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方文化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江西諺語乙束(續十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期  作者:曹端羣 出版时间:1968-02-02
    关键字: 江西 谚语 地方文化

    三三三、肚飽眼不飽。三三四、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三三五、夫妻吵架常事,旁人解交多事。三三六、少年夫妻老來伴。三三七、娶妻取德,娶妾取色。三三八、是兒不死,是財不散。三三九、打公駡婆,拖老公下河。三四〇、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三四一、不怕不服管,就怕跟壞伴。三四二、人往高,水往低。三四三、讓人不為輸。三四四、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三四五、茅坑裡石頭,又臭又硬。三四六、穿衣吃飯,不犯條款。三四七、苦口是凉藥。(凉良諧音」。三四八、在這船為這...

  • 文章江西諺語乙束(續十七)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4期  作者:曹端羣 出版时间:1969-01-02
    关键字: 江西谚语 风土习俗 地方文化

    五五九、河裏淹死會水的。五六〇、事不經過不知難。五六一、遠親不如近隣。五六二、大樹底下好遮蔭。五六三、遠水救不到近火。五六四、一朝天子一朝臣,朝朝天子出賢人。五六五、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五六六、興不興看後丁,好不好看二老。五六七、無風不起浪。五六八、聽天由命,富貴在天。五六九、冷不死裁縫,餓不死廚子。五七〇、願渡畜生莫渡人。五七一、重陽重陽,提火進房。五七二、三十夜要火,月半夜要燈。五七三、歪船正馬。五七四、浸只浸一縣,乾就乾一片。五七五、雷...

  • 文章江西諺語乙束(續二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7期  作者:曹端羣 出版时间:1969-04-02
    关键字: 江西谚语 风俗习惯 地方文化

    五八九、伸手交錢鬼也怕。五九〇、七月半鬼亂竄。五九一、正月十五鬧花燈。五九二、事在人爲。五九三、有望作無望。五九四、有酒有肉今朝醉。五九五、打腫臉充胖子。五九六、無常一到萬事皆休。五九七、黃楊木長三寸,縮三分。五九八、細水長流。五九九、通篙挑水兩頭滑。六〇〇、牽起爺娘駡祖宗。六〇一、皇天不負苦心人。六〇二、井裏蛤蟆碗大的天。六〇三、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六〇四、是非只爲多開口,煩惱都因强出頭。六〇五、一代管一代。六〇六、你不孝順父母,兒孫不孝順你。六〇七、...

  • 文章大埔兒歌赤梗子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楊燕秀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大埔儿歌 《赤梗子》 客家民俗 地方文化

    童年時代,在鄉下生話,學唱了不少當日流行於大埔的兒歌,有些兒歌至今仍記憶猶新,且能琅琅上口,如《赤梗子》。該兒歌曰:赤梗子,赤丟丟。阿爺阿母帶下潮州。潮州有脈人?有大舅,有細舅。大舅打個銀燈盞,細舅打個銀燈芯。上廳點火下廳光,照到新娘排嫁妝。開開籠,開開箱,照到一隔檳榔四四方。分兜爺食爺歡喜,分兜娘食娘思量。分兜嫂食嫂繡花,分兜哥食哥騎馬。騎去哀姐門檻下,哀姐問其愛滋呀愛粄?唔愛滋,唔愛粄,三包絲線掛白馬。「赤梗子」,是山野間生長的一種小灌木植物。莖赤...

  • 文章客家人與涼亭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作者:田辛墾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客家人 凉亭 地方文化 家乡情谊

    客家人原居中原,南宋末年為避兵亂,遂輾轉遷居嶺南及贛、川、湘等地。他們多聚居於閩南、梅州、海陸豐、韶關、惠陽等山區,故爾「有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之說。正因為居住山區,交通不便,古往今來,多少海內外熱心人士,體念鄉親跋山攀嶺之苦,建造一座座涼亭,供過客歇腳、避風、躲雨,以致這些地區涼亭特多,真是「一重山背一叢人,條條山路有涼亭」。茲就大埔較有特色的涼亭加以介紹:涼亭,也稱茶亭,有的建於山崗之中,有的築在峰巔之上,亭內設有石桌石凳,有的還有附近的居住善士備...

