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方民俗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點兵——故鄕遊樂記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1期  作者:文登秀  出版时间:1987-07-01
    关键字: 点兵 地方民俗 游戏 实施程序

    「點兵」。「點兵」是一種遊戲。我所以選用「點兵」這個題目,曾經思量了好一陣子,我說的「點兵」,可不是木蘭詞中的「可汗大點兵」的「點兵」。我說的「點兵」就是咱們家鄕——陝西,男孩子們玩兒得一種具有軍事思想的遊戲。記得小時候在家鄕,與同輩們也玩過這一種遊戲。那時候的家鄕,純係農業社會的型態,其結構旣簡單、又純樸,每年當農事結束之後,即將進入冬季,這時候事情比較少,一般靑少年(十至十五六歲)便經常利用傍晚,或二三十,或三五十、相聚在一起,作各種戶外活動或遊戲,...

  • 文章滿座皆歡的「酒令」

    来源期刊:《浦東》 第73期  作者:朱寶興 孫鐵群 出版时间:1993-08-25
    关键字: 酒令 地方民俗 九摇头 筵席

    酬酢場合,觥籌交錯,席上好杯中物者,通常咸借拇戰(猜拳、豁拳)或行酒令以助興。昔日在我鄉,曾時行過一種雅俗共賞的『酒令』,其名曰:『七拍、八笑、九搖頭、十放砲』。桌不論方圓,人不論眾寡(至少三人),皆可進行。茲將其進行方法與遊戲規則,縷述如下,不妨廣爲仿行,以期歡樂滿人間。開始進行時,可隨便請一人起頭,逆時針走向,從左座往右座,逐人按一、二……程序,各報一個數字。但輪報七、十七……者,以右手掌輕拍桌沿一下代報數,是之謂『七拍』;輪報八、十八……者,嘻哈一...

  • 文章故鄕遊戲——吊龍“咿”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15期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地方民俗 游戏 吊龙咿 游戏规则

    參加人員有青年、小孩、少年,高低依次排成縱隊,第二人扶助第三人肩部,依此類推,當龍頭的將雙手左右伸開,同時準備左、右、前、後,阻擋來捉龍尾的人,這種遊戲團體動作較慢,整齊好看。

  • 文章沭陽縣鄕村新年風俗回憶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姜紹眞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地方民俗 姑娘 土地庙 春节

    沭陽縣每到新年正月初二後鄕村每庄女孩齊聚同樂,大的十七、八歲小的十三、四歲,商議請姑娘,問本身同家中長者休卜雜事,用帚地大竹帚在掃頭插上幾朵紙花,披上婦女包頭巾,由一個小女孩拖著帚柄,後面女孩拿著香紙到本庄土地廟前,焚香禱告念念有詞說:「一碗鹽二碗鹽我請姑娘過新年,一碗滷二碗滷我請姑娘過初五」,把掃帚在土地廟前拖了兩圈回家用燒柴劈開兩半枝由兩小女孩在兩頭拿著,請問姑娘,如我家平安今年有喜慶請將竹枝高起,如不好請兩邊灣起,問完了把竹帚拖回土地廟送回姑娘了事...

  • 文章略談車胡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王育才  出版时间:1998-06-01
    关键字: 纸牌 车胡牌 游戏规则 地方民俗

    四人坐下來,攤開桑墟牌(紙糊一床一二〇張),三人先開戰,一人在備差,江、敎、敎、文全、虎、群、邦等七種花式,各爲一胡,外加老規三紅、三九帶小爻,及二三四五六七八條餅萬同數各三張,以上每式皆成對都有車,白碰一、卡二、跳四、活五,爻碰二、卡三、跳五、活六、頭家輪抓三十一張,二三家各抓三十張,底牌剩下二十九張,頭家如手中牌不理想,可以喝莊,而另兩家也同意,可讓位再洗牌,如有擋莊,就看下去,擋莊沒胡下牌,要放上多嘴錢,待之後有人起到活四時而胡牌,要說聲水錢,不管...

