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方戏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地方戏有感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3期  作者:王華甫 出版时间:1984-10-10
    关键字: 地方戏 戏剧

    由國立台灣藝術舘及中國大陸戲劇硏究委員會聯合主辦一年一度的大陸戲劇公演,每年多在國慶或春節前後演出,不過事前很少刋登廣告,想看的人很難預先知道,我今年能有機會去湊熱鬧,是因參加同鄕會春節團拜,由一位參加淸唱的小姐口中得知,但她所告的時間,是二月二十日在國立藝術舘正式演出,這一好消息,對一個愛聽戲的人來說,是高興以極,怕到時遺忘,還特別記在日曆上,這一天提前吃飯後,趕到藝術舘門前,看到右側豎有一塊大木牌,所有演出劇團名稱、劇目、及日期,都依序詳細排列在木牌...

  • 文章(劇鄉家談)福州戱

    来源期刊:《闽聲》 第43期  作者:方言 出版时间:1971-03-31
    关键字: 闽剧 方言 地方戏 花旦

    现在我们说「闽剧」,就是指「福州班」。因为地域的关系,福建省本身就有多种方言,自然也产生了多种不同系统的地方戏。闽剧因为是从戈阳腔、小曲、徽调综合演变而成的,所以俗称「三下响」。角色和场面也因为有三个来源的关系,所以很复杂,多至十九门,实际上也还是不出生、旦、净、丑四类。属于生行的是须生、正生、小生、武生、武老生、孩生;属于旦行的有正旦、花旦、贴旦、小旦、老旦、武旦、泼旦、丑旦;属于净行的有正净、副净、武净;属于丑行的有文丑、武丑。在职员方面,敎戏的称

  • 文章追忆杭州地方戏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1卷 第12期  作者:孫尚志 出版时间:1989-12-10
    关键字: 杭州 地方戏 滩簧 堂鸣 隔壁戏 髦儿戏

    前年岁末,电视曾转播传薪奖全部颁奖典礼节目,此奖旨在发扬传统民间艺术而免式微,就中有川剧、闽剧、越剧等地方戏一项,使笔者怀念并感慨故鄕杭州地方戏——武林班的没落。去年囘大陆探亲,于沪杭两地但见越剧人才辈出,演员从小培植,其演出亦有编剧专演、配乐、分幕,布置、灯光,场面崭新而受大众喜爱、胜于平剧(京戏)。今年周弥弥志切越剧的振兴,往来海峡两岸,为大陆越剧红楼梦乐曲配谱与台北市府因版权有所争论。其实地方戏应争者乃观众,投其所好、使之有观众的兴趣,否则演出

  • 文章常州灘簧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 第21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82-02-15
    关键字: 滩簧 地方戏 往事回忆 乡音乡情

    家鄕有一種地方戯,俗稱之謂「灘簧」,完全是以地方之方言音調依編成之七字句而唱出,一天一本,一本卽爲一個故事,每本演出最少約五六齣。鄕下之灘簧班,無自備之行頭,僅備有絃子、琵琶、胡琴、鑼鼓、板鼓等,每班之人數不等,最多亦不會超過十人,普通大約爲「三花三旦」或「四花四旦」(家鄕土話),卽該班有三男三女或四男四女可以上場演出,餘則爲幫閒者。旦角及老旦之服裝,尙須向民間洽借應用。邀請演出之鄕村,負責供給該班之食宿,並給每日演出之酬勞金若干,當然酬金亦不會豐盛,僅...

  • 文章談越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10期  作者:越人 出版时间:1984-10-10
    关键字: 越剧 绍兴戏 “的笃班” 地方戏 筱丹桂

    个年头,宝岛台湾,在民国四十年左右,越剧曾有一番盛况,时至今日,虽然演出机会不多,但很为一般鄕亲所喜欢。越剧本是地方戏地方戏一定要有同鄕捧场,才能发扬光大,所以,我们要看越剧,还得先光复大陆。

  • 文章新春演粤劇獲觀衆讚許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67期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侨声粤剧团 公演地方戏 侠女卖刀枪

    本刋讯】由敎育部主办及地方戏剧研究会邀请一年一度公演地方戏已开始,在国立艺术馆连续演出,本月八日晚系公演粤剧,本会名誉理事长郑彦棻、毛松年、理事长伍根华等均莅临观赏,全场爆满,盛况空前。首由侨声粤剧团演出「侠女卖刀枪」,继由正风乐府与红棉粤剧团合作演出帝女花之「庵遇」、红楼梦之「幻觉离恨天」及牡丹亭之「游园惊梦」,由于各男女演员落力拍演,高潮迭起,赢得观众赞许,公演至十时许始告圆满闭幕。

  • 文章漫谈湖北的地方戏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7期  作者:蔣德新  出版时间:1978-04-10
    关键字: 湖北地方戏种类介绍 湖北地方戏角色分类介绍 湖北地方戏演变

    編者按:本文所稱的「九夫」,也有稱爲「九老」的。

  • 文章中国乐器和山西地方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5期  作者:趙璞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中国乐器 山西地方戏 耍孩儿 道情 阳歌

    淸廷敕撰彙整音樂書籍,提倡地方戲劇音樂,以地方戲劇的形式,作爲社會敎育的工具,以忠、孝、節、義的內涵,弭轍社會秩序的規範。於是乾隆年間各地方性的戲劇勃然而興。就以山西爲例:雁北十三縣的大戲,稱爲北路梆子,所用樂器與曲調與河北梆子同。所用伴奏樂器,絃樂器有板胡,蓋板子爲唱腔伴奏主樂器;鼓板(小鼓子)爲指揮樂器;梆子爲節奏樂器;其他蘇鑼、大鑼、手鑼、京鈸、頭鈸、堂鼓等,依其劇情,均爲文場或武場的輔助樂器。耍孩兒——是雁北渾源縣和應縣的一種戲劇,其服裝、道具、...

  • 文章的篤班蛻變爲紹興戱的來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2期  作者:剡溪人  出版时间:1968-07-25
    关键字: 嵊县稻米 丝茧茶叶 上海包工制 地方戏 的笃班 绍兴戏

    本来有地方戏「的笃班」,所谓「的笃」,并无字义,完内以音响为名,这种戏,有腔无调,多为七字一句,无锣鼓管弦伴奏,祇用一个双面小板鼓(较京戏所用之板鼓为小),不用硬棒鼓签,而用竹篾引剖成细直软片,顶端留一竹肉槌子,(和洋琴上所用的相像),敲起来仅是「的的笃笃」的单音,另一手是执檀板一付,作为节拍和声。演者唱一小段,敲鼓执檀板者接一尾音:「嗬呵呤哦——咾嗨——」有如弋阳戏四川戏之接腔。因其戏词,多为七言通俗俚句,所演情节又为爱情故事,极为民间所欣赏,欣赏的人既多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