  • 文章雲南山歌選輯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8期  作者:楊學正 出版时间:1978-12-25
    关键字: 云南山歌 诗歌选集 乡土文学 地方文化

    如陵我兄尊右:「雲南情歌」一集讀畢,有工有拙,惟就雲南人立場而言,不論工拙,均爲不可多得之文獻,蓋滇人離滇,尙能保有此項民間作品,富有鄕土風味,對下一代滇中子弟,或能誘發嚮往家鄕之情思。拙見以爲雲南稱情歌爲「山歌」,與台省「客家山歌」之命名相類。如以保存鄕土氣爲着眼,可否仍以「山歌」名之?又滇省爲漢夷雜居之地,山歌多唱於山野農忙之際,不分漢夷,自然形成男組女組對唱,並非完全爲「情」,有的以歌詞相譏駡,取笑一時,忙中作樂而已。歌詞多爲七言四句,惟視地區之不...

  • 文章雲南民歌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1期  出版时间:1991-12-25
    关键字: 云南民歌 民间小调 民俗风情 地方文化

    採牡丹 花燈調楊在興、龔學貞對唱男:脚踏牡丹樹(喲)手採牡丹花(呀)哥哥採得牡丹花,妹妹頭上插(呀)(重句)女:小妹抬頭看(喲)看見牡丹花正開花正開(呀)花正開(呀)陪著哥哥採花來(重句)脚踏牡丹樹(喲)手採牡丹花(呀)妹妹採得牡丹花送給哥哥帶回家(重句)哥(呀)哥(呀)哥……(呀)帶回家中瓶上插(重句)瓶上插呀!瓶上插呀!要你哥哥陪著它(重句)男:不是哥不愛(呦) 只是妹更愛(呀)合唱:哥啊愛妹愛一起採花來(呀)(重句)十八大司 敎化調龔學貞唱正月裡來正...

  • 文章婚俗趣談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3期  作者:李嘉靖 出版时间:1983-12-25
    关键字: 云南鹤庆 “上门”婚俗 婚礼习俗 地方文化

    故鄕滇西鶴慶的「上門」婚俗,別樹一幟,饒有異趣,因鄕人多介意這件,事故鮮有報導。我國舊式婚姻,人人皆知,首經八字撮合,後憑媒妁之言,再經父母裁可,其過程由測八字到入洞房,中規中矩,馬乎不得,「上門」婚俗却廻乎其趣。所謂「上門」,係指男(女)子單方逕向女(男)家强行婚配的意思,基於家庭、社會背景不同,其手段也各殊異。男子上門,並獲得女方的認可,當然雙方當事人已經過一段私戀。由於私戀的行爲不能公開,無法進行公開的婚配,故待時機成熟,擇訂黃道吉日,男子便準備一...

  • 文章大埔民歌曲藝集序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大埔民歌 歌曲集 地方文化 《大埔民歌曲艺集》 著作简介

    今天,文友陳新編纂第二本著作《大埔民歌曲藝集》問世。它是大埔文壇音樂藝術界的福音,既為大埔「人文興縣」、「人文增動力」發展思路獻上一束群花,又為新鄉土文學的發展添磚加瓦,可喜可賀。泱泱萬川,鐘靈毓秀,素有「文化之鄉」美譽,百千年越,人文薈萃,英才輩出,碑參父子兩進士,論及一腹三翰院…,可謂史話連綿,故事動人,歷盡風流。今天,大埔縣政府響亮提出「人文興縣」、「人文增動力」的發展思路,以深化改革開放步伐。國家大治添麗色,社會翻新,百姓豐腴,遍地開花,光景璀璨...

  • 文章大麻迎仙人姑婆狂歡節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張訓強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大麻镇 仙人姑婆狂欢节 民间习俗 历史传说 地方文化信仰

    正月二十四日,這一日正是「迎姑婆」吉日良辰,「千門燈火城不夜」,「萬曲笙歌慶長春」,也是順應新時新潮流招商簽約慶賀活動,更見狂歡,盛況空前。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