  • 文章舖蓋生日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期  作者:無可  出版时间:1972-02-20
    关键字: 铺盖生日 五路日 路头 店员去留 地方民俗

    故鄕稱陰曆年初五爲「五路日」,一般商界中人又稱之爲「舖蓋生日」。在「五路日」那天,不論大家小戶都要請「路頭」,祈求「萬事如意,無往不利」,窮的人家祈求「財源茂盛」,富的人家祈求「日進斗金」,這雖然是一種下意識的舉動,但也是數千年來一種牢不可破的沿習。「舖蓋生日」是商場中店員夥計們去留的日子,如果店主對店員不大滿意要把他停職,或營業不振,要實行緊縮,店主就在這天可以把他們停歇,店員只好捲起舖蓋動身,重找生路,反之,失業的店員重新找到了職務,也在這天掮着舖蓋...

  • 文章搶打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92期  作者:鍾義友 出版时间:1978-04-02
    关键字: 赣县东河 地方民俗 抢打轿 钟氏家族 习俗简介

    贛縣東河民俗之一贛縣東河白鷺村,屬瀲江區,全村居民均爲鍾姓一族,祗有三四戶外來的生意人。文風鼎盛,是東河望族。鍾氏大宗祠—世昌堂,每年陰曆正月初七日,都要從距離一箭之遙的坊神廟,將黃虎天君的主神座及陪祀的幾尊神位,迎接到世昌堂宗祠內,供奉至十六送神日再送歸原廟。並于初八日開始演戲、祭祖、酬神、宴客(俗稱擺戲文酒)各項活動,是全村族人新春期間的一次盛大同樂年會。迎神又稱爲「迎燈」,因爲有各種花燈、官燈、排燈以及各式各樣的國樂吹奏樂隊、文場鑼鼓等等,間插連貫...

  • 文章新年打鑼鼓排曲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8期  作者:黃大庸 出版时间:2012-08-15
    关键字: 打锣鼓 地方民俗 锣鼓排曲 风俗文化

    我們石城縣屏山鄉各村家屋都有打鑼鼓的風俗,逢過年時除夕下午開始把鑼鼓拿出來,大家聚集在一起開始打鑼鼓,打鑼鼓有排曲不是亂打地,依照排曲才好聽,過年從除夕到元宵,聚集至少五、六人就打起來了,有時還與鄰村屋比賽起來看看哪個打的好,當然要打地好,首先需要把這個排曲記得熟練,才能上場打,我們小的時候就在旁邊聽看,久了就可以背熟,背熟了就可以跟著大人一起打,就這樣一代傳一代,不過現在屋子裡的許多人都外遷,打鑼鼓的人少了,為了保留鑼鼓的曲子,特寫來請江西同鄉會能夠代...

  • 文章江南的年俗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1期  作者:陳永春  出版时间:1987-02-15
    关键字: 地方民俗 中国春节 地方风情

    光陰荏苒,歲月如流,現在又是一年一度的春節。雖然說,處此戡亂時期,一切力求節約,民間過春節的排場,已無復當年盛況,但,由於習俗難改,家家戶戶,多少也得忙碌一番,以無比高興的心情,來歡度這愉快的佳節,各報章雜誌也免不了要刊登幾篇應景的文章,作爲年節的點綴。筆者恭逢其盛,因之,也寫「江南的年俗」,以饕讀者。故鄕江南一帶的農村,一進到臘月便呈現着過年繁忙的景象了,穿的不說,大人小孩穿戴的鞋襪衣帽就製備停當,連女頭上的插簪,珠翠花兒、紅頭繩兒,也都備齊。這且不提...

  • 文章賽龍奪錦壯韓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赛龙舟 韩江 地方民俗 历史文化 三河壩

    賽龍奪錦眾英雄,合力同心氣貫虹。破浪劈波身手健,凱歌高奏傲蒼穹。鬧龍舟是我國每年端陽節期間一種爲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傳統體育活動。傳說它是爲了紀念屈原憂國憂民、匡扶社稷的愛國主義精神而倡導的。韓江是潮、客人的母親河,寬闊的江面,碧波蕩漾,波光粼粼,極利於賽龍舟活動。地處韓江上游的大埔縣沿河一帶端陽節賽龍舟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世代相傳。它既繼承了中原漢族文化的豐富遺產,又具有客、潮兩家獨特的藝術風采。據明嘉靖第一部《大埔縣誌》民俗篇記載:「端午,自一日至五日,...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