字: 浙江 门板饭 健儿肉 随笔 趣闻 地方特色

    門板飯 浙江地方,有這麽兩句民謠:「杭州杭鐵頭,蘇州蘇空頭,」這說明了杭州人正直勇敢的天性,和做事不怕碰釘子的實事求是的精神,頭像鐵一般硬的服務精神。「杭鐵頭」做事的確肯負責任,肯肩木梢!從政如此,經商也是如此,「門板飯」就是很明顯的一個「鐵頭商人」例子。所謂「門板飯」,的確是最經濟實惠,便民利民的平民化吃飯處所。在杭州二輪以下的菜館,都帶賣「門板飯」,以嘉惠勞力及貧苦階級的人們,樓上是雅座,招待吃點菜及設整席的顧客,門口賣「門板飯」。「門板飯」,顧名思